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神东煤炭集团新闻中心,陕西 榆林 719315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报纸,杂志,互联网,以及IPTV、移动电视、户外LED、融媒体、自媒体等各种媒体重新划分格局,一争高下。可以说,媒体之间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作为电视台的“第一语言”,新闻是电视台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只有打造出高质量的电视新闻,才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关键词:电视新闻;栏目;包装;
新闻栏目是电视台的立台之本。我国现有各类电视新闻节目三千多档,各新闻栏目之间由争夺收视率而引发的“战争”已经白热化。据不完全统计,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国际各知名电视机构每年都要将新闻频道广告收益的5%~20%用于新闻栏目包装与品牌营销。由此可见,电视新闻栏目包装对于新闻栏目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电视新闻栏目包装的功能
1.树立传播者形象,打造新闻品牌。对于新闻传播者来说,树立良好的媒体形象,取得观众的信任是提升传播效果的前提条件。良好的形象可以使媒体赢得公众的好感,得到公众的肯定和支持,进而提升其传播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在新闻专业化成为大势所趋的今天,运用栏目新闻包装策略增强栏目的权威性,提高频道吸引力和竞争力,成为各电视媒体的必然选择。
2.突出电视新闻的个性特征,增强观众对栏目的识别能力。随着新闻栏目间竞争的愈加激烈,频道的特色化和地域化成为相互竞争的重要手段。因此,地方特色文化成为频道的个性特征。好的新闻栏目包装与频道特色融为有机整体,如同精美的艺术品,赏心悦目,增强观众对频道的喜爱程度。
二、电视新闻栏目包装现状
1.包装元素不协调,过于花哨。华而不实的包装不仅不会为电视新闻栏目增色,同时会使受众对其产生不佳的印象。在目前的电视新闻栏目包装工作中,包装作品变成了大拼盘,人们将字幕、音乐、特效等进行简单组合,将颜色、声音、节奏等胡乱堆砌其中,对炫目的特技进行滥用,使人们眼花缭乱,无法对其主题进行掌握。如何对电视新闻栏目包装零乱、协调性及整体感较差的问题进行解决成为当前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2.包装风格相近,未能结合电视新闻栏目特点、本地特色等进行包装。创意可谓是电视新闻栏目包装工作的关键点,但是在目前的电视新闻栏目包装工作中,存在千篇一律的情况,部分电视新闻频道在制作宣传片、对电视新闻栏目进行包装时,投入了较多资金,单纯追求“高大上”,视觉效果较为华丽炫目,但是与其他栏目的包装存在较多雷同之处,未能突显自己电视新闻栏目的特色,不能对本地风采、文化等进行更好的展示。例如,很多电视新闻栏目在包装过程中均对“立交桥”、“日出”、“山河”、“高楼大厦”等元素进行应用,这种千篇一律的画面将会混淆受众的记忆,一方面不能突出电视新闻栏目的特点,一方面降低了栏目的辨识度,包装效果有所削弱。
3.包装周期逐渐缩减。供过于求、媒体过剩是电视媒体市场的现有情况,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很多媒体经营者想要通过某些“立竿见影”的方法进行补救,包装便成为提高收视率、增加广告份额的重要手段,收视率稍有下降便重新包装一次电视新闻栏目,包装寿命周期大幅度减小。
对电视新闻栏目进行包装时,存在将栏目视作商品的情况,通过标新立异等方式博眼球,提升关注度,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人们将过多希望寄托于包装上,将包装当作提高收视率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因素,这种错误的观点导致电视新闻栏目包装频繁更换,受众不能对其形成持续的记忆,同时无法对其频繁改变的风格进行适应。目前,存在很多有完整包装经历与完整包装概念体系的电视新闻栏目,也存在一些有完整包装经历,无完整包装概念体系的栏目,如何根据电视新闻栏目特点、实际情况等对包装工作进行改进和调整已经成为人们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4.有完整包装经历,但没有完整的包装概念体系。此类频道栏目主要以各省会及大中型城市的新闻频道为代表。这一类频道对栏目包装既爱又恨:一方面,周边强大的电视频道压力迫使他们必须走栏目包装的路线来巩固市场;另一方面,受地域、收视范围的限制,投入同样的人力、物力,比起占竞争优势的媒体来讲,他们所取得的效果较小,但如果不大胆投入又很难维持生存。因此,此类频道栏目的处境很尴尬。
三、对中国电视新闻栏目包装的建议
1.个性化。电视新闻栏目包装要想取得成功,首要的就是要独树一帜,有自己的个性、全新的视角和独特的构思。个性化体现在地域文化和节目风格两个方面。一方面,不同的地域孕育了不同的特色文化。例如,我国南北电视文化存在差异,新闻栏目在包装时就应该注重体现这些差异,突出个性。另一方面,在体现地域特色文化的同时,新闻栏目包装还应关注节目的独特品位和风格,关注受众的个性特征、心理特征、收视习惯的差异等,以此来表现其独特风格。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作为国家新闻主流媒体,它代表的是国家的形象,因此必须突出庄严、大气、恢宏的特色。而各省市电视台可以根据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民俗民风来包装自己的电视新闻栏目,突出自己的个性,不必盲目模仿,一味追求华丽的视觉冲击。
2.简约化。21世纪,人们崇尚简单生活,这是人的心灵追求。人们对简单生活的需求也包括对电视文化简约、单纯的需求。从接受心理学来看,在电视竞争中,简单明了的东西更容易让人接受,形成对媒体的信任及深刻认知。在电视新闻栏目包装中,应该去掉芜杂的非主题元素,突出单纯的主题元素,包括单纯的色调系统、单纯的音乐旋律。但是提倡单纯简约并不排除手法上的丰富、创意上的现代。
3.渐变化。新闻栏目的改变不能急躁,可以稳中有变。一方面,要在一段较长的、连续的时间内保证电视新闻栏目包装的稳定。另一方面,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新闻栏目包装也不例外。但是这个变化不应该是突变,而应该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比如出现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采用它可以更好地表现频道定位,但为了不破坏频道在观众心目中的品牌形象,新闻栏目包装的变更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保持原来有特色的包装要素,使用新技术对这些要素的次序、节奏等进行新的组合,使之更加现代时尚。第二种,如果必须彻底改头换面,也不妨采用新旧交替、并行使用的方式推出新包装。这样既可以对新包装进行检验,也可以使观众对频道新形象有一个逐渐熟悉的过程,在观众认可并接受了新包装之后,再彻底废止旧包装。
4.人性化。同商业品牌一样,新闻栏目品牌也必须以人为本,电视的人性化包装,是连接受众与媒体的桥梁和中介。要使节目的目标观众喜欢就必须强调亲近感、亲和力,这是受众意识本体的加强。这种新传播理念形成潮流,自然而然会反映在新闻栏目包装里,使其更富强烈的人性化色彩。这种人性化色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受众感到受到尊重,受众的接受状态得到重视,强调了他们对传播的感受及与传媒的沟通和联系。另一方面,现代传媒人际传媒特点加强,越来越多的频道开始做栏目主持人的宣传片。加强对主持人的宣传是媒体营销的重要策略,主持人通常是作为媒体代言人出现的,而“人”的强化传播越来越要求媒体的人性化,因而主持人宣传片的比例激增。
总之,在新时期背景下,我们要崇尚简单的精包装,就是要合理利用各种包装元素,使新闻栏目看起来简洁大方,富有时代气息。从这个总原则出发,我们的电视新闻栏目才会越做越好,越做越精彩,发挥新闻栏目自身的价值与功能。
参考文献:
[1]屈晓溪.电视新闻节目的创优策略.2019.
[2]刘欣艳.浅谈电视新闻栏目包装现状及改善建议.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