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小学德育教育问题及解决措施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1期   作者:李军
[导读] 众所周知,人们的道德水平影响社会的和谐,甚至影响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它是一个社会的文明标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共同拥有并且共同追求的一种精神表达。所以,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良好的道德影响将对这个人的未来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那么,道德教育在当今社会现状如何?本文就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李军   四川省三台县教育研究室
【摘要】众所周知,人们的道德水平影响社会的和谐,甚至影响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它是一个社会的文明标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共同拥有并且共同追求的一种精神表达。所以,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良好的道德影响将对这个人的未来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那么,道德教育在当今社会现状如何?本文就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8-006-01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心理和法律教育的一种综合素质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根本,是学校教育的基础。随着新课程教育体制的改革,人们观念的不断进步,对学生的评价不在拘泥于成绩、分数,逐渐加强了对学生品德和素质的关注。小学教育是孩子离开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个受教育场所,德育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对小学生良好行为品格、优良素质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有重要教育意义,为促进小学生日后遵纪守法、健康发展起到一个根源作用。
        一、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足够的重视
        小学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但是很多教师和家长都没有抓住这个时期对学生开展高质量的德育教育,只盯着学生的成绩做文章,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熏陶,使得很多学生没有形成坚实正确的三观,沾染了一些不良的习惯。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影响较为深远,他们轻视德育教育的态度也影响学生对德育教育的观感,导致很多学生对德育教育不以为意。
        (二)小学德育教育模式较为单一
        目前,还有很多老师在德育课堂教学中仍然采用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以及让小学生对一些德育教育内容进行背诵,大大增加了小学德育教育的枯燥感和乏味感,再加上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较弱,极大影响了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小学德育教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也缺乏创新性,不仅影响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活动参与兴趣,也使得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逐渐变的形式化,难以真正发挥德育教育活动对小学生良好个性以及正确观念的培养作用。
        (三)德育教育开展缺少专业师资 
        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小学生的智育,把德育与智育分开进行教学,甚至把这两者教育看做是不同教师的职责。所开展的德育教育仅以品德课方式进行教学,难以有效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导致小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相脱离。研究还发现小学的德育课缺少专门教授德育的教师,究其原因在于丰富的德育教育研究成果,仅在教育研究者圈子里面循环,而较少与一线教师和其他实际教育工作者联系,教学与学生品格教育撕裂为两个部分、两张皮。



        二、小学德育教育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加大对小学生德育的重视
        学校应当加大对小学生德育的关注,要避免出现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德育的现象,同时学习最好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要知道,环境对人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也要做好表率工作,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注意自己的行为,给小学生做一个良好的德育榜样,让小学生也有个好的学习标准。家长也要努力配合,在小学生的学习中,家庭教育也占有了很大的一部分,因此家长也要时刻的注意自己的言行规范,要做文明、开明的父母,要适当的增加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关注,减少对小学生成绩的压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德育课堂 
        课堂资源是教育内容的核心资源。如何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也是对课堂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形式和主要目标。一方面要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课堂,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其他学科丰富的德育资源。其中,社会人文学科较理科类学科是有优势的。如语文课,品德和社会课程,实践课程等学科,在不改变教育目标的前提下,充分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养成计划。在课堂上进行科学的学习方式和顽强拼搏的精神的教育,不仅能促进学生科学的逻辑思考,还能促进学生形成爱国主义情感,磨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不同学科的德育教育渗透中,不仅要依靠传统的黑板粉笔对教育进行形象化,更要有效地利用现代社会多媒体技术将多媒体资料快速而有效地传达给学生。基于小学生想象力丰富但理解能力较为薄弱的特点,教师应该灵活而多样化进行教学,如使用Flash动画,PPT课件等简单易懂的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内容的科学灌输。如今各类教育网站充斥着许多具有教育意义的影视资料,教师都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下来,为德育课堂增添更多的学习资料。通过这些多样化的资料,教师可以快速地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也能充分调动学生对课堂的多感官认知能力,使用多样的德育资源来避免死板的教条主义。除此之外,教师可以进行适当地课堂导入和学生习惯培养,通过对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和优秀事迹的表彰,增强学生的成就参与感,使优秀的学生继续发扬优秀品质,并激励其他学生向这些榜样们努力学习,从而落实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三)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教师是小学生日常最容易接触到的人之一,在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教授课本知识,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德育观。而且,教师要主动学习,特别是学习心理学知识,减少与小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障碍,让学生敢于、乐于向自己倾诉各种问题,乐于采纳自己给出的批评建议。此外,学校还要重视对教师各项能力素质的培训,确保教师能够及时适应形势的变化,接受好的、新的教学方法。
        结语:
        总之,小学生的德育工作需要长期坚持,它是一项艰巨的教育任务。为使德育教育工作能顺利开展,无论是德育教育工作者还是学校管理者,都要将德育教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好,以科学的态度、严谨的作风使德育教育逐步实现系统化,实现公民道德的整体提升,为公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冯民锋.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284.
[2]庄秀玲.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和策略分析[J].中外企业家,2020(21):2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