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研究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3期   作者:曹晓毅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人工智能的推广应用,未来中国需要更多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而不是大量的初级操作型人才。
        曹晓毅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43009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人工智能的推广应用,未来中国需要更多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而不是大量的初级操作型人才。因此,国家新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提升到同等重要地位,提出了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使城乡新增劳动力更多地接受高等教育,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物联网应用;中高职;衔接
        1?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
        所谓衔接,是指互相连接,中高职衔接是指将中高职教育相连接。在《职教20条》发布之前,职业教育处于从属地位,这种定位导致中高职衔接存在一系列问题。
        (1)职业教育规模在逐年萎缩。
        据统计,我国每年高校招生人数达700多万人,职业教育人数仅300多万,职业教育人数远远少于普通教育,导致企业难以招到技术技能型人才。当然,这种情况在《职教20条》发布后会得到改变。
        (2)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层次低、升学难。
        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造就了大量初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但存在着学生就业层次低、待遇差、工作辛苦、学生不安心工作、升迁渠道窄、学习变迁能力不足容易失业等情况。当前仅有约20%的中职学生通过中高职衔接班等形式升入高职,中职、高职之间存在着无法跨越的鸿沟。这种情况在“高职扩招100万”、职业教育服务中国产业升级转型、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今天,需要得到改变。
        (3)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不畅。
        中职培养的是初级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培养的是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都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只是掌握的程度不同,导致中高职部分课程内容重复,出现“很多东西在中职里学习了,到了高职还要重复学习,浪费时间”的情况。
        2?课程体系衔接
        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1)和问题(2),在《职教20条》发布,以及高职扩招100万政策推出后,会逐步得到解决。中高职衔接先要明确中职、高职毕业生培养目标。中职阶段主要培养操作型人才,高职阶段主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课程体系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不同的课程体系。
        中高职衔接班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的人才。在中职阶段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较强的物联网专业基础、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技能;在高职阶段具备扎实的物联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地掌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培养在生产、管理及服务第一线能从事物联网(智能家居)项目规划、实施及管理,物联网(智能家居)设备安装、调试、维护工作,物联网感知层与传输层节点产品的辅助设计、制造,物联网(智能家居)产品销售与服务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针对问题(3),也就是课程体系衔接问题,现阶段的中职学校应该实行大类招生,加强文化基础课程学习和人文素质培养,强调基本技能学习,为进入高职学习打好基础,而不是为直接工作打基础。中职阶段就业导向的培养目标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实际上是在拔苗助长,对学生的最终就业是相当不利的。中职阶段打基础,高职阶段再多学专业技术课程,中职、高职、企业三方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商定教学内容,建立起有效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下面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中高职衔接为例,说明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
        2.1?建设思路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班课程体系的建设充分吸收国外先进职教经验和经过实践检验国家级示范学院的成功经验,以物联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为载体,基于物联网专业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建立“校企融合,双轨双导”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融合”是指校企互聘、校企共建、校企共享、校企共育。“双轨双导”的双轨是指实习生到企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轨道和学生到高素质公民培养轨道;双导是指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校企融合开发符合重庆经济发展,具有航天特色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系统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
        2.2?课程体系建设
        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分为4个步骤。
        (1)调查分析。
        (2)课程体系建设。
        (3)课程建设。
        (4)课程体系实施与反馈改进。
        2.3?课程体系衔接
        中职阶段的物联网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为高职阶段的电子技术及应用的基础课;中职阶段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物联网通信技术、无线传感网技术及应用的基础课;中职阶段的C语言(单片机技术)为高职阶段C语言编程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无线传感网技术及应用的基础课;中职阶段的自动识别技术、传感器与传感网技术为高职阶段无线传感网技术及应用、物联网系统集成与实施等课程的基础课;中职阶段的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物联网应用系统配置与维护、综合布线与工程CAD、物联网工程安装为高职阶段物联网系统集成与实施、毕业设计等课程的基础课。
        3?课程内容衔接
        中职阶段的学生虽然学习了计算机应用基础,但是中职学生仍然缺乏相关的数学基础,尚未建立严密的逻辑思维。中职阶段的C语言(单片机技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即在学习单片机的同时学习C语言编程基础。这对于中职学生来讲是很有难度的,因此,中职阶段将C语言作为课程重点,培养学生掌握C语言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掌握顺序、分支、循环、函数等程序结构,掌握基本的编程、调试方法;单片机部分主要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习C语言的用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单片机部分要求学生学会简单的烧录程序,控制单灯闪烁、流水灯、继电器等小项目即可,不需要深入学习单片机的工作原理、比较复杂的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LED数码管、点阵显示器、液晶显示器、A/D及D/A转换等电路。
        高职阶段C语言编程技术要注重培养学生结构化编程思想以及养成严密的逻辑思维,强调熟练应用各种程序结构、掌握数组和指针等复杂的数据结构,学习完成能参加计算机二级考试(C语言)。高职的单片机技术要求学生能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能正确使用单片机的内/外部资源(存储、I/O端口、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串行通信接口、A/D和D/A转换器);能正确使用LED数码管、点阵、液晶显示器显示信息;能制作单片机电路板;能使用单片机实现小型控制系统。
        从以上分析可知,中职阶段属于打基础,培养学习兴趣,高职阶段是全面深入的学习,这样安排也比较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
        4?结 语
        随着《职教20条》的发布,我国的职业教育进入了新阶段。中高职教育必须转变观念,中职教育不再以就业为导向,而是以升学为导向。中高职大力协同,通过中高职衔接、中职分类考试等方式协调发展,根据实际情况,打造好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才能为国家经济转型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黄瑜岳,常晋义,许秀兰.物联网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2(23):58-62.
        [2]王建勇.高职高专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课程体系设计[J].物联网技术,2013,3(12):74-75.
        [3]?赵志群.职教院校整体整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4]柯钢,曹文梁.中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衔接培养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2014(11):194-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