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高级中学,514400)
摘要:换位思考是人际交往过程中常用的手段,适当的运用换位思考的手段有助于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更顺畅。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时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是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做到感同身受。高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应进行更多的换位思考,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从而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换位思考
引言:
高中阶段的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较强,在与教师进行沟通时主观想法占据较大地位,这就要求高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做到换位思考,以学生的思维来要求自我的进步。换位思考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剂良药,能够有效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效率,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的改善。
一、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进行换位思考的意义
对高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拥有健全人格的必要途径,在开展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应用换位思考,能够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德育实践的过程中也应证了应用换位思考对培养学生德育的促进作用。在长期的德育工作中应用换位思考,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培养学生成为更健全、有更高素质的人。
二、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换位思考实施策略
(一)知晓学生需求
高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进行换位思考,首先要明确学生需要什么,而不是把自认为好的东西强加在学生身上。教师应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与学生成为朋友,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高中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的状态都已经接近于成年人,他们在思维的各个方面都有自己较深的理解和发展,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因此,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时,要关注学生切实所需,充分实现换位思考的应用,推进德育教育的开展。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有更多的时间观察学生,学生的状态能够充分的展现在课堂当中。例如:处于高三阶段的学生,到了最后的复习期会有明显的疲劳感,成绩也容易下滑,还有一些学生会变得急躁,甚至与老师、同学发生口角。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与问题较明显的同学进行沟通、交流,从谈话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问题的原因,而后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给予学生适当的放松和心理疏导,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性活动,利用一些时间帮助学生放松,缓解学生焦虑的情绪。
(二)洞察学生情绪
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要用情绪打动学生,用真实的道理让学生明白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首先应从学生的情感出发,洞悉学生行为发生的具体状况,在此过程中关注学生心理上发生的变化。班主任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学生的情感和立场去观察问题,这样才能够真正明白学生心中所想,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能让学生更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
例如:请假是班主任在管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有些教师认为,学生一点小病小痛就请假,是懒惰的表现,而且会影响其他学生对课堂的态度,所以把学生请假的问题看的过于严重。如果有学生请假,若是成绩好的教师会欣喜相送,若是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就会明里暗里来提醒该学生请假的坏处,让学生在众多同学面前感到羞愧。教师这样做,不但没有解决学生因一点小事就请假的问题,反而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厌恶,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处理学生请假问题时,要先明白学生为何请假,是学生真的有事,还是学生不愿意待在课堂,而后给与学生更多的包容和理解,让学生更愿意留在课堂,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启发学生思维
高中阶段的学生有很强的自我行为管理能力,在思想道德方面也对自己有一定的约束,他们不再像幼年时期一味听从教师和家长的安排,而是更多的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对自己的认知有自我评判的能力。鉴于此,高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就不能用命令的方式来安排学生,而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教师要深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让学生有更正确的道德认知。
由于每位学生都有自己鲜明的性格,有些学生热情活泼,善于交流,有些学生腼腆内向,不愿与他人沟通。因此,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出发,感受学生精神世界的不同。对一些生活环境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爱,让学生更加自信,更愿意融入到班集体中,把自己看作是班级的一份子,让班级的整体氛围活跃起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结束语
对高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利于他们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学生的方式思考问题,给予学生积极有效的指引,让学生在学习得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健康成长,从而全面提高班主任教学的有效性。班主任只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周碧玉.高中班主任工作中“换位思考”的价值分析[J].名师在线,2018(21):88-89.
[2]王和平.德育工作中换位思考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