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经济建设中的文化冲突及其应对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2期   作者:李蒙
[导读] 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过程当中,整体的经济文化都获得了进步与提升,但实际上诸如藏区在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当中
        李蒙
        青海省公安厅  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过程当中,整体的经济文化都获得了进步与提升,但实际上诸如藏区在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当中,却时常面临一些文化的冲突和矛盾产生,主要就是由于藏区民众信仰、追求以及思想认知等与汉族以及其他民族存在很大的差别,并且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较为明显,在当遇到现代经济发展力量的推动之下,必然造成冲突与矛盾。所以本文即从藏区经济建设的角度,分析并提出了经济建设过程当中文化冲突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更好的发展与建设藏区经济提供建议和支持。
        关键词:藏区经济;文化冲突;解决对策
        一、藏区的天然的历史地理环境形成的以传统农牧业为主的自然经济
        1、佛教的“三千大千世界”观念
        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之分,而在藏族的心中最高境界就是无色界,欲界和色界都是现实的物资世界,而无色界是人们的精神世界,由此形成了藏族自己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藐视物质利益而重精神修养,这样形成了藏族的人生观、道德观:关心人,爱护人,不求自己利益,只求他人平安,善德总有回报。这样和市场经济注重物质利益,个人享乐的个人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市场经济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有的甚至可以撕掉亲情的面纱。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含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所以,藏区传统文化里面对这种破坏人情味的市场文明还是比较拒斥的。
        2、信仰的力量,使藏区很难形成完全的市场经济
        “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宗教、一定的主义的极度尊崇和信服,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甚至终身不移。或者说信仰就是人在行为活动中自觉的站在一定的立场上,遵循一定的准则和生活方式。因此,信仰是一种态度,一种根本的态度,一种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态度。由于对宗教的虔诚信仰让他们摒弃了外部物质力量的享受和追求。西方资本主义的崛起,经过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及宗教改革的历次痛苦的蜕变,才终于化蛹为蝶,成就了今天的辉煌。所以藏区的这种信仰的环境使“过去藏区既没有大型工厂又没有大型企业或者公司作为支柱产业,其经济实体大都以家庭或个体经济为模式分散、自由的运作;每一个经济人皆为宗教信仰者,因而其经济形式都以布施的形式。”藏区的这种信仰需要自身思想的变革、勇气和力量以适应现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
        3、“政教合一”的传统政治思想
        “政教合一”在政治体制上很难形成真正意义的自由市场经济,这里所说的是传统的藏区民众的思想意识。在藏区,宗教势力非常强大,虽然我们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但藏民在日常事务中很多还是依靠寺庙里的活佛和僧人的作用去处理,比如:藏区除了有国家法律之外,藏区有自己的“习惯法”,甚至有时还占主导地位,政府处理不了,活佛一句话就能化解。在生活中,他们做事依靠经书而不是依靠科学,这样很难形成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法制环境与科学环境以及自由的人文环境。当外来的投资者进入这里的环境很难在这里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从而不能引进大的投资集团的进入。


        二、文化冲突的藏区经济如何才能走出自己的困境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变观念
        改变传统只有精神世界才是最美好的观念,树立物质世界也一样是美好的观念。我们关心别人,帮助他人,积德行善不仅只是给他一些物质与精神上的帮助,而且也可以先使自己富起来,让别人也学会发家致富的技能,让大多数人都富起来,这样“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我们相信佛家思想还是让大家能过上一个身体不受苦,精神不受罪,全家都健康安乐,社会和谐的生活,虽然我们知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确实有它的负面影响,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马克思1848年写的《共产党宣言》第一章:“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我们有社会主义制度做后盾,并且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宗教中的因素去化解资本带来的不利因素。
        2、让信仰的归信仰,市场的归市场,甚至用市场促进信仰
        我们心中有佛,但我们手中也要有现代化的技能,有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我们用我们的现代化的思想把我们的旅游业推向世界,把我们的藏族文化典籍翻译成英文传播到海外,把我们藏戏拍成电影影响世界,用现代化的制药技术把藏药推向世界;我们要相信科技的力量把我们的牛奶,牛肉,羊肉,酥油,青稞酒等等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加工,走出藏区。邓小平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藏学要走出藏区在世界发扬光大。让藏族文化在世界上熠熠发光,让藏族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藏区。
        3、营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法制环境
        法律还是由法院解决,宗教人士的首要任务是弘扬佛法。所以,藏区一定要健全法制建设,营造法制环境,宣传法律思想,使每个藏族做到相信法律、了解法律、遵守法律、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要相信政府的力量来解决民众之间的矛盾。市场环境的营造需要每个藏区人民有一种契约精神和自由人文精神。宗教有自己的规律,市场也有自己的规律,当宗教与市场发生冲突时,我们一定要权衡利弊,看哪方面能给我们带来更大的福祉。总之,藏区发展的道路还是漫长而曲折的,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环境的因素,要相信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对藏区工作的大力支持,乘着国家规划的“一路一带”的东风,相信藏区人民会在信仰和经济发展方面寻找到最佳平衡点,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把藏区建设的更加美好,和谐,富强,稳定。
        结论
        传统的思想与现代化的社会相接触,必然会出现冲突与矛盾,这是旧事物与新事物联系过程中必然发生的事件。不可否认的是,在藏区的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传统经济仍是占主导,并且民众思想认知固定,因此在藏区进行现代化经济建设,以此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也必然会遭到文化以及旧秩序的阻碍。所以,可以借助政治、法律以及文化普及等多种方式,解决藏区经济建设过程当中出现的文化冲突。这样也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藏区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任妍妍.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9.
        [2]杨明洪,尤力.统筹西藏与四省藏区优惠扶持政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37(09):140-146.
        [3]吉鹏宇.中国藏区长治久安面临主要问题及对策[D].西南财经大学,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