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市扶新镇永塘小学,广西 北流 537422)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受教育的基础阶段,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往往更重视授予学生学习技巧、学习方式,忽视了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不仅是提升学生思考能力的一种方式,而且使学生能够更快更易理解教师的课程内容。因此,教师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深入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方式,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倾听能力;重要性及方式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较小,所掌握的学习能力较少,需要教师一步步引导和教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自身的学习能力。而小学语文涵盖“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内容,是打好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帮助学生学习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性学科。在四个方面的内容中,“听”是最首要的,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倾听能力是学生学习其他内容的基础,只有帮助学生掌握倾听能力,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理解和掌握课堂的重点和内容,对于学生听懂课程内容、掌握学习方法有极其重要性的作用。所以,教师应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方式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倾听能力,在运用倾听能力的过程中掌握课程内容。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重要性
1.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对小学语文的教学要求逐渐提高,不仅只是传授知识,还要在课堂教学中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而培养学生倾听能力,不仅只是“听”,更多的是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联想、想象与思考,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在思考中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以学习部编版一年级《口耳目》为例,当学生听到教师说“口”时,能联想到“嘴巴可以说话”;听到“耳”时,联想到“耳朵可以听到声音”;听到“目”时,能联想到“眼睛可以看到事物”,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只是倾听到三个字,还能在倾听的过程中联想到身上对应的器官以及其作用,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2.有利于学生掌握语言理解和归纳的能力
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有时与他人交流时,很难从他人的语言中铺捉到相应的重点,难以理解他人语言的含义和归纳其所说的话,这正是“倾听能力”较弱的体现,而这种“倾听能力弱”体现在语文学习上,也会阻碍学生语文学习的发展。
例如,教师要求学生用一句话归纳出《小英雄雨来》课文讲述了什么事件?课文主旨是什么?对于“倾听能力弱”的学生,对重要信息的捕捉能力、概括能力也很差,就难以理解课文内容,无法从整篇课文中归纳其主旨。而“倾听能力强”的学生,平常与他人交流中就已经掌握一定的信息概括能力,不仅能说出其重点,还能用自己的话大致概述出所听到的内容,在语文学习上也同样能够运用其倾听能力的筛选、概括作用。
因此,教师要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使学生不仅只是听到内容,还要学会将听到的内容进行筛选、归纳、整合,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对课文的理解会更上一层楼,实现语文水平全面提升。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方式
许多乡村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时基本没有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想法,我们很难在教学实践中看到学生通过学习语文培养自己的倾听能力,部分学生在经过多年的小学学习后,在日常对话中依然难以准确理解他人想要表达的思想,因此,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至关重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增设具有高互动性的倾听内容学习,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展现自己的思想,让其他同学在座位上静静地倾听,认真领悟他人对课本内容的思考。通过高互动性的倾听训练,既可以让学生之间的思想在碰撞中摩擦出灵感的火花,也可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倾听技巧、提高倾听能力。此外,倾听训练不能只让学生被动地吸取知识,教师还应组织学生朗诵课文,让学生转换角度,通过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来倒逼自己的倾听水平,获得更多的倾听经验。例如,在学习《盘古开天地》时,教师可以让班级内朗诵水平较高的学生带着感情朗诵课文,让其他同学在激扬奋进的氛围中对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帮助学生在倾听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声音背后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可以借助语境的影响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他人想要表达的思想,而除了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锻炼学生的倾听能力之外,教师还要在课堂上增加倾听能力训练环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2.增设倾听能力专向训练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基于自身的教学安排,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学生专门安排倾听能力训练,尤其是乡村地区学生的倾听能力往往相对教差。因此教师制定的倾听能力专向训练须讲究实用性,不能超出学生现有水平。倾听能力的培训可以被切分为多个指标,如专注度、准确度等。教师可以运用短句听写等方式训练学生倾听时的准确度,再用类似限时听力训练的方式训练专注度。此外,在设计倾听能力专向训练时,教师可以从现有教材中挖掘素材。例如,教师可以利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版块来训练学生的表达与倾听能力,讲述《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立以“乡村生活”为主题的讨论环节,让学生讲述自己在乡下游玩的故事,既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者写作的背景,也能够锻炼学生在倾听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或是让学生以“在农村还是城市生活更好”的主题进行辩论,使学生在专注的情况下倾听他人的观点,让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取长补短,锻炼学生相互交流与倾听的能力。只有通过针对性的练习,学生才能够以最高的效率补齐自己倾听能力上的短板。
三、结语
倾听是对他人观点的接纳与包容,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础能力。通过倾听,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理解他人的能力,能够更高效地学习教师教授的知识,能够更深入更准确地思考他人的观点,从而在不同的观点碰撞中对事物产生更深刻的见解。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倾听能力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学生难以在语文学习中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在充分调查所教学生学习状况的基础上,为班级学生打造最适宜的倾听能力训练方法。
参考文献
[1]蒋丽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75.
[2]张秀眉.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6):77-78.
[3]席娟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途径[J].江西教育,2017(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