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刘小芬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1期   作者:刘小芬
[导读] 小学阶段最为重要和关键的一门课程便是语文,对小学生而言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小学语文更加注重学生对文字的运用以及理解,怎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阶段的教学成为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话题。本文将重点分析小学语文课堂高效教学策略,旨在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刘小芬   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第四小学
【摘要】小学阶段最为重要和关键的一门课程便是语文,对小学生而言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小学语文更加注重学生对文字的运用以及理解,怎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阶段的教学成为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话题。本文将重点分析小学语文课堂高效教学策略,旨在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8-007-01

        引言: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采取一定的策略,紧扣新课标要求,实现语文教学的进一步改革与突破。在组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创设教学情境、紧扣教学大纲、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等,能够全面促成学生的成长,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现存问题
        (一)缺少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我国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当前很多课堂上依旧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主观能动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正是由于小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发挥,从而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不利于小学生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方法单一
        由教师领读生词、理解文章、背诵全文是当前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普遍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都有着影响,导致部分小学生对学习过于依赖教师,使得语文课堂变得索然无味,而从降低了课堂整体效率。
        (三)受到场地的限制
        教室是学生上课的主要场所,随着多媒体的发展和运用,越来越多的学校向着多媒体教室转移,但依旧脱离不了教室条件的限制。这使得学生的视野受到一定的限制,难以开阔他们的视野,知识也有一定的局限,对语文知识体系的构建造成了阻碍。
        (四)缺少合作学习导致的效率较低
        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无疑是成功的,除了需要学生和教师之间有合作学习以及教学的关系,更需要教师为引导者,采用团队协作和共同学习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合作精神,但这种学习模式和技巧对于部分教师而言掌握不足,使得教学效率不高。



        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措施
        (一)紧扣课标要求
        在组织设定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时,教师应当紧扣课标要求,根据教学目标引导、组织教学工作。近年来的语文教学发展,课堂教学工作一直在努力求新、求变,但是也呈现出课堂教学“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情况。语文改革无论发展到哪个阶段,都应当坚持以学科的教学目标为基础,并且在日常教学中,主动紧扣主题,将不同的教学目标,组织在不同的课程中,以此为指导展开教学工作。例如,在教学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小女孩可怜无助、生活悲苦的境况,还要启发学生感受到小女孩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的情感。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关注到课堂教学的发展,紧扣教学目标,备教材、备教学也备学生,组织构建语文课堂教学。
        (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在小学阶段,尽管学生思维能力局限性比较大,但此时也正是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考习惯的关键时期。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尝试将学习的主动权进一步交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设定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提问学生,引导学生看到更深层次的内容。如在教学生学习《坐井观天》一课时,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提问学生,如果青蛙走出井,能够看到什么呢?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为学生找到更多的关注点,启发思考,拓展思维。在课堂中,为了组织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还要尝试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逐渐引导学生占据课堂的主动权。只有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才能在学习中逐渐发挥出自己的主动特色,把握自己的学习进程,而不再单纯被动地跟着教师。
        (三)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关注到学生的学习与成长,组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语文学习状态,找到语文学习的积极点。在日常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具有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快速呈现语言所表达不出的内容、给学生以情感的启迪等作用。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组织设计课堂教学,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年龄特征等,注重对学生的启蒙,而非将答案留给学生去记忆背诵。语文教学生识字、造句,奠定阅读基础,其意义在于对学生的启蒙,而非单纯地要求学生记忆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教会学生查阅字典,远比教学生将教材中所有的字都写准确更为重要。在当前的教学中,组织创设情境,能够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情境的创设,依托于生活,依托于教材,找到两者的结合点,才能切实地达成发展,推动思考。
        三、结束语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时期和关键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明确语文教学的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以及可以改进的地方,对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更需要教师与时俱进,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并进行创新,循序渐进的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为我国培养综合型人才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守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7):266.
[2]江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8,(13):241-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