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五华县河东镇第一小学,514400)
摘要:数学在考试的时候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如果计算都在纸上进行,那么,考试结束时,大部分学生可能无法写完卷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将计算部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较为简单的题型,可直接进行口算,另一部分是比较有难度的计算题型,可以在纸上进行计算,这样就极大程度地节省了时间,确保学生能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计算任务,因此,培养学生口算能力成为教学重点,本文将从四方面探究如何培养小学数学三年级学生口算速度与能力。
关键词:口算速度;口算能力;小学数学
引言: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基础便是口算,口算能力薄弱,会对计算结果与计算速度产生影响,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要培养学生数学口算能力,要重视口算。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计算以加、减、乘、除、分数认识和混合运算为主,是学生学习口算能力的基础阶段,更是学习口算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要极其注重对三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学好口算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对口算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想要学得好,兴趣是关键,学生学习口算也是这个道理,教师要灵活的设计口算教学环节,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在课堂中加入有关口算的游戏环节,如组织听算,教师随意点两名学生进行听算,举手示意老师并说出答案的学生胜利,看哪个学生能够更快更准确地说出答案。其他学生可向获胜者提出挑战,直到游戏结束,教师对最终获胜者进行奖励。小学生乐于挑战,喜欢与他人一较高低,并且享受胜利的感觉,因此这种将游戏引入教学环节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对口算的学习,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符合了新课标中规定的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
二、培养学生的口算习惯
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口算能力与速度,因此,教师要每天为学生提供口算的机会,以便学生能够养成口算的好习惯,每节课开始的五分钟,教师可以不用这个时间导入新知,而将口算练习放在这个时间段中,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型的口算题,并且要求学生使用正确的口算方法回答问题,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培养口算的习惯,而且能够将让学生把注意力从课下的玩耍自然的过渡到课堂学习中,提高了课堂的学习质量。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实际口算训练时,要逐层递进,不能急于求成。
教师初步培养学生的口算习惯的时候,可让学生准备口算练习本,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运算,一段时间以后,学生计算速度提升后,开始训练学生脱离书写,教师为学生准备口算题卡进行连线,提升学生的反应速度与计算能力,同时关注学生运算的正确率,在学生能够完全掌握这种练习方式之后,就是可适当地提升难度,进行听算练习,学生认真的听老师所说出的题目,在听题的过程中认真思考,教师说完题目时,学生应及时给出答案,这种类型的口算练习难度较大,但能锻炼学生的手、脑、口协调统一与运用。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种作用非常大的练习方式。逐层递进的口算练习方式,更易于养成口算的良好习惯。
三、运用直观图形辅助口算思维形成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有着一定的难度,有些知识小学生无法理解,因此也无法进行口算,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增强口算能力,教师可以利用直观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并进行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如在《认识分数》这节课进行学习时,由于小学生从来没有了解过分数,学习上从未接触过分数,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可能会感到吃力,也无法对分数进行口算,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通过实物展示来帮助学生理解,若直接问学生,把30个桃子分成六份,每份占总数几分之几,每份有几个?学生可能不知道怎样回答,此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有关于切割苹果的动画视频,使学生初步了解到分数的含义,从而引导学生回答最初的问题,慢慢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答案,再列举几个实例,让学生回答,最终实现对分数的学习,进而促进学生的口算思维的形成。
四、多种形式练习口算
以往的口算形式单一,学生学起来感觉枯燥乏味,因此对口算没有什么兴趣,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练习口算,可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如在练习口算题卡时采用开火车的形式,直接让学生说出得数,或让学生在书中寻找口算题,同学之间进行互算。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口算练习,如在超市或小卖部买东西时,学生可运用口算算出钱数,帮助父母付钱,学生运用这些方式练习口算,就不会认为数学口算无趣了。
结语:
数学口算是基础,教师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培养口算习惯,增强学生学习口算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口算能力。学生数学口算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与进步,为日后学生学习更加深奥的数学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桂华.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148.
[2]陶玲.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措施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8):57.
[3]李夏.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