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培养学生高中生物自主学习能力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1期   作者:唐玲
[导读] 新的教学理念给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以提高科学素养为新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个性发展,倡导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思考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因此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唐玲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球溪高级中学  四川  资中  641208
【摘要】新的教学理念给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以提高科学素养为新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个性发展,倡导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思考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因此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关键词】高中生物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8-061-01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在当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成果显著影响广泛而深远。新课程标准更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更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这一理念将会给高中生物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是摆在高中生物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问题。
        一、更新学生的学习观念及学习方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自主学习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学生的学习是主动自觉的,这就需要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更多地重视了教师的理念、方法的改革与探索,而往往忽视了学生学习观念的更新。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起着一定的主导作用,但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所以我认为在教师观念更新的同时,更应该抓好学生学习观念的更新,二者协同改进,形成合力,相得益彰,才会产生改革的共鸣与发展。对此,我首先从改变学生的课堂学习方式入手,对学生提出了新的学生课堂学习要求,解放学生的思想,树立其自信心,以全新的姿态面对自己的学习,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课堂上鼓励学生不怕提问题,不怕挑刺,不怕向同伴问问题,不怕别人的点评,通过倡导,课堂慢慢地更加“活”起来了,学生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
        二、设计实验课件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
        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疑境,造成悬念或者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例如讲《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时,设计一个小实验:一个小烧杯装热水,另一个小烧杯装有自来水;然后分别向两个小烧杯加入一朵新鲜的红色花;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然后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有的同学说是:热水使细胞破裂,从而使里面的物质流出来;有的同学说是:细胞被热水烫死了,里面的物质就流出来了,而自来水中的花的细胞还是活的,物质就不能流出来。
        再如在学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节时,我应用问题探讨上创设的问题情境:假设你像小说中的鲁滨逊那样,流落在一个荒岛上,那里除了有能饮用的水以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你随身尚存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15Kg玉米。你会采取哪种生存策略让自己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1.先吃鸡,再吃玉米。2.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


这样的问题情境很快抓住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很多学生都提出应采取第二种方案,这时我并不急于做出评判,而是进一步指出:大家的看法是否正确呢?在学生的回答遇到教师的质疑后而成为一个谜,并以此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学习时心中有了一个目标,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并由此推动了新课的逐步展开。
        三、合作学习是促进班级集体整体认知水平的一种教学策略
        DNA结构的发现就是美国的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的物理学家克里克合作研究的结果,不仅是这样,他们还借鉴了多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才获得正确的结构模型。认识了合作的意义,就能使学生产生对合作的积极肯定的态度和情感,产生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合作学习能真正落到实处,收到成效。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的发现》一节时,就将全班同学分成几组,每个组负责查相关一个科学家的探索过程,每个小组的同学都作的非常认真,并将自己负责的内容做成课件,因此教师利用课堂时间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分组相互交流各自的成果和心得,其间教师及时点评,最后学生获得本节完整全面的知识。在交流时,每组同学不仅认真倾听其他组的介绍,还及时提出问题进行咨询、讨论,促进了组间的互帮互学。交流中有些学生还提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新问题,激起了更多的同学进一步的寻求答案的欲望,结果学生的学习情绪异常高涨,提问和答疑的参与意识非常强,学习效果显著。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与他人的合作,分享合作的快乐,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溢于言表,取得了有效的教学效果。
        四、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生物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教学内容和习题学生能听懂,但让他们自己动手做或在考试时学生还是困惑多多。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知识的获得不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而是老师教会的,缺乏学习的体验过程,所以我们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本身更重要。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性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从每节课,每节课的每一个环节抓起。问题启发思考具有方向性。在学生自学开始之前,根据教材所要解决的重点知识,设计一两个问题,让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强调“用脑子读书”克服思维惰性。学生读书不是照本宣科地浏览一遍,而是要在读中思考,使脑子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的亢奋状态中。通过长期的强化和训练,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将课堂学习延续到课外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鼓励学生和帮助学生表达,使学生有信心表达,学会与他人沟通。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方面发现,鼓励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只要学生能提出问题,解释问题有自己的思路,均应给予鼓励,即便是学生的回答偏离教育目标甚远时,也不要给予绝对地否定。有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共同讨论。充分体验发现的快乐和学习的乐趣,也加强了师生、生生交往和沟通,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处理的方法,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对于运用生物理论深入分析、认识、理解、掌握生命现象,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正是我们今天进行的生物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
参考文献
[1]高中生物实验课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蒋丽.《科普童话》 2020年.
[2]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白玛曲吉.《魅力中国》2019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