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游戏精神的探寻与重塑 黄江英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期   作者:黄江英
[导读] 游戏是我国幼儿园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活动,其具备着较强的生动性,能够起到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作用,进而取得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本文之中,我们从突出幼儿学习主体地位、引入原生态教育方式和科学运用激励机制等多个角度出发,提出了幼儿园教学活动之中游戏精神的探寻与重塑的主要方式,希望能对我国幼儿教学工作者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黄江英   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罗村中心幼儿园
【摘要】游戏是我国幼儿园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活动,其具备着较强的生动性,能够起到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作用,进而取得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本文之中,我们从突出幼儿学习主体地位、引入原生态教育方式和科学运用激励机制等多个角度出发,提出了幼儿园教学活动之中游戏精神的探寻与重塑的主要方式,希望能对我国幼儿教学工作者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活动;游戏精神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056-01

        引言: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之中,游戏精神的探寻和重塑是能够确保教学活动与幼儿发展需求相符的重要渠道,能够为幼儿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确保游戏精神得到充分传达,使游戏教学的作用和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之中,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往往难以得到充分激发,而在课堂之上,幼儿往往需要安静的听教师讲解课程内容,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而这也会导致幼儿的思维受到一定的禁锢,使其身心难以得到协调发展,而将游戏精神融入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之中,幼儿游戏的天性就将得到释放,其思维能力会得到强化,营造出更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对游戏精神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而接下来,我们就将对游戏精神的探寻与重塑进行深入的峰分析。
        一、从幼儿主体角度出发探寻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游戏精神
        在游戏精神探寻与重塑的过程之中,想要使教学活动的开展效率得到全面提升,就应该从幼儿精神回归角度出发,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需求,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幼儿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不断提升幼儿发展的全面性和协调性。游戏本身就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而这也就要求了在游戏精神探寻之上,教师能够以幼儿的需求为核心,将更多的规则意识塑造、团队意识树立等游戏精神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教师也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幼儿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将培养重点放在幼儿整体性培养之上,确保幼儿的本性得到释放。在幼儿教学活动之中,可以根据幼儿爱玩的特点,探寻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需求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在当前的教学机制之下,突出幼儿学习主体地位的游戏教学模式能够使幼儿的本性得到回归,使幼儿能够在游戏之中不断学习对应的知识,确保幼儿的内在潜力得到充分激发,达到提升幼儿教育活动多元化的目的[1]。
        举例而言,在开展《打电话》这项游戏活动时,其本质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为幼儿树立相应的合作意识,而教师则应该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分组,并要求幼儿在小组合作的模式之下,以自身的喜好制作出相应的电话,在做好电话之后再进行电话接打游戏的开展。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整个游戏的教学价值将得到充分发挥,使幼儿的学习需求得到全面满足,同时也能够达到游戏本身培养幼儿语言能力和合作意识的目的,游戏之中的游戏精神也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传达,进而为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引入原生态教学理念重塑游戏精神
        原生态教学理念的引入,更够使幼儿从本质上感受到游戏之中传达的精神和理念,让幼儿能够对游戏教学活动有着更强的适应能力,改变过去传统游戏教学之中缺乏游戏精神塑造方式,达到对游戏精神重新构建的作用,融入更多正面的,积极的,符合幼儿发展的理念,让更多的幼儿能够获取更加良好的学习体验,推动幼儿园游戏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所谓的原生态教学理念,与传统知识传授的过程有着本质的差异,其本身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在教学之中更多的考虑到幼儿的实际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对应的设计工作,推动游戏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在这种教学理念之下,幼儿园游戏教学活动能够尽可能为幼儿创造自由学习的空间,为幼儿游戏教学精神的重塑提供更加合理的环境。
        举例而言,在原生态教学理念之下,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开展创意发明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对游戏规则、游戏模式进行创设,使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之中机械灌输的教学模式,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性和幼儿学习时呈现出来的特点来提升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游戏精神会朝着自由化、开放性的方向得到重新塑造,而这也将为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2]。
        三、通过科学的激励机制探寻和重塑游戏精神
        幼儿的世界较为单纯,其是非界线也相对清晰。而在学习过程之中,如果教师在幼儿犯错之后恶语相向,就会导致幼儿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使幼儿的心灵受到一定的损害,对幼儿身心的协调发展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可以说这种教学反馈机制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幼儿对纪律的认识,却会对幼儿今后的发展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而幼儿园教师在探寻与重塑游戏精神的过程之中,能够不断创设较为科学的激励机制,将鼓励幼儿,引导幼儿,树立幼儿的自信心作为最为主要的游戏精神,使幼儿能够对自身的优点加以客观认识,使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展。在游戏教学活动开展之中,如果幼儿犯了错误,教师不能随意的指责,而是要与幼儿建立有效交流和沟通的桥梁,明确多种问题缠身的根本原因,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问题解决对策,确保幼儿能够明确自身问题所在,使幼儿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教师对于幼儿的优点也要加以及时的发现与鼓励,为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是非观念,确保整个激励机制能够起到及时反馈的效果,推动幼儿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
        举例而言,在开展丢沙包游戏教学时,有些幼儿天生运动能力较弱,如果教师的激励机制没有合理运用,往往会导致这部分幼儿不愿意参与游戏活动之中,这也就要求了教师能够从这部分幼儿的游戏进程之中发现相应的优点并提出着重表扬,让幼儿能够从游戏活动之中获取更多的乐趣,使幼儿能够从游戏之中感受到以参与、鼓励为主的游戏精神,从而推动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游戏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当前学前教育领域较为关键的问题之一,而游戏精神的探索与重塑则关系到幼儿园游戏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幼儿园教师想要使游戏教学的价值和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就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幼儿加以引导,使其能够获取身心协调发展的机制,确保幼儿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使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推动幼儿园游戏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为我国学前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海艳.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游戏精神的探寻与重塑[J].好家长,2018,000 (048):P.123-123.
[2]黄姗.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游戏精神的探寻与重塑[J].开心,2017,(16):88—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