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实施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1期   作者:张瑜
[导读] 当前,素质教育方兴未艾,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兴起。作为教育者,我们怎样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方法和理念?怎样才能保持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开拓学生的创造能力?本文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阐述个性化教学概述,并研究如何在高中数学实施个性化教学。

张瑜   四川省乐山第一中学校
【摘要】当前,素质教育方兴未艾,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兴起。作为教育者,我们怎样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方法和理念?怎样才能保持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开拓学生的创造能力?本文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阐述个性化教学概述,并研究如何在高中数学实施个性化教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个性化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8-057-01

        在教育改革的大前提下,个性化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各科教学的重要方法,它不仅能让学生心底的学习欲望激发出来,还能使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拘束,讲课堂变为展示个性的重要场所,使其能够全面发展。高中数学是高中生学习中重要且较为复杂的课程之一,采用个性化教学模式已经刻不容缓。本文将结合如今的教育发展情况,对在高中数学实施个性化教学进行简单的研究。
        一、个性化教学概述
        个性化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包括兴趣、特长等,因材施教。教师授课的观念已经不是传统的传授知识,而是带动学生自主学习,把教学方式由“苦力”转化为“技术”,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这样,对学生优良的评价已经不是根据学生能够记忆多少知识,而是学生的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以及信息加工的能力。个性化教学是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协作者”,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促进教育个性化发展。个性化教学需要从“多元化”“以生为本”出发,通过具体教学活动体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等。
        二、高中数学个性化教学实施策略
        (一)创造教学情境,把课堂还给学生 
        现阶段,一般的高中数学老师还是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一味地按照教材内容讲解知识,没有注意到每个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程度是不同的。对所有的学生采取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结果往往会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无法达到教学目的。为了针对性地解决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数学老师开始思考,尝试利用情境教学法来教授不同阶段、不同科目,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无独有偶,在高中数学领域,情境教学方法也巧妙地应用其中。其大大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根据教材内容创造出轻松和谐、个性化的数学情境,激发高中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在此基础上开展个性化教学,将课堂还给学生,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传统教学模式下,任课老师成为课堂主角,相比之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灌输,可想而知课堂气氛会相对严肃、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被激发出来,不利于高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新课改要求突破传统的枷锁,让学生的天性得以释放,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在学习过程中,使思维得到全面的开拓。我国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在这一大背景下,高中数学个性化教学改变了任课老师的角色定位,学生重新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保证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增强。与此同时,也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打造个性化教学平台。
        (二)采用多种方式教学,活跃学生思维   
        高中数学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大,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的,其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课内知识,能够灵活地将知识运用到各处,还需要学生有灵活的头脑,能够在学习时举一反三。因此,教师如果采取单一教学方法习惯可能就不太好了,教师需要个性化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锻炼学生的灵活思维,让学生能够站在多角度想问题,巩固学习效果。采用多种方式来教数学,指的就是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也就是说,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思想不能太呆板,要尽可能地寻找到多条路“通向罗马”,这样想问题之后,学生也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这种思想不单单只是一种解题的思维,更是为人的思想。比如,在教授等差数列的时候,我们知道,等差数列求和的公式有两种,一个是首项加上末项的和乘项数的积的一半,另一个是首项乘n然后加上n(n-1)×1/2×公差。通常来说,一般会用到的是第一个公式,但是在有的情况下,第二个公式才是最简便的,而学生往往容易忽视这个公式。这个例子,可以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不要总是从一个角度出发,要从多个角度看问题,使得学习更加高效。
        (三)制定符合学生需要的评价方式
        为了对学生的个性进行正确引导,教师要制定正确的评价方式。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创造性、个性、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的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持续发展能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客观、合理地评价,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评价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得到发展。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对学生学习过程没有引起重视,评价主要采取激化的方式,表扬了一部分学生,打击了另一部分学生,从而使一部分学生受到伤害。因此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评价方式,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让学生明白应当怎么做才能更好,鼓励学生努力提高自己,使学生在激励的话语中有所收获,并且进行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改进,充分进行个性展示,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对学生的评价可以采取老师评价和同学评价相结合,有些方面学生比老师更了解学生,因此很有必要进行学生互评。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这个学习的关键时期,突破传统观念,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浓烈兴趣,另一方面,其个性化的特征可以让教学变得具有层次性,能够让不同水平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到知识,课堂教学的效率变高了,学生的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参考文献
[1]吴红杏.探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外企业家,2020(21):210.
[2]姚艳.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审视高中解析几何的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