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生态文明理念,加强国土空间规划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2期   作者:张东越
[导读] 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成果是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生态、农业和城镇做出空间和时间上的安排,其中生态空间是保障和维护区域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在此背景下,本文探索了遵循生态文明理念,加强国土空间规划。
        张东越
        蒙阴县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山东临沂  276200
        摘要: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成果是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生态、农业和城镇做出空间和时间上的安排,其中生态空间是保障和维护区域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在此背景下,本文探索了遵循生态文明理念,加强国土空间规划。
        关键词:生态;国土空间;规划
        引言
        2019年5月,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87号)》(以下简称“《通知》”),指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的首要目标是要实现“多规合一”,各地既有空间类规划成果要按照新的规划编制要求,融入同级国土空间规划中,其中,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生态保护红线等是规划协调的重点内容。
        一、遵循生态文明理念,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性
        1.1强化遵循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是所有生命的源泉,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生态文明的思想,并将其传递给所有人。
        1.2倡导环保理念和合理利用资源
        合理利用资源可以更好地改善社会,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时期,面对资源的有限性和无限性,需要区分各类发展任务的重要性,合理利用资源,创造生态文明。环保观念贯穿每个人的思想,所谓合理利用资源必须知道其本身的含义。
        例如城镇的开发建设会用上大量林木资源,但在满足需求时要多想想树木也有生命,他们能为我们提供生态功能的服务,因此在规划的同时要尽量减少林木资源的使用,还可以考虑增加园林花卉的设计,毕竟植物永远是我们的好伙伴,我们必须与它们一起努力,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态与自然之间取得平衡,才能为我们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二、国土空间规划的着力方向
        2.1人的全面发展
        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要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区域—城乡生命共同体的角度和人性化的尺度,塑造人文品质的生活圈。关注人口结构的优化和人民福祉的提升,加大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提高城乡空间品质,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实现区域有机更新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2坚持生态优先
        在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将生态优先贯穿全过程,统筹划定和落实三条控制线,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将需要保护的地方保护好。加强生态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协调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重视以生态单元分析解决问题,对生态问题识别不能仅仅立足经济区,还要从行政单元分析,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系统性识别分析问题,解决生态环境。
        2.3扎实基础工作
        体现基础数据的真实性、现时性,处理好国家统计数据权威性和海量、多源、高精度大数据的有效衔接。确保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的实时和精准,用好政府统计口径的有关数据。利用好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科学模拟预测城市等中等尺度国土空间发展变化,准确掌握和有效认知大量个体日常行为和活动规律。兼顾“以空间为基”与“以人为本”,提供新的空间分析手段与可视化表达方式,建立适应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生态—农业—城镇格局,推动规划编制方法、管理模式加速转型和创新。实施监测技术手段应用,推进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


        三、生态文明理念视角下的国土空间规划
        3.1 构建生态性国土空间规划的总体框架
        国土空间规划涉及的领域极多,包含的内容广阔复杂,并且可以笼统分为多个部分,必须构建生态性规划的总体框架,才能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同时做好规划工作。首先是最基础的内环,也就是国土空间的笼统划分,包括生产、生活及生态空间三部分,正好对应经济、社会与环境,是生态文明理念视角下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空间划分。只有同时从这三方面落实空间规划工作,才能有效协调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环境保护三者的关系。其次是以规划内容为核心的中间环。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空间规划应当同时具备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稳定、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而且应当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总体来看,其规划内容主要包括人口经济聚集、国土综合整治、城市生态网络建设、基础生态用地保护、资源环境里承载评价、海洋生态红线保护、国土生态屏障构建、生态功能区优化及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等,从各个方面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作用。最后是代表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空间规划和谐的外环,主要是从国土的开发、保护与整治等方面实现。
        3.2 准确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
        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国土空间规划需要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在不破坏环境或者减少环境破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及其他资源,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打牢基础。而要实现这一点,则需要准确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基于评价结果设置科学的规划方案,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最大化经济发展力度,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持。因此,有必要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全面分析与深入研究,从水资源、耕地资源、能源、矿产资源、大气、土壤、水环境、森林、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尽量提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准确性,并从其中评价最低的方面着手,合理制定国土空间规划方案,确保国土开发规模与强度不会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与此同时,还需要重点关注评价结果中的适宜开发空间,积极探寻合适的产业与建设项目。
        3.3全面落实国土生态保护工作
        国土生态保护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与任务,主要可以从三方面展开。其一,加大国家基础生态用地保护力度。在生态文明理念下,代表自然生态文明的国家基础生态用地需要重点保护,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等均在其列,这些区域维持着生态系统平衡,长期以来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在对其进行规划时应当明确规定不得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其二,设置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随着陆地污染治理与陆地空间保护的深入,海洋逐渐成为当代生态环境保护所重点关注的区域。当前海洋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尚未完全成型,需要设置保护红线来确定底线,从而确定相应地用海空间、岸线和海域资源利用区域、海陆污染控制空间、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空间等,为海洋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其三,构建国土生态安全屏障。为了有效防范沙尘暴、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在进行国土空间规划时有必要设置生态安全屏障,保障我国生态安全,从而有效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3.5 综合整治并优化空间格局
        从主体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的划分来看,为了有效实现二者的和谐与稳定,有必要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加强综合整治,促进空间格局的充分优化。首先,必须对生态功能区的数量及布局进行优化,协调其与主体功能区的功能互动,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齐头并进。尤其需要在东部地区新增大量生态功能区,改善东部地区人口增长及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生态压力,为生态保护的强化提供基础支持。其次,还需要对生态功能脆弱区进行修复。城市进程的快速推进,对我国国土规划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并带来了严峻挑战,很多生态功能区都因为环境污染与破坏等问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功能脆弱现象,导致生态系统活力不断降低。针对这一问题,应当积极制定科学政策,应用绿色技术,对生态功能脆弱区进行修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的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应积极做好同国土空间规划的协调,发挥自身优势,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严格依照相关法规或规范整合各类生态空间,对于过度保护或保护不足的生态空间,应重新调整保护等级并与相应要素匹配,确保国土空间规划的权威性。
        参考文献:
[1]金胜西.论我国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建设与展望[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9(04):47-49.
[2]闫敬,赵潇.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2):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