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为例 陈楠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知识-力量》2020年1月2期   作者:陈楠
[导读] 语文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几千年来积累沉淀的一份瑰宝,语文作为一门有深刻内涵的学科,对人们的影响十分重大。因此我国将语文教学放在极高的位置,将其作为一门基础的必修学科。吕叔湘曾经说过:“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
(陕西省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学,710024)
摘要:语文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几千年来积累沉淀的一份瑰宝,语文作为一门有深刻内涵的学科,对人们的影响十分重大。因此我国将语文教学放在极高的位置,将其作为一门基础的必修学科。吕叔湘曾经说过:“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将语文课本中的知识顺利传达给学生,更要让学生领悟到语文知识的博大精深。因此,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当中,教师要通过对学生的观察与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重点以及更新语文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够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使学生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指导;传统文化

 
        鲁迅先生说:“教育是要立人。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根据我国的教育改革方向,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同时,将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任务。教师要以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传统文化丰富的底蕴和内在作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对语文学习的能力,完成科学的优秀的教学目标。下面我们就针对如何以初中古诗文的教学对学生开展初中语文的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简略分析。
        一、改进语文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   
        我国语文教学之所以会出现学生对古诗文产生厌学、囫囵吞枣等状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较为陈旧教学模式所造成的。很多教师受陈旧思想的影响,没有意识到古诗文教学的正确方法,依然采用老套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上无法提起兴趣,这种教学模式极大程度的影响了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失去了语文学习的意义。若想改变这种局面,教师就必须冲破原有的模式,打破固有的思维规律,改进语文教学方式,让语文学习走进学生内心,让学生努力调整好一个端正的学习状态,让语文学习更好的开展,同时也将我国传统文化扎根在学生的内心,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语文,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做中华文化的继承人。
        古诗文教育只是中国传统教育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文化离不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根源共性。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育中,老师在讲述课文的某一要点时,引入与之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把学生思维扩展开来,点燃思想碰撞的火花。让学生把文化养成一种习惯,长此以往就会巩固民族的文化,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最重要的就是体现在古诗文教育中,加强古诗文魅力的颂扬和宣传,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二、构建古诗文的情境,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想象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原景再现的方式为学生构建一个新的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古诗文的意境,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而且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提问兴趣,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对古诗文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了解作者在当时的心境,并且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古诗文的印象,巩固学生对于古诗文学习的基础。
        例如,在《宋东阳马生序》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让学生先自由朗诵整篇古诗文,了解古诗文所表达的的大致内容,接下来,让学生画出古诗文中作者的形象,通过情景再现,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和诗歌所要表达的内涵,调动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组朗读全篇古诗文,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参与感,并能够在朗读中感悟古诗文的情感表达,教师再根据学生们在古诗文学习中产生的疑惑,进行解答。构建古诗文情境这种方式能够促进语文课堂更加科学的发展,形成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三、了解古诗文的含义,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记忆
        让学生在古诗文学习中领悟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首要目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文的内涵所在,更好的吸收消化古诗文知识,因此古诗文学习必须要筑牢基础,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背诵经典的古诗文来增强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量。
        例如,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课的教学当中,教师必须要明确这篇古诗文的三个教学任务,第一是带领学生通读全文,让学生了解古诗文的大致内容。第二是引导学生理解古诗文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分组讨论在古诗文的阅读中,自己独特的领悟,然后与同学进行交流,不但能使课堂高效而活跃,并且能够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理解进行整合及补充,在拓展学生知识储备量的同时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看法,并教导学生要学习作者忠于国家等优秀品质。第三是带领学生背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全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先进行朗读,让学生加深了对古诗文的印象,然后在背诵过程中领悟古诗文的美妙之处。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语文教育的主体,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并指导学生重视古诗文的学习,了解古诗文真正的内涵。从多种角度对古诗文进行深刻剖析,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接收古诗文的内涵。古诗文不仅仅是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古诗文的重要性,从而传播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实现教师的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高珑菊. 浅析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408-409.
[2]吴冬梅.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4):141.
[3]叶家政.谈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中国农村教育,2019(09):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