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铁山港区兴港镇彬池小学,广西 北海 536017)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新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作文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作文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但现阶段小学作文教学依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其影响着课堂教学水平的质量,以及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本文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探寻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本位,思考与分析小学作文教学有效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索思考;应用策略
小学作文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枯燥乏味的作文教学难以提升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学生视写作为负担,从而出现写作胡编乱造、大量引用背来的范文的情况。教师给学生俗套和了无新意的作文命题,限制着学生个性化写作的发展,学生无法在写作课堂中真正地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再加上阅读量的匮乏和认知水平低,学生写作语言单一、写作风格如出一辙,写作内容充满着陈词滥调、毫无生机。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以及个性化写作的培养,转化陈旧呆板的写作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活泼生动的点拨与指导,让学生真正爱上写作,让其作文因文采而精彩,写出具有深刻思想并触及心灵的文章。
一、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认知水平不够,缺乏写作素材
小学生处于认知水平提升和认知能力发展的基础时期,其生活阅历有限,阅读量还尚且不足,知识的视野还未完全打开,缺乏写作素材的他们在面对不同主题的作文题目时,往往不知道从何写起,难以打开思维进行写作。文学源于生活实际而高于生活,文学内容离不开人间烟火的点缀,写作素材匮乏影响着学生作文水平的发挥,尽管写出了一篇文章,其内容也没有自身的见解及真实情感的流露,只不过是诸多文字的堆砌罢了。
2.教学形式化,学生写作缺乏真情实感
许多教师为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分数,过于注重学生写作技巧的教授,让学生记忆大量辞藻华丽的词句运用到写作中,学生的写作也不过是将这些词句搬运到作文中。而写作技巧也大多是可以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模板,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尽管字词言语优美,但深入其中不免发现其写作思想的空洞,学生作文中没有真实情感的表达,写作能力难以再进一步的提升。
形式化的写作教学也易于让学生产生对写作抵触的情绪,使写作成为学生课业上的压力,并渐渐地消磨学生对于写作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
二、构建高质量小学作文教学课堂有效的方法策略
1.采用素材积累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习惯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写作素材的积累,学生写作思维的发散也与素材积累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的写作教学实践中要层层递进,不可操之过急,要培养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意识,督促学生坚持每日积累素材的好习惯,将阅读作为真正的爱好。
例如,教师可在安排好教学活动的前提下,开展与之相关的活动,定期开展素材积累本分享等活动,检阅学生素材积累情况的同时,还能与班级同学分享积累此素材时的感悟。教师还可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如我国的古典神话故事、经典优秀的文学读物等,让学生通过阅读收集与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并让学生养成写随笔、读后感的习惯,不仅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还能发散学生的写作思路,让写作灵感如泉水般涌现,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
2.丰富校园体验,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点滴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而观察是学生感悟生活的触角,将写作中抒发生活中的所思、所感、所悟流露于文章中,才能让写作这一行为焕发出无穷的动力。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留心于生活中琐碎的小事,收集生活中的每一份触动,做细致观察生活的有心人。小学生往往缺少捕捉生活中点滴小事的意识,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加以指导。例如,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环境,丰富校园生活的体验,引导学生发现所处环境之美。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校园生活中有趣的体验,能为他们的写作提供具有灵动、个性的素材。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可组织他们在操场上放风筝;阳光刺眼、知了声声鸣的夏天可带他们去公园的树荫下野餐;秋风萧瑟、落叶纷飞的秋天,可带他们去观赏秋景;雪花飞舞的冬天,可和他们一起打雪仗。在校园生活中的体验,可增加他们观察事物的机会,让他们参与中学会观察的点滴小事。并在写作课中引导,在写作时学生真情流露,细致描画,将真实体验融入文中,让作文大放异彩。
3.深悟文字内涵,提升自主写作能力
小学生思悟意识较为薄弱,无法根据自己的语言形象、明确地将自己所思所想表达出来,这便导致学生难以灵活地运用语言知识在文章中展现,学生的写作自信心易于受到打击,从而降低其写作的自主积极性。小学语文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这一情况时,可在写作教学让学生从仿写做起,在这一过程中逐步锻炼学生对文字内涵领悟的能力,不但深化了自己的思想内涵,还能做到语言文字的灵活运用。此后在通过自己尝试描写事物,进行自主的写作训练。
例如,在进行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这一课教学时,教师可偏重于文章对景物描写细节的讲解,让学生去深悟这之中描写的妙处,并让学生运用文章中使用的方法,去描绘自己熟知或了解的事物。通过这样的仿写训练既可锻炼学生的思悟能力,灵活地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也能使学生提升自主写作能力,写出更好的作品。
【结论】
总而言之,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并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需要长时间的积淀,方可达到所想要达到的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让其成为写作中鲜活的素材;并要锻炼学生深悟文字内涵的含义,提升自主写作的能力,而不是思如泉涌,但不知如何下笔。也需要教师在不断地总结作文经验与教训。探索出有效提升学生作文能力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秀兰.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02:67-68.
[2][3]沈艳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开发及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8).旬),2014,02:67-68.
[3]吴碧乐.走出循规蹈矩,让想象自由飞翔一 小学.作文教学问题及解决策略初探[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