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实验学校,646100)
摘要:随着课程的不断整改,旧课程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我国教育部门正在对小学体育课进行整改,在原有的体育项目的基础上增添了更多新的运动形式,丰富了体育课的教学内容的同时也给体育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如何在有限的体育课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是首要问题,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也是核心的问题。本文介绍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并提出了应用在田径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行动导向;小学田径;教学研究
引言:
随着教育部门对学生素质的要求,我国体育教学针对的学生逐渐低龄化,尤其是对于身体快速发育阶段的小学生,各个年级的体育教学都应该采用新的方式,这样才能够实现小学生真正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中锻炼身体,磨练意志,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学内容单一,导致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概念及意义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在德国兴起的一种教学方法和理念,主要为了解决德国学校中教师和学生思维固化,且课堂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在这种教学方法使用过后,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时常互换身份,主张让学生实践活动中积累经验,进而学习到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这一教学方法应用在小学田径教学中十分科学。小学田径运动本就是学生在不断的训练中积累经验,进而不断突破自己的过程。另外,从事小学田径教学的教师大多数都只是从体育学院毕业的,很少有教师能够自主钻研这一部分的知识,很有可能误导学生,这就使得师生共同探讨成为了必要的教学环节。
二、小学田径教学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拉长战线,循序渐进
体育作为一门愉悦身心、锻炼身体、舒缓压力的运动型综合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具体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体育教师不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理念的与时俱进,很有可能导致体育课失去本身的意义,还会给学生造成负担。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十分看重学生的考评成绩,认为只要学生的体育成绩高,就代表了教师的教学方向是正确的,这是在教师之间普遍存在的理论,逐渐形成了思维定势,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十分不利。基于此,教师应该抛弃急于求成的想法,明白田径教学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看到效果的,而是应该循序渐进,在原来的基础上每天增设一点任务,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体育锻炼身体的效果。
(二)制定科学的计划和目标
很多教师都采取盲目性的教学方法,对本班学生体育素质的现状并不是十分了解和关注,进而导致了学习计划的盲目性和不合理。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仅根据教案的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每节课任务的平均分配,导致在一开始的时候,学生的训练任务就很多,而在体育素养逐渐提高的过程中,训练任务跟不上学生能力的发展,很难起到很好的训练效果,这就说明教师在制定教学任务时出现了问题。基于此,教师应该通过小测试的方式在训练前对学生进行考评,大致掌握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而制定出合理的训练计划,在充分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同时又能够给学生一些精神动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创新教学形式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是在学生训练时进行专业的指导,尽可能避免学生因为训练方法不当,或者是在训练前没有进行拉伸动作而造成受伤,并没有深入研究教学方法。在行动教学法的指引下,教师应该树立创新观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为了规避课堂枯燥乏味的现状,学生们可以通过自由成立小组的方式来增加课堂兴趣,并通过熟知的小伙伴的鼓励给自己更大的勇气,不断超越自己,进而超越别人,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成绩,不断突破记录,实现飞跃。
(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在现在的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年龄都偏大,中年体育教师比比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的身体素质会逐步退化,单靠经验传授学生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另外,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如果不能够给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学生对动作的理解也并不深刻。基于此,学校应该注重教师资源的把握,及时招收身体素质更好的教师,并定期组织培训。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意识到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不能够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的培养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作为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核心和关键,教师的执行力和感召力是学生体育素质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仅要设计好教学过程,还应该起到启蒙性质的作用,通过不断地调整计划,进而使学生形成体育基础,对今后的发展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陈凡凡.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小学田径教学中的应用[J].青少年体育,2018(12):83+63.
[2]刘世海.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小学田径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1):138-139.
[3]王燕.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小学田径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8(01):89+125.
[4]邵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小学田径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运动,2018(01):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