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立德树人回归教育本真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1期   作者:呼洋
[导读] 当代社会,日新月异的课堂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课堂改革已经全面启动,这使每一位教师都要受到教育浪潮的洗礼和考验,被改革的大潮推到教育的前沿阵地。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思考课堂教学为什么要改革?改什么?怎么改?这是实施课堂改革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德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中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是树人

呼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继红小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摘要】当代社会,日新月异的课堂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课堂改革已经全面启动,这使每一位教师都要受到教育浪潮的洗礼和考验,被改革的大潮推到教育的前沿阵地。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思考课堂教学为什么要改革?改什么?怎么改?这是实施课堂改革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德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中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
回顾小学课改的历程,开始我们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为切入点,先试先行,攻坚克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时代的课改体系。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因此在课改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地总结经验和不足之处,不断地创新和完善,才能更有效地推进课堂改革。才能在教育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以学生为本,立德树人。
【关键词】课堂改革 本真 回归 德育为先 育人为本 合力推进
中图分类号:G6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7-039-01

        当前的教育中出现了一种现象,那就是教育领域重智力轻德育、重分数轻育人的现象仍比较普遍。作为教师和家长要克服这些弊端,现如今要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明确教育改革的方向。在立德树人中,回归教育的本真,从而去实现教育事业的科学化发展。
        一、作为教师要坚持德育为先。习总书记在会议中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也就是根本!坚持德育为先,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教师要利用好这样的平台,教育学生“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榜样的力量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深化课程改革,完善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素养和学业质量,推动其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作为教师还要培育优良校风和校园文化,利用重要仪式、重要节庆日等契机,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传统、礼仪礼节等特色主题教育活动,积极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
        二、作为教师要坚持育人为本。


尊重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教育的神圣使命,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激励每一个学生奋发上进,期待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使学校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在校园享受快乐、展现潜能、放飞梦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倡导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注重增强学生的个人修养、社会担当、家国情怀,强调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思维,推动学生积极主动追求新知、提升品格、参与实践、全面发展。遵循现代教育规律,注重科学育人与教育治理有机结合。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校风校纪建设、班级管理和建设要坚持正确价值导向。融入道德教化,让真善美得到鼓励和表彰,使假恶丑受到制约和惩处,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既丰富知识、提升能力,又修好公德、私德。
        三、作为教师要坚持合力推进。立德树人涉及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教育治理以及教育环境的创新和优化,既需要加快教育教学,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协力推进。教育工作者应通力合作,挖掘教育教学的文化内涵、道德因素、人文精神。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在学业上释疑解惑,而且为学生指引人生方向;教师不仅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立德树人上的特殊功能,充分利用校外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博资源,劳动模范、道德模范等榜样资源,社区校外培训辅导资源,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特别是家长启蒙教育对青少年学生做人做事、学习明理的重要作用,形成立德树人的合力。在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多方位、立体化的科学育人体系,改变育人阵地之间衔接不紧甚至碎片化现象,营造课内外、校内外密切配合、互相促进的良好育人环境。
        四、作为教师要坚持提升师德。习近平同志在会议中指出:“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教师节致全国教师慰问信中提出的“三个牢固树立”、与此同时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进一步强调的“四有”作为师德的准绳,作为教师育人律己的职业规范,作为不断提升师德的明确目标。师之德,教之魂。教师为烛,师德为光,光照人间,有了这道曙光,才会照亮一代又一代学子通向未来、实现梦想的希望之路。
参考文献:
[1]朱步楼.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教师节致全国教师慰问信中的重要讲话.《人民日报》.
【作者简介】
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现担任哈尔滨市继红小学三年、五年英语教师。曾经在国家、省、市、区,各个级别赛课、做录像课、示范课等。教学风格自然清新,生动活泼,深受同学的欢迎。曾获得第十届英语交流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中央电台希望之星优秀指导教师奖,全国中华魂主题读书活动先进个人,哈尔滨市南岗区“四有”好老师光荣称号。校优秀教师先进个人等称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