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教学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1期   作者:肉孜尼沙·扎克儿
[导读] 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通过营造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就各种学习内容和思考问题进行更好的理解和探究。

肉孜尼沙·扎克儿   新疆洛浦县恰尔巴格乡小学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通过营造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就各种学习内容和思考问题进行更好的理解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8-079-01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在学习有一定故事性的教学内容,尤其是有较多对话的教学范本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文本编排课本剧,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要想让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更好的综合实施成效,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及不同的教学任务,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小组划分。教师在划分小组时要采取差异化的策略,要体现出针对性。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时,教师应以适合的方式参与其中,以增强师生间的课堂互动,这是很重要的教学内容。
        一、鼓励学生进行课本剧编排
        这样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多元学科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学生不仅需要充分理解整篇文章,了解故事的脉络,还要深入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典型性格特征。这样学生才能有效地编排课本剧,并在呈现人物时有更好的综合表现。教师在组織学生以这种方式进行合作学习时首先要引导学生读懂整个故事、了解故事的发展经过,并基于这样的学习过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有了这些基础后,当学生再尝试进行课本剧的编排与表演时才能更加得心应手,才会有更好的整体呈现效果[1]。
        二、掌握有效的小组合作分组原则
        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由于小组划分不够合理而产生的一系列教学问题仍然十分普遍。例如,有的小组内汇聚了很多语言能力突出的学生,这样的小组可以快速完成合作学习的任务,反过来看,简单的学习任务对这类学生产生的语言能力训练效果也会相对有限。如果一个小组内成员普遍语言能力一般,那么这个小组在展开合作交流时就会表现得非常沉闷,学习任务的完成效果也不会理想。因此,教师有必要科学合理地划分小组成员,不仅要考虑到学习内容和合作任务的特点,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认知水平。
        三、注重师生间的灵活互动
        教师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更多地参与学生的交流讨论。当发现学生在具体问题时认识上存在偏差,或者学生在合作交流中遇到困难和“瓶颈”时,教师要对学生展开合理的引导和点拨,尽量在思维上对学生进行启发,让学生学会转换思路,以合适的方式与路径展开更深入的问题探究。同时,教师也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与延伸性,让学生就具体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从而取得更好的合作学习训练效果,这样才能够让文本教学的目标更好地实现。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合作学习成果,给予学生相应的学习评价,这也是师生互动的一种典型方式。


教师如果给予学生赏识性评价,不仅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能够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提升学生语文课程学习的喜爱程度。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期间,教师需积极参与小组活动,认真倾听学生在探究问题过程中提出的不同见解,针对部分学生的答案做出“你的观点很独特”“你比上一次表现得更好了”等鼓励,不断激发学生参与问题探究的兴趣。同时,结合小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也可以适时给予相应的引导、点拨,有效弥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空白”,充分发挥自身“解惑”的功能,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其思维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确定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实现促进其能力全面发展的目标。   
        四、利用合作学习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教师在组织与构建合作学习模式时,不仅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与策略,还要注重基于合作学习培养与锻炼学生的多元学科能力。在进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各种想法和观点得到交流,思维会变得更加活跃,进而会受到很多引导和启发。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与锻炼,有助于学生学科能力的不断强化。教师应多从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角度出发,开展多樣化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教师在课堂上分析解读文章时应更多地发挥问题的教学导向作用,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并鼓励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自身思维品质得到锻炼。这些都会带给学生很多有益的学习收获,既能够加深学生对原文的理解,又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解读文章的方法,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升。
        要想基于学生思维能力展开小组合作教学,教师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准备工作,并采用合适的教学构建模式。例如,在《火烧云》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火烧云的自然风光用视频的方式为学生播放,让学生感受火烧云的神奇与美丽景色。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环境与氛围。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提出具体的合作学习任务,让学生就具体问题展开分析讨论,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产生独到见解,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体效果。
        在阅读课堂上丰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既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教学参与程度,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又可以让学生的多元学科能力得到培养与锻炼,尤其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探究实际问题,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素养和思维品质,让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得到强化。
        结 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要以合适的方式参与其中,既可以通过积极的教学评价给予学生鼓励,又可以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或者思维障碍时给予学生思维上的引导和启发。这样才能避免学生进入问题分析的认知误区,保障学生合作学习的效率,使学生以正确的方式解读文章。在这样的背景下,整体的教学目标才能有效达成,学生也可以基于这样的学习过程有更多有益的学习收获。
参考文献
[1]季晓莹.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赤子(上中旬),2017(06):280-281.
[2]赵洪湖.浅谈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4(Z2):54-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