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1期   作者:程良俊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是教育发展中的重点内容,学生只有通过实践分析才能对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对以后高难度的数学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条件,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发挥,有利于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程良俊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曹坪镇马房湾小学  陕西  商洛  711403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是教育发展中的重点内容,学生只有通过实践分析才能对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对以后高难度的数学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条件,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发挥,有利于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5-059-01

        一、数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互关联
        小学数学是积累知识要点、奠定数学基础的重要阶段。小学生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在课堂学习中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学习环境,将数学框架知识点以生活中的案例进行直观的展示,能够将复杂难懂的数学课题变得更加形象直观。数学知识的应用来源于生活,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理解能力,在多彩的生活中体现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所以,教师在数学内容讲解过程中要善于把抽象的问题进行转化,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就会发现数学与生活是分不开的。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并且能够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并且能够实际运用。学好数学的关键主要在于掌握正确都解题思路,并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让学生亲自去探索实践,并对不同类型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教育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不断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促进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重要方式。
        二、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数学实践的过程是一个掌握解题技巧、培养解题思路的有效手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拓展实践活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通过眼看、手动、口讲、脑想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促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数学知识,这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实践活动形式。它不仅对学生知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以及学习态度的形成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既能让学生体验到独立获取知识的乐趣,又能从中学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对课堂教学而言,动手实践学习方式的过程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学生观察一个物体、一种现象或操作某些学具;学生在观察或操作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并与同伴进行讨论和交流,以弥补他们在单纯的观察和操作活动中的不足;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注意操作总结。
        三、在小学数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方法
        (一)用生活化管理模式设计数学游戏数学是一门抽象的、重视理论的学科。


小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所以根据课题内容设计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在做游戏中学到知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游戏形式可以多样化,选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积极参与,激发学习兴致和热情。
        通过教师对知识的熟悉度,发散思维,善于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游戏。在游戏教学管理中,教师要明确学生是否能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进行学习。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一章时,教师可以自己制作一个模拟时钟,可以手动改变时针、分针、秒针,让全班同学手拉手站成三个横排,设计游戏名字叫“狼来了”。首先给学生讲解游戏规则:老师作为“野狼”站在最前方,背对着学生,所有学生都是“小羊”,老师调好手中的时钟,举过头顶让“小羊”准确的说出时钟上是几点了,如果说对了,学生可以向野狼迈进一大步,如果答错了,“野狼”将转身抓“小羊”,抓到的“小羊”要回答老师设置的三个时间问题,如果全部答对可以“复活”,如果答对两个,那么在游戏中要单腿站立,只回答出一个问题要在游戏中单腿站立并将双手高举过头顶,如果对知识没有完全掌握全部答错,就要被淘汰,跟“老狼”一起判断小羊说出的时间是否准确。
        游戏的重点是需要教师亲自参与,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信任老师,进而更好地施行教育管理。这种游戏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参与课堂,还能给“淘汰”的学生继续学习的机会。这种生活化的游戏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掌握看时间的方法,体会时间和生活关系,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二)用生活化管理模式设置学习情境。随着教学环境的完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新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管理,给学生视听上的“冲击”,激发好奇心和新鲜感,如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具等方式进行教学。
        教师要根据学习情境设置教学管理,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时,教师可以准备多媒体的教学图片,通过生活中常见的蜻蜓、课桌、飞机等,让学生先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通过图片、视频的观看,让学生自己总结这些图片的共同性,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发一些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的纸片,让学生自己动手对折。通过自己尝试,了解轴对称图形特点;通过动手操作,找出不同的平面图形有多少对称轴。
        教师应该在教育管理中帮助学生在自主分析理解下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这样既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根据基础知识,教学生折“心”、“千纸鹤”、“垃圾盒”等,让学生更好地把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除了要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积极挖掘学生生活素材,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以此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