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在课堂上的美丽绽放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1期   作者:张秀玲
[导读]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丰富的词语可以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也是新时期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但是从部分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的现状来看,问题依然较多,因此,本文将简单就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重点就词语在课堂上的美丽绽放一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的体 会展开详细论述。

张秀玲   新疆库车市第七小学  新疆  库车  842000
【摘要】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丰富的词语可以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也是新时期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但是从部分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的现状来看,问题依然较多,因此,本文将简单就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重点就词语在课堂上的美丽绽放一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的体 会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词语教学;小学语文;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8-096-01

        一、 小学语文词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笔者的观察及分析,现下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重视度不足。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并未意识到词语教学的重要性,并且对各阶段学生应当掌握的词语数量不清楚,在教学实践中,并未单独的进行词语教学,即便是有也是一笔带过,使得部分学生对词语教学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意思解答、读音教学、写字教学上。其次,词语教学的针对性不强。词语和汉字是构成句子、段落、篇章的基本要素,并非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因此,在这些词语的理解中,应当在特定的氛围中进行解答,而非单独的将其提炼出来进行基础讲解,没有与文章合二为无法体现出语文的艺术性,学生在词语的使用中也会存在较多的问题。第三,词语教学形式有待创新。教学形式对学生学习效率及质量的影响较大,单一的、严肃的教学不利于词语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
        二、词语在课堂上的美丽绽放——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的体会
        1、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如果小学生对于某件事物充满兴趣,便会主动去探索。比如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各种词语。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将词语展示在多媒体上,制作成动画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在讲解“进来”和“出去”的词语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屏幕上展示一个房子和一个学生,学生从门中走入房子中,显示“进来”的词语:反之而显示“出去”的词语。或者教师在讲解成语时,通过向学生播放一些成语故事视频,在提升课堂效率的同时,也使学生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2、实施多元化的词汇教学
        2.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联系上、下文词句义,直接感知词语意。一 些词语在出现时,前文、后文已形象地概括出了词语意,触手可及。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词语时,就应放手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理解词语。
        (2)联系上、下文语句间关系,理解词语。语句间关系错综复杂,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虚词, 想通过口头释意,有板有眼,唯恐丢字漏字,挂一漏万,则会显得吃力不讨好。最实用的方法应是引导学生读懂前、后句子,挖掘语句间的关系,从而理解词语。



        (3)联系上、下文语句所述故事情节的发展,理解词语,这种方法是被理解的词语大多在记事的课文中,学生往往特别关心故事情节的发展。此时,学生对维持故事的完整性、延续性有强烈欲望。教师可抓住契机,利用故事发展情节来理解词语。
        2.2运用比较法、理解词语
        (1)近义词比较。就是让学生在比较近文词的异同时,仔细分辨它们之间的细小差别,从而明确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体味词语背后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 异词比较。就是不同两个词语之间的比较,形成强烈的对比,很好地品味出文本的情感、突出主人公思想境界。
        (3)同词异义。指同时一个词,用在不同的句子中所表示的意义不同。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一句,其中的“才”是表示战友焦急、痛苦的心情,而“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一句中的“才”则是表示时间短。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对比琢磨加以理解,从而知道作者因心境不同,运用相同的词所表达的感情色彩也不相同。这样,可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对词义的理解升华到对句子的理解、对中心的把握上来。
        2.3演示法、理解词语
        (1)学生演示。小学生特别喜欢模仿和表演。因此,借助有效的表演,可以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通过形象的动作神态理解抽象的词语含义,这较简单的“说教”或借助工具书会有更深刻、灵动的效果。
        (2)教师演示。教师演示包括老师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肢体语言。例如教学《乌鸦喝水》时,写水“渐渐地升高”句中的“渐渐地”,教师可通过演示使学生理解词义。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小石子往装有半瓶水的瓶子里一 粒一 粒地扔下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面的变化。当学生看到瓶子里水面逐渐升高的情景时,教师稍加点拨,学生马上就会领悟到“渐渐地”的意思。
        (3)多媒体演示。使用现代化电教媒体,将词语所表示的意思、意境直观地再现在学生眼前,可以起到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便于他们准确生动地理解。如在教学会意字“笔”时,屏幕上先出现一支毛笔,上面是竹竿,下面是笔毫,学生很清楚地看到竹竿变成“竹”,笔毫变成了“毛”字,他们明白了为什么“笔”是竹字头和毛字组成,并牢牢记住了“笔”的字形。
        总结:如果把语文比作一栋高楼, 那么词语就是建设高楼的砖石,丰富的词语能够建设出更高的建筑,让学生看到更多的风景。加强小学语文的词语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语文教I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去强化词语教学的力度,夯实基础,让学生在语文的天空里飞得更高,看的更远。
参考文献
[1]刘佳彬.浅谈小学语文中高年段词语教学的几种方法[J].新课程导学.2017(13)
[2]朱春花.着眼学生发展让词语教学更有立体感_一—浅议优化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的策略[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7(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