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油料军民融合保障体系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2期   作者:宋易珉 李烜董
[导读] 为了贯彻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提高军队油料保障能力,遵循适应国防发展、打破军民二元分离结构的要求
        宋易珉 李烜董
        联合勤务学院 ,北京市100858

        [摘  要]为了贯彻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提高军队油料保障能力,遵循适应国防发展、打破军民二元分离结构的要求,分析目前军用油料军民融合保障体系运行情况和存在问题,对下一步建强军用油料军民融合保障体系提出一些对策,为未来军用油料军民融合保障体系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军用油料;军民融合;保障体系;研究
        军用油料军民融合保障体系是打破军队自成体系、自我保障的建设模式,构建军用油料军民融合保障的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和政策制度体系,分析军用油料军民融合保障体系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对实现军地一体油料保障的目标、提高军队油料保障能力和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军用油料军民融合保障体系的现状   
        一是共同攻关,军民融合油料技术相互借鉴。军队油料科研单位与地方科研单位合作研制附属油料及油料装备,军队科研成果有效移交地方部门,同时满足军队和地方需求,军队充分利用地方高新技术发展成果,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引入到油料行业的各项建设中来,在推广运用地方高新技术的基础上,同时加强自身科研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二是代储代供,军民融合油料储备供应有机融合。随着国家战略石油储备计划稳步推进实施,按照国家规划,增加了几百万吨成品油储备,由国家储备局和军队共同承担。军队利用自身空余油库容量,为国家代储成品油,同时,国家投资为军队扩容建库和更新油库设备设施,军队自身储油能力得到了明显改善。代国家储备成品油,不但大大提升了军队油料储备能力,并成为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有力举措和维护国家石油安全的重要屏障。军队还利用地方石油公司供应网络为军队实施油料补给,大大减轻了军队油料保障负担。
        三是平战结合,军民融合专业力量支援保障随时待命。军队油料要借助地方企业形成的覆盖全国各地的油料补给网络优势,依托地方公司组建专业化、常态化、模块化的军队预备役油料支援保障部队伍,构建起油料保障支援力量体系。在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军队利用自身独特优势,为地方实施油料供应补给保障。军民融合专业力量支援保障体系对于提高军队作战油料保障能力,确保圆满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军用油料军民融合保障体系发展遇到的瓶颈
        一是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近年来,尽管国家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国防动员法》等法律法规,但在国防建设和动员方面还没有形成系统配套的法规体系。地方面对军队油料保障技术与产品质量要求高、而价格要求适中的特点,如何保障地方参与企业的利益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还缺乏法规上的支持和指导。

另外,军队和地方在一些油品、油料装备和油料质量管理方面,技术标准不统一,加上军队保密的特殊性要求等,都使军民分割的壁垒难以从技术操作层面进行破除,必须从立法的层面着手才能解决
        二是运行机制还不够畅通。“军民融合”所需的高层协商机制缺乏,难以就军地双方关心的重大事宜进行商讨,国家进行一些能源基础性建设时,国防需求考虑较少;工作层次的组织机构不健全,致使军地双方油料部门缺少必要的联系和沟通,没有形成有效、畅通的信息传递渠道,双方可融合的内容、需求不清楚;约束激励机制缺乏,军地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不明确,市场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在军队保障中难以体现;地方保障力量平战转换困难,部队需征用地方保障力量时,申请环节多,动用时间长。
        三是石油资源布局不合理。地方石油系统在确定油品生产、储存以及油库加油站建设时,主要考虑自身的条件和市场需求,经济利益重于国防效益,致使地方油料保障资源配置不平衡。除少数大、中型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外,部分地区的石油公司及企业,存油率低、加注能力弱,难以为周边部队提供及时有效的油料支援保障。另外,在技术发展方面,地方石油企业、科研机构的开发重点,偏重于经济效益高的项目,应用于军队油料保障活动中的技术和项目考虑较少,增大了油料保障技术上的融合难度。
        三、建设军用油料军民融合保障体系的对策
        一是健全法规体系,确保“军民融合”有法可依。健全民参军的法规支持,即允许民营企业按有关规定参与军队油料、油料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竟争,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军民两用油料高新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构建军民一体化的油料标准体系,大胆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民用标准,逐步实现标准军民通用,提高油料及油料装备发展论证、研制、生产质量和使用管理水平。知识产权的法律保障逐步建立起以专利制度为主的科技进步激励制度,促进和保护军队油料科学技术向社会生产力的转化。
        二是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军民融合”顺畅运行。建立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长效机制,就是要科学设计军队油料保障运转的基本程序和环节,形成军队主导、政府协调、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科学运行机制。建立指挥协调机制,由后保部、国家有关机构、石油企业参与的国家军民融合油料保障指挥机构和区域军民融合油料保障机构,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合署办公制度、紧急通报制度等,明确职责,理顺关系,打通渠道,建立接口,优化军用油料生产、采购、储备、运输、供应等环节的工作流程。建立约束激励机制,通过完善法规制度,明确国家政府部门、地方石油企业和其他社会油料力量的权利和义务,确定油料资源动员征用与补偿的办法,吸引、激励地方石油企业进入军队油料领域为部队服务。建立平战转换机制,军地油料部门平时应加强合作,采取承包租赁、委托代理、有偿服务等市场经济的模式进行运作,形成顺畅的军地油料合作渠道,并预签应急油料保障协议;战时,军队有关部门按平战转换、有偿使用的原则,对地方油料保障资源进行动员和征用,确保平时油料资源潜力能迅速转化为战时保障力。
        三是构建信息网络,实现“军民融合”实时可控。积极建设畅通的信息网络,利用军油工程和地方物联网,将军地油料部门、油料储备库、成油品物流力量、加油网(站)点联成一体,确保军地双方信息便捷互通。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条形码系统,开发军地油料联储管理系统,浏览和获询库站、油品、数据等信息,制作油料补充图、油料储备分析图等业务图表,提供统计分析工具等,从而为军队油料主管部门提供决策支持服务;利用油料联储管理系统中的加油站管理系统,结合部队机动路线、梯队编成,在油料补给区域科学选择军地加油站,由管理部门根据部队油料需求情况,发出加油指令,规定加油数量,为军队车辆快速补充油料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