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经典美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1期   作者:刘晓琳
[导读] 在国家教育事业持续进步的如今,语文学科所拥有的教育地位早已今非昔比。初中语文教学这一活动,对于初中生形成语言应用与理解能力。提高语文基础知识水平等方面意义非凡。作为语文经典美文阅读“开启时期”的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对学生阅读能力加以培养,是形成学生语言能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保障因素。

刘晓琳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实验中学  山东  威海  264500
【摘要】在国家教育事业持续进步的如今,语文学科所拥有的教育地位早已今非昔比。初中语文教学这一活动,对于初中生形成语言应用与理解能力。提高语文基础知识水平等方面意义非凡。作为语文经典美文阅读“开启时期”的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对学生阅读能力加以培养,是形成学生语言能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保障因素。
【关键词】培养;现状;语文经典美文阅读;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8-055-01

        在如今,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已经由理论逐渐变为现实,这样的背景,自然而然地对学生提出了“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的要求,但传统教学模式仍旧将教师摆在中心位置上,仍然“坚持”将教师定位为学习活动的“一把手”,过分偏重教师的教,而将本应重视的学生的思维创造性、主体能动性之类的培养放在了次要地位,长期下去,学生在语文经典美文阅读方面也形成了按照教师设计进行思考的思维定势——这自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1初中语文语文经典美文阅读教学现状
        1.1初中生缺少积极的阅读习惯
        众所周知,初中生在对于语文经典美文阅读这一活动存在明显的“生疏感”,应有的学习习惯自然是不可能被养成,初中生没有也不可能了解到读书这一活动的重要性,同时也不可能养成有效阅读的习惯——这样的状况,自然会给教师所开展的语文经典美文阅读教学造成了不小的难度。
        1.2阅读教学方法形式单一
        要真正意义上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开展语文经典美文阅读,作为教师,有必要采取积极的方式将教学方法加以“多样化”,最大程度上满足初中生所表现出的各方面之学习需求。为数众多的初中语文教师依然使用传统教学办法——即在课堂中对初中生读课文的活动做出引导,一方面令其找出生字生词,另一方面对学生所接触的课文内容予以逐字逐句讲解——此法既会对初中生想象力造成不应有的掩盖,又很容易导致其阅读思维在无形中遭受各种形式的限制,不利于初中生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更不利于“阅读学习观”的有效构建。
        2初中语文语文经典美文阅读教学策略
        2.1培养有效阅读习惯
        引导学生选择阅读对象的活动,是促进其开展有效阅读的“第一步骤”。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就必须需要教学双方彼此间的共同努力。在开展语文经典美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不能单纯关注初中生阅读活动表现出的“量”,更要对其在阅读活动中的收获做出关注。组织初中生选择自己有足够的兴趣的书籍,借助于自身开展的高效、自主阅读活动来最大程度上扩展阅读面。对于初中生而言,作为教学者不可对其要求太高。


为此,有必要引导初中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加以选择并坚持读完,并在公开场合分享观点或者读后感。在所开展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作为教师应针对初中生所具备的特点,给其推荐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书目,最大程度上保证初中生阅读活动的有效性,在这种有效阅读行为中最大程度上加强阅读能力。
        2.2加强阅读与思维训练整合
        语文经典美文阅读并不仅限于看完作品中的文字,而是要和文字开展“互动”,做出针对阅读内容的思考。其间的阅读活动往往密切联系于思考,在阅读教学中对思维运动做出有效引导的过程,往往会让初中生逐渐“自我总结”出正确的阅读方式,并在其中得到更多的知识。在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从教学内容出发来涉及各种思维训练活动。如在《荷塘月色》的讲解过程中,教师便可以采取“学生主角化”方式开展活动。教师可以在其中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在其间开展课文讲解活动——换言之,就是以学生的阅读取代教师的讲解,使得学生能够“自我启发”对其思考活动产生促进作用,往往能够很大程度上加强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流畅度,也能进一步保证课堂的“生动化”。在课堂的起始阶段教师就可以提供给初中生以朗读课文的机会,由此使之深入思考作者的“行踪”和所见之物。朗读活动结束后,教师再和学生一起讨论,让学生在自由发言中积极思考。由此来将阅读活动中初中生的思维予以“活跃化”。将思维训练和阅读教学活动加以有效的整合,可以极大程度上提升初中生对文字的感悟能力,同时也可以保证充分提升初中语文课堂阅读的“有效性”。
        2.3加强阅读与看图训练的整合
        相比于文字,图片对初中生的吸引力往往超出很多,其理解图片的能力也自然是更强。而在语文经典美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有必要充分发挥图片的作用。将看图训练和阅读教学形成彼此间的结合关系,充分将阅读教学过程予以“形象化”,自然也可以很好地加强阅读教学有效性。为此,可以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在阅读前让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讨论,对其好奇心加以有效调动。
        如在胡西淳《你就是一道风景》的讲解过程中,教师便可将有关于“自然美”的图展示给学生,首先引导初中生描述自己在图中所看到的东西——如此,初中生对插图的描述往往会显得十分真实——这样的活动,也可以很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此之际,教师也应对学生加以引导,使之将图片中的信息逐渐转变为可以理解的文字,充分加强学生的学生阅读能力,保证课堂的有效性。
        3结语
        初中时期是人的思维和习惯养(形)成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阶段。在初中所开展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有效地积累各种写作素材便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活动内容,有鉴于此,方才要更好地制定学生学习方面的各种目标,更加有效地学生对学习方法加以正确掌握。
参考文献
[1]蔡文举.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6(15):94-98.
[2]陈永旭.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6(02):103-106.
[3]王荣生.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与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2(07)
[4]施庆涛,郭红.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法”探析[J].群文天地.2012(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