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孙勇福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知识-力量》2020年1月2期   作者:孙勇福
[导读] 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的一门学科,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会显得过于的枯燥,对于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小学生来说,可能就没有很强烈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需要提高
(浙江省乐清市北白象镇第二小学,325600)
摘要: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的一门学科,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会显得过于的枯燥,对于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小学生来说,可能就没有很强烈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需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对学生进行一个好的引导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散思维

 
        引言:
        现在对于学生的教育都提倡把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则只是对于学生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所以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发生了一定的改革和创新,变得更加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从而来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根据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做了相关的分析。
        一、加强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研究,充分挖掘学生的发散思维
        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了以下的几个方面:数学计算方法、数学计算能力、数学应用的意识以及相关的数学思维等,故此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找到最能够反应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材并且根据课本上的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最能体现核心素养和让学生能够很好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以把小学数学的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满足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需求,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情,从而让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知识可以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小学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对于年龄还比较有效的小学生来说,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所有的知识,加上如果教师的教学课堂氛围过于枯燥无味就会让小学生们对于嘘唏数学知识产生厌烦的心理。故此,教师只有让教学过程中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快乐,才会让学生愿意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自己主动的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在轻松有趣的氛围里面就掌握了课本知识,无意之中将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圆满的完成了。
        例如教师在讲授《位置与方向》这一课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学会对位置和方向的正确辨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提问:“你的老师在你的什么位置”、“你的小伙伴在你的什么位置”、“你的家在什么位置”等,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一定的生活经验以及会让他们的心中有一个大致的方向,只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一个很好的引导,学生对于位置和方向的学习效率会很高。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些小游戏,教师任意的选择两个学生进行提问,点到名的学生需要正确的说出他们两个人的位置关系。利用游戏的方式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在课堂上的注意力。
        二、创造合适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
        想要学生重视小学数学这门学课,那么首先教师就要对小学语文的教育有高度的重视,学生只有看到教师都对其重视才会在潜意识里面认为数学学习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教师拿着课本的内容讲解,这样的课堂过于的枯燥无味,加上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因此教师需对课堂的教授方式进行优化和创新,让学生感受到小学数学知识的魅力并且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将小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小学生自己主动进行语文学习,长此以往就能培养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首先教师在布置课前预习内容时,除了课文中列举的例子和公式外,还应该让学生在预习课本后思考出几个问题并带到课堂上进行分享。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随机抽问学生说说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例如教师在教授《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情景:圣诞老人在圣诞节时候来给大家送礼物,然后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且将准备好的小礼物分放给学生,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相同图形或者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在学生自己进行分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下去观看,在适当的适合给予学生帮助。当学生分类完成以后,派出一名小代表起来进行分享,说说自己的小组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分类。当学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后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并且给表现好的小组进行一定的奖励。当学生可以正确的分辨出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师在开始教授学生如何对图形进行面积的计算。正确的课堂情景设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三、有效的拓展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陶行知说过:要将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教师想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那么首先就必须意识到学生身上具有的创造力,并且使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将学生们隐藏的创造力激发出来。因此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创造力与实际的教学课堂相结合,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上课时多鼓励学生多思考多主动举手提出问题。数学知识所涉及的知识面广,可发散的范围也广泛,并且学生们的发散思维也是很广泛的,所以可以通过学生上课提问的方式让所有同学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多层面。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解答,有效的带动学生们的求知欲望。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了解到学生的只是薄弱点和盲区,更好的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情况后因材施教。
        例如教师在教授《解决问题》这一单元,在讲授题目为“甲是乙的6倍”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认真的思考甲和乙的关系,然后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如此学生就会回答出“乙是甲的1/6”来表示,初次意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用画线段的方式来表示,如此就可以得到“甲:乙=6:1”的关系。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得到了一个很好的锻炼和拓展,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结:
        现在提倡以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故课堂上教师应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度,让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养成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发现问题的能力,也为未来更加深入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学习的知识盲区并及时解决,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白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女报:家庭素质教育,2019(11):0091-0091.
[2]徐胡兰.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文学少年,2019(7):0130-0130.
[3]杨桂春.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7(9):79-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