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市兴宾区红河小学,广西 来宾 546128)
摘要:教育的素材来自日常生活,教育的成果要反映在日常生活之中。目前,小学数学教师会在课前以趣味情景导入,以此增加与学生互动的频率。然而,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需要基于真实的教学状况评价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文章提出做好课堂观察、实施素质教育、尊重学生个性等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为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出有效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评价;问题
课堂教学评价本身是重要的教学环节,能够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多元化。教师应积极利用课堂教学评价环节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将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一、做好课堂观察,促进课堂教学评价科学化
课堂观察能够使课堂教学评价变得更加全面,教师可在课堂观察的过程中设定动态考核标准,制定课堂情况考量表,考量表对学生举手发言的次数、回答问题的质量进行记录,量化考核学生的课堂表现。为使考量表充分发挥作用,教师需在每节数学课结束前进行总结,根据考量表的记录评价学生本节课的表现,使学生及时发现课堂问题,调整课堂状态。
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差异较大,因此,教师需根据不同学生的课堂表现,结合多方因素对学生进行评价。为体现评价的科学性,教师应使学生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例如,教师要求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小组内的其它成员对该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则在最后进行评价。如此一来,学生不会受到教师评价的干扰,导致自己对他人的评价产生偏差,而是完全根据他人在小组内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评价的结果更加科学。
二、实施素质教育,促进课堂教学评价多元化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与学习是循序渐进的,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数学教学课堂效率的提升。当前,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总普遍存在低效的评价模版,如“你真棒”、“说得非常好”、“你很聪明”等,这些评价语句简短且枯燥,无法达到引导学生反思自我的目的。这种简短的评价对低年级学生较为有效,但无法激发高年级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可对这些简短的评价进行改变,引导学生在这些语句的基础上补充评价内容,达到良好的评价效果。
例如,教师讲解分数的知识时,要求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谈一谈自己对分数意义的看法。一名学生回答:“切蛋糕的时候人们习惯把蛋糕切成四份或八份,我拿走其中一份,这就是八分之一。”另一名学生补充到:“那剩下的蛋糕就是整个蛋糕的八分之七。”这两名学生相互配合,阐述了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应用场景。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基于购物场景思考分数的意义,一名学生回想自己与家长在超市购物的过程说到:“我买一根冰激凌需要3块钱,付钱的时候我给了收银员5块钱,3块钱占了5块钱的五分之三。
”三名学生都用分数解释了生活现象,如果教师仅用“说得对、非常好”等语句评价学生,可能会导致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逐渐消解。因此,教师应以生动的语言进行评价,准确说出学生的回答中精彩的部分,如:“三名同学都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阐述了分数的意义,而且具体说明了分数的应用方式,老师觉得这三名同学已经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大家觉得呢?”这一评价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教师对三名学生的回答进行具体评价,使学生明确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的学习思路。另一方面,教师在发表自己的评价时,鼓励其它学生参与评价,学生参与思考的过程也是反思自我的过程,这对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三、尊重学生个性,促进课堂教学评价生本化
小学数学是整个小学阶段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利用课堂教学评价反馈课堂问题,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能尽快适应新时代对小学生数学能力的要求。教师应在数学课堂评价中贯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在评价过程中融入“爱心”,使学生在评价中增强学习信心,培育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以小数的运算教学为例,教师从学生学过的整数知识讲起,要求学生说一说在100×10、100×100、10×10等式子中,小数点分别如何移动。一名学生回答:“小数点往右边移动一个位数,那么这个数就会扩大十倍,移动两位数就会扩大一百倍。”教师不仅要评价回答的结果,还要启发学生思维,如:“这位同学很好地解释了小数点位置的变动对数的影响。但这位同学只提到小数点往右边移动的情况,要是小数点往左边移动呢?有没有同学能来说一说?”此时,其它学生受到教师评价与前一名同学回答的启发回答:“把小数点...向左移动。”该名学生回答问题时有些紧张,因而表达不够清晰,教师在此时给予学生适当鼓励,学生的发言会更加流畅。例如,教师评价:“这位同学说把小数点向左移动,思路是对的,那你能具体说一下小数点的位置与数的关系吗?”该名学生受到鼓励,重新组织语言,说出了具体的推理过程:“刚才一名同学说往右边移动一位就是扩大十倍,那往左边移动一位应该是缩小十倍。”如此一来,学生的逆向思维便逐渐形成,对课堂互动也不再有畏惧心理。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掌握正确的评价方式,学生才能打破对数学课堂的刻板印象,不再害怕回答问题。学生和教师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学会从教师的评价中提取关键信息,弥补知识框架中存在的漏洞,这对增强他们的学科能力有所助益。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数学学习需求的研究,开发更具针对性的评价方式,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继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实践[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2):253.
[2]郝江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评价例谈[J].教育界,2020,(2):20-21.
[3]魏得虎.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评价[J].西部素质教育,2020,6(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