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1 付言实2,张丹丹1 杨玲1 张尹1 赵明星1
1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 158100
2鸡西监狱医院 158100
【摘 要】目的:探析急诊外伤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急诊进行治疗的78例外伤患者选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9)与干预组(n=39)。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护理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4.87%,对照组为79.49%,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外伤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急诊;外伤;心理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emergency trauma patients. Methods: 78 trauma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 = 39) and intervention group (n = 39) by the method of drawing lots. Routine nursing was perform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was performed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sults: the scor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94.87%,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9.49%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the nursing of emergency trauma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negative emotions 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
[Key words] emergency; trauma; psychological nursing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因交通事故、建筑事故、机械损伤事故等引起的外伤情况越来越频繁,且多为突发状况,不仅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对患者心理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1]。所以,在外伤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心理护理的实施。本文现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急诊进行治疗的78例外伤患者选为研究对象,分析心理护理的实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急诊进行治疗的78例外伤患者选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9)与干预组(n=39)。对照组中,女18例,男21例;年龄最小为19岁,最大为73岁,平均为(41.23±4.26)岁。干预组中,女17例,男22例;年龄最小为20岁,最大为73岁,平均为(41.49±4.2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对患者伤口予以常规消毒、包扎,并进行相关检测,建立病历,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可给予手术处理,术后遵医嘱进行消毒与输液。在此基础上,干预组实施心理护理,即①积极和患者沟通,全面评估患者负性情绪,并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从而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同时提高患者配合积极性。此外,可采用音乐疗法、注意力转移法等缓解患者疼痛,以此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依从性。②对于外伤严重的患者来说,需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加强巡视,展开充分的健康宣教,以此提高患者认知程度,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术中保持手术室温度、湿度适宜,并积极配合手术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确保手术安全[2];术后遵医嘱用药,并给予恰当护理,以此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③对于患者家属来说,也经常会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致使治疗受到影响。为此,应详细说明患者病情,并介绍患者治療过程及可能出现的问题,以此消除患者家属不良情绪,保持冷静,同时积极和患者家属沟通,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分值在0~100分之间,评分越低,负性情绪越轻[3]。②采用自拟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满分为100,>85分为非常满意,60~85分为一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就是非常满意率与一般满意率的总和。
1.4统计学处理
在SPSS 20.0专业处理软件中录入本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x)与(%)形式表示,之后采用t值与x2值对数据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比较差异显著。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
干预组护理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2.2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4.87%,对照组为79.49%,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对于急诊来说,日接诊量非常大,且病情轻重程度各不相同,特别是外伤患者人数越来越多,针对外伤患者而言,通常是由意外事故引起,不仅会危及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导致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为此,在临床治疗中,应加强心理护理的实施。
心理护理是一门由护理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学科,指的就是利用心理学方法与知识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分析和研究,以此找出解决办法,提高护理效果。在急诊外伤患者治疗中,通过心理护理的实施,能够充分取得患者的信任,给予患者有效的安慰与鼓励,从而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树立治疗信心,同时获取患者家属的理解与支持,以此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护理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此研究结果与有关文献[4]的研究结果十分接近,由此证实,心理护理在急诊外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临床实施价值非常高。
综上所述,急诊外伤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值得临床深入研究与借鉴应用的护理方式。
参考文献
[1] 姚伯智,王水妹.浅析急诊外伤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國实用医药,2019,14(12):175-177.
[2] 周海燕.心理护理对骨外伤急诊患者治疗的影响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3):239-240.
[3] 廖明琼.心理护理干预对骨外伤急诊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影响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10):45.
[4] 陈秀珍.浅析急诊外伤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3):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