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1期   作者:朱燕
[导读] 初中生的年纪大多处于十二岁到十五岁之间,心理年龄比较小,做事并不成熟。在初中学习阶段,是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对于初中生来说,同学和教师的认可具有重要意义,初中生特有的年龄和心理发育特点,导致初中生的自尊心比较强。在初中德育教育中采取激励策略,在初中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之后,家长和教师对学生采取鼓励政策,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加强学生对学习德育知识的兴趣。

朱燕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
【摘要】初中生的年纪大多处于十二岁到十五岁之间,心理年龄比较小,做事并不成熟。在初中学习阶段,是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对于初中生来说,同学和教师的认可具有重要意义,初中生特有的年龄和心理发育特点,导致初中生的自尊心比较强。在初中德育教育中采取激励策略,在初中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之后,家长和教师对学生采取鼓励政策,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加强学生对学习德育知识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 德育教育 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237-01

        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的德育推进中,应紧密的衔接学生的认知习惯,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在不打击学生自尊心的情况下,帮助学生强化学习的动力,将精力都投放到学习上来,构建与学生主动沟通的桥梁,真实的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了解形成学生各种问题的诱因,改变以往在直接批评的形式,从一个管理人变为德育的引导者,变为学生的心灵导师,学生只有在心理上接受教师的意见,他们的行为举止才会得到规范,班主任应因材施教,面对不同性格喜好的学生,采取对应性的手段,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得学生发挥优势展示自我,获得短期的进步与长远的积极价值观念。
        一、初中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生学习德育知识是指在初中时期通过培训、学习一些思想道德方面的知识,使初中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初中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做事方法。从而可以在以后的学习和成长中,更好地处理自己遇到的问题。通过学习德育知识,可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素养和综合能力。提高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水平更加具象化一些,指的就是初中生通过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知识、道德观念、文化内容等方面的知识,来了解德育知识的具体内容和含义,从而提高初中生的德育素质教育。我国的教育部门早在2015年就曾提出过在初中时期就应该注重德育教育,培养初中生的德育意识应该从实际出发,从小事做起。对于初中生德育知识的培养和教育,班主任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本着以教育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在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教育方面加大力度,使初中生集体参与到德育素质教育工作中来,培养学生能够成人成才。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教育
        (一)实施激励政策,使学生提高自律水平
        在初中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对初中生实行激励政策的主要意义是提高初中生的自律意识,使初中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初中时期,学生接受的德育教育主要来自于学校,学生在学校接触最多的就是班主任教师,班主任教师的教育方式对学生有重要影响。


初中班主任应该以身作则,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初中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已的言行举止,不给学生做出不好的、错误的示范。由于初中生的年纪原因,思想和价值观都还没有完全成熟,在初中时期,其想法和价值观更加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班主任应该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给学术做一个良好的示范和榜样,这对于初中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积极向上的影响。
        在初中时期采取激励策略,可以提高初中生学习德育知识的兴趣和爱好,在初中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提高初中生的自律水平,提高初中生的德育水平和综合素养。比如,班级里的德育教育工作可以让同学们轮流进行管理,使学生意识到德育工作是班级每个人的工作,应该人人参与其中,而不只是个别同学的工作。在轮流管理结束之后,工作优秀的同学由全班同学投票决定,并给与一定的奖励。经常组织此类工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律水平,使学生意识到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可以亲自参与其中。
        (二)德育教育工作应该从实际出发
        在初中时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应该从小事做起,从实际出发。比如,班主任教师可以经常组织一些提高学生德育水平的课外活动,在周末休息时可以带领学生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从小培养初中生的爱心,使初中生从小懂得怎样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提高初中生的德育水平。对于表现较好的学生,班级和学校可以适当的给与奖励,比如评选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等等。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应该从实际出发,比如在期末结束后,由班级内部的学生评选哪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表现较好,哪些同学愿意在学习和生活中帮助他人,哪些同学尊敬师长。
        中学生年纪比较小,经历的事情比较少,采取激励策略的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德育意识,首先应该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德育教育工作应该从实际出发。对于评选出来的优秀学生,班主任应该进行口头的表扬并且给与奖励,同时还应该号召其他同学向这些学生进行学习。初中生的年纪比较小,对于同学和教师的看法尤其在意,对初中生采取激励策略,不仅可以增强初中生学习德育知识的兴趣,还可以使初中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德育知识,主动地提高自身的德育水平。学生的年纪比较小,对于同学和教师的看法尤其在意,对学生采取激励策略,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德育知识,主动地提高自身的德育水平。学生在得到了同学和教师的鼓励之后,会增强自信心,在以后的德育学习中更加努力,积极参与。
        三、结语
        随着近年来初中教育的不断改革,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家长和教师也逐渐意识到德育教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初中德育教育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应该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采取激励政策,从实际出发,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参考文献
[1]赖则秀.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7,(04):31-32.
[2]康欢欢.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2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