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集集电商平台商业模式破产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3期   作者:李云昌
[导读] 本文以导致淘集集电商平台破产的商业模式作为研究目标,从它的服务对象载体与目标终端消费者的价值需求,从社会观察者的角度对这个电子商务细分领域进行分析研究
        李云昌
        广州松田职业学院      广东省广州市       511370
        摘要:本文以导致淘集集电商平台破产的商业模式作为研究目标,从它的服务对象载体与目标终端消费者的价值需求,从社会观察者的角度对这个电子商务细分领域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利用众多互联网咨询信息平台的分析与数据报道,用最客观的商业角度进行分析,通过与相关细分领域的平台作对比,从而揭示这些细分市场的电商平台在社会大众的应用发展中的规律特点、发展形态与存在问题,提出自己的研究解析观点。
关键词:细分市场;电商平台;商业模式
        引言:2018年拼多多的崛起,社交电商的巨大商机诱惑着大批跟风的创业者,随后诞生了淘集集、达令家、贝店、云集等电商平台。2018年社交电商算是创业领域中最火热的关键词。从互联网资讯平台数据显示,淘集集于2018年8月5日正式上线,属于拼团社交电商平台,与拼多多类似,其主打的也是低价、高频消费品,像包括日用百货、美妆个护、服饰运动鞋包、家居家纺、食品水果等。商业模式类似于拼多多,定位中低等收入人群、农村和二三线城市。正式上线后,淘集集迅速由网购电商升级为社交电商,并通过“更低的价格+拼团方式”等系列玩法,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的推广,就快速收割了一批种子用户,而这也是淘集集发展最快速的时候。而就在2019年12月9日,淘集集官方微博CEO张正平发布致供应商、代理、团队的公告“由于资金未能如期到账,不得不宣布淘集集本轮重组失败,接下来公司将寻求破产清算或破产重整。”不到一年时间,就到破产清算的边缘,那么“电商黑马”淘集集为何突然就倒下了?为什么没能成为下一个拼多多?
一 、淘集集商业模式老旧
        淘集集试图用比拼多多更低价的模式获客。“ 一元拼团 ”、“ 限时秒杀 ”、“ 十元五件 ”从淘集集APP首页上的活动名称,有着疯狂补贴的痕迹。“一个羽绒服,十块二十块的,就是我们自己看着都觉得价格太低,不敢买。”淘集集为了获客、促进销售量,一直在压货款来达到“最便宜”的价格。国内的社交电商围绕发现式购买、去中心化流量、社交裂变等竞争优势,形成不同的商业模式,B2C模式核心在于流量的数量和质量、清晰明确的客户定位以及对商家产品价格和质量的把控等。而淘集集的发展算是如流星般,开始一直都被业界认为是新电商平台黑马,从事电商行业的知名商家也曾对淘集集有着不错的评价,对它的前景充满了期待。淘集集为了完成社交关系链的裂变效应,设计了一整套“现金补贴+分销返利”体系,通过拼购、拼团、砍价、返现、赚红包、游戏设计等方式吸取流量红利,将用户数据拉升。
二、淘集集商业模式的发展问题
        据极光数据《2019年Q2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淘集集月活跃用户数已超过4000万。但是作为淘集集的领导层,却犯了极大的错误,把过多的时间花在融资身上,想通过融资款来解决平台流量增长的问题,延误了最黄金的自救期,在策略上选择了继续亏损来获取用户。由于对投资人是否会打款非常怀疑,所以被迫宣布并购重组失败。《晚点LatePost》披露的数据,2019年以来,淘集集已经亏损近12亿元。而作为社交电商用户属于价格敏感的消费群,用户粘性差、留存率低,以补贴的方式来获取流量,并不是持久的生态。下沉用户是没有忠诚度的,留存率低到了极点,平台的补贴一旦结束就纷纷卸载,陷入拖欠货款泥潭数月的淘集集,最终还是无力回天,缺少有效的盈利模式的淘集集没能度过难关。一年烧出1.3亿用户的淘集集,还曾被曝光非法挪用商户货款,涉嫌“二清”。

2019年6月,淘集集完成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DST、老虎基金等明星风投,估值达到8亿美元,彼时许多人还认为,又要见证一个新独角兽的诞生。融资获得的钱总有烧完的时候,在没有新的融资注入的情况下,淘集集主要采用把用户付款、商家货款,拿来投放拉新用户,引入新商家进入的方式,激进的烧钱补贴,让淘集集的发展速度远超想象。在社交电商中,淘集集成为仅次于拼多多的头部玩家。
        资金链断裂后,淘集集开始动用商户资金,欲以供应商的资金来达到推广的目的,此种方式存在严重的违规。淘集集的商户资金回款周期也不断发生变化,从最初的不收卖家费用,回款做到T+1,到后来的T+30、 T+100,中间存在巨大的时间差,形成资金池。从商业模式上来看,用户在淘集集平台消费,完成支付后,资金是先存放在淘集集的某个银行账户里,待用户确认收货后,平台再将这笔资金结算给入驻平台的商户。像淘集集这样的平台存在下挂多级商户的情况,即多级商户嵌套模式。在未取得支付牌照的情况下,平台扮演着资金清算的角色。「支付百科」了解到,目前部分电商平台采取“大商户结算”模式,即用户支付资金先划转至网络平台账户,再由网络平台结算给其平台下挂商户。当电商平台交易规模大到一定程度,沉淀的资金量足够大时,这种“大商户+二清”模式就有可能爆发卷钱跑路的风险。
三、商业模式问题分析
        据易观发布的2019最新移动AppTop1000报告显示,风头正劲的淘集集在618期间,借势城市下沉战略举办了首届电商庙会节,使其月活环比增长达到了8.4%。然而,淘集集失败的最根本原因在于自身的发展模式。一直以来,淘集集都采用的是烧钱的方式来换取用户的快速增长,这样做的结果是,用户增长越快,亏损的窟窿就越大,当后续资金无法跟上亏损的节奏时,企业发展便到了无以为继的地步。淘集集主打下沉用户、消费降级,其目标用户多为农村等收入不高的人群,他们具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那就是看价格,同样的商品一旦出现价格更优惠的,就会蜂拥至其他平台,再加上很多都是被亲朋好友拉进来的,完全没有忠诚度可言,这就导致平台用户虽然整体数量非常可观,但留存却非常困难。淘集集虽然在复制拼多多的模式,但是却无法成为拼多多。根据“死亡公司公墓”数据库,在2019年,倒下的互联网企业达到330家,2018年有458家,而在2017年,倒闭数更是达到了2145家。在所有倒闭的互联网企业中,绝大多数都是做所谓的平台模式的。
四、总述
    通过多个资讯平台的分析总结得出,淘集集商业模式的破产是必然的结果,它的失败再一次说明,粗暴拉新烧钱创业的方式,在目前来说很难行得通,看罗永浩搞的聊天宝失败也验证了这一点。任何用户应用平台,都应该从留存、复购、和用户体验出发,更好地打造商家与用户双赢的生态和可持续的运行体系,才能稳步健康发展。不然就是昙花一现。淘集集的失败是商业模式的错误。互联网传统思维曾经是可以通过补贴用户、然后发展扩大规模、不断吸引融资渠道,直到上市。但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马太效应会让资本方变得更加理性,资本细分电子商务领域往往只投老大、不投老二。 如果企业自身不想办法把盈利能力提高,让平台供应商长期垫付货款,显然是行不通的。但值得说明的是,淘集集的失败并不代表所有这些细分市场电商都会在短期内失败。通过东方财富网的资讯也能了解到未来资本趋冷,电商市场烧钱跑数据、增规模的企业,不再是幸运儿。淘集集没能实现盈利、自我造血,走向死亡是必然的。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像以前资本追着企业跑的现象将很难再出现。在这样的背景,创业者想依靠着“做平台”或者其他什么概念来取得成功将会十分困难。唯有积极练好自己的内功,找到个性化的、独特的、清晰的盈利模式,置身于用户需求的角度想问题,才有可能在资本的凛冬中存活下来。
参考文献
[1] 窦毓磊.《社会化媒体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
[2] 倪卫涛.《媒体+时代:开启未来新商业的秘密》: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07月?
[3] 关键.《新电商运营完全操作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04月?
[4] 沈帅波.《迭代新商业新媒体与逆袭之路》: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年08月?
[5] 张蓝姗.《媒介融合——电视+互联网的跨界与转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07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