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临床使用中的安全管理及维修保养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赵晨 赵宁
[导读] 摘要:医疗器械是各级医院医疗资源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效的医疗器械管理模式可显著提升临床诊疗能力及工作效率,有利于患者康复及预后的生活质量。
        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身份证号:21010319850118XXXX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医疗器械是各级医院医疗资源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效的医疗器械管理模式可显著提升临床诊疗能力及工作效率,有利于患者康复及预后的生活质量。医疗器械管理过程中完整的医疗器械采购、安装、调试、维护及保养能降低器械的维修率,更能确保医疗器械的诊疗精确度,降低管理成本,延长医疗器械使用寿命。风险管理是指集团企业或医院项目在肯定存有风险的管理环境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小化的一种管理过程,应用风险管理模式需先识别风险,集中于风险控制管理,并立即制定规避方案,进而可高效提升管理。本文基于医疗器械临床使用中的安全管理及维修保养展开论述。
        关键词: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维修保养
        引言
        医疗设备实行全程管理是一种新型的设备管理模式,在医疗设备方面,实行全程管理是将常规的设备管理范围扩大到研究、设计、制造、采购、安装、运行、维修、改建直至报废一系列过程中,整个过程每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出现连锁反应,因此在全程管理过程中注重维修管理非常重要,可以有效保证设备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1加强维修管理的重要性
        医疗器械是医院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有效的医疗设备管理能显著提升临床诊疗水平、工作效率及安全性,便于改善患者预后,而健全医疗器械采购体系、安装、维修、运行和维护等操作可在极大程度上降低器械的维修率,提升诊疗的安全性、准确度及检测的精准度,降低器械等资源的管理成本,避免医疗资源浪费,从而延长器械使用寿命,在医院管理中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临床中医疗风险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就医院整体而言,风险多指因医疗技术使用不当给患者造成伤害,少数为不可逆伤害,但多数为可逆性伤害,引发的原因为:①医疗器械电击及部分元件损伤等引发的物理性风险;②医疗技术操作过程不当或不合理;③医疗器械管理不当,设备未定期维护检查等,影响功能效率及性能。医疗设备是医院的日常运营中不可缺少的固定资产,可以为医院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为医疗设备进行良好的维修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改善医疗设备的老化状态,并减少发生故障的情况,还可以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时间,为医院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从成本角度讲,医院的支出成本降低,人们在就医时产生的医疗费用就会相对较低,可以有效降低人们的治疗费用,降低经济压力,因此加强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是非常必要的。虽然我国的医疗技术在不断发展,医疗体系也在不断改革,但是医疗成本较高仍然是当今社会首要关注的问题,医疗成本高意味着患者就医时产生的医疗费多用,人们的经济压力就会逐渐提高,这对于我国人们的生活状态影响是非常大的,想要改善我国居民的生活状态,缓解其经济压力,就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而维修管理的作用在于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使医疗设备的准确度更上一层楼,这不仅减少医院的运营成本,缓解患者的就医压力,还可以改善医院的整体救治水平,使患者可以体验到更高水平的治疗效果。
        2现代医院医疗器械安全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2.1医疗器械安全使用管理意识不强
        近年来虽然国家出台了多项医疗设备管理规范,目的是为了推进医疗器械管理能逐步向科学化发展,在等级医院的评价标准中所占的分值比例也是越来越高,要求也是越来越严,使医院在医疗器械的资产管理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但在安全使用管理方面的意识很薄弱,对发生在身边的不良事件和安全事件认为不过是小事或存在偶然性,没有认识到是安全管理不到位造成的。
        2.2采购管理方面
        现阶段,我国医院在开展医疗器械设备采购管理时对各个科室工作人员的意见不够重视,采购管理工作不够科学护理,这种情况下,采购管理工作开展的质量得不到必要的保障,会对后续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还有部分医院在开展医疗器械采购工作时过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对医疗器械的质量缺乏严格的审查,导致医疗器械质量较差,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进而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

此外,还有少数医院在开展采购工作时对医院现有的医疗器械数量及种类的理解不够充分,医疗设备重复采购情况时有发生,会造成资金的不必要浪费。
        2.3医疗器械安全使用管理制度不健全
        现代医院在临床、医技、药学等学科的质量管理方面已经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医学装备学科建设上还比较薄弱,尤其在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上还存在空白。目前许多医院存在重采购轻管理、轻安全使用的现象。医疗器械安全使用管理制度不健全,意识薄弱,管理手段较为落后。
        3实行环节
        第一,优化机构设置与人员保障。医疗可以通过组建医疗器械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小组,来加强医疗器械安全(不良)事件管理、收集等常规工作。各科室布设监测员负责此部门医疗器械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及收集,提出改进策略并落实改进策略。第二,构建医疗器械安全(不良)事件上报机制,对各级管理者与上报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有效规定,构建行之有效的医院评价制度与管理制度。对有关上报表格进行规范,比如医疗器械安全(不良)事件汇总表,从不同的方面入手把关,防止重要的信息被遗漏掉。第三,构建应急预案,干预已发生的医疗器械安全(不良)事件管理,让事件责任人有效应对,减小其形成的危害。第四,报告范围、时限以及程序。医疗器械安全(不良)事件落实逐级报告机制,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在对常规应用医疗设备展开监测的前提下,以血管支架、骨科植入器材等高风险产品的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为中心。对于伤害较严重的事件需要在10个工作日内发现,死亡事件需24h内有应用部门向相关部门上报或是报告到当地的药品监管部门。第五,加强医疗器械应用人员与管理人员培训。医院管理部门需要定期组织医疗器械应用人员与管理人员培训活动,且不断下发有关培训资料以及信息通报等,安排医护人员进行学习,让临床医技科室正确对待医疗器械安全(不良)事件。
        4完善医院医疗器械安全管理机制
        首先,应提高对医疗器械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从制度和操作层面去设计医疗器械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医疗器械安全管理的基本模式框架,积极开展风险评价,推进医疗器械淘汰机制的建立。其次,医务人员是医疗器械使用的第一责任人,必须熟练掌握医疗器械的使用环境、程序、方法,知晓医疗器械的使用事项,了解医疗器械监管法规,及在医疗器械使用中承担的责任,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有着不可推卸的义务。再次,在使用医疗器械过程中,对医疗器械使用中的安全危害以及对病人造成的伤害情况,应及时、如实地向监管部门汇报,并积极协助他们开展调查工作。最后,医疗器械管理部门要依法记录并保存医疗器械安全信息。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保障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
        结束语
        新形势下,医院应正视医疗器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高度重视医疗器械管理工作的开展,积极转变自身观念,根据现阶段工作中的不足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工作进行改进,切实提高医院医疗器械管理水平,进而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我国当前医院经营过程的实际情况来看,比如B超机、血液透析机、核磁共振等医疗器械设备,在医院的常规检查以及治疗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磨损以及故障,因此对这些机械设备的维护就显得非常重要,对于医院的正常发展,以及医疗卫生事件的进步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涛.医疗设备维修和保养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2):226.
        [2]吴丽燕.探讨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及设备维修保养[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1):220+222.
        [3]罗志辉.提高医疗设备外修管理规范与效益的方法[J].医疗装备,2019,32(09):54-55.
        [4]张勤虎.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难点及改进措施[J].医疗装备,2019,32(08):66-67.
        [5]王振清.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08):187-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