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世雄
泰州油恒油气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江苏省扬州市 225129
摘要:就中石化华东石油局技能鉴定站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手段和方法进行了介绍,阐述了职工培训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了职工培训和安全文化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并对改进职工培训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即培训的定位要高,培训的内容要拓,培训的方法要新,培训的师资要优。
关键词:安全文化;职工培训;安全文化建设
引言:今年以来,中石化华东石油局技能鉴定站从石化企业发展的高度出发,提出了在全局开展安全文化创建活动,并且就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手段和方法都有明确的规定。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深感作 为石化企业级培训基地在全局安全文化建设中责任重大,使命重大。通过反复学习,深入研究,笔者认为职工培训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下面就职工培训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职工培训和安全文化的内涵
职工培训属于成人教育,是指企业组织对职工的培养训练,通过教学或实际操作,使职工的知识、技能有 新的提高,安全意识有提升,工作态度、行为有改进,从而使其能够按照企业的要求,出色地完成好本职工作。
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在意识形态领域和思想观念上的综合反映,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判断标准和安全能力,安全行为方式等。安全文化不仅包涵安全理念、意识、情感、价值观、态度、认知行为准则等内在文化素质,还包涵安全理念体系、知识系统、行为方式、行为习惯、安全制度、安全标准、安全环境和 氛围等外在文化表象和载体。
从两者定义可以看出,职工培训的目的和安全文化建设内容是一致的。职工培训是为安全文化建设服务的,对安全文化建设
有促进的作用。同时,安全文化建设又要求职工培训在职工内在文化素质和外在文化表象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最终达到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在安全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2职工培训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职工培训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目的,安全文化遵循的是“以人为本”,其主要对象是人的因素,强调人的承诺,实现“不愿”犯错的目的。
职工培训在安全文化建设中总的作用是通过培训改变人的态度、行为、价值观,提升人的技能和安全行为能力,推动和促进安全文化的建设,实现全局安全生产的目标,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基础性作用
所谓基础就是从事某项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基本的安全行为能力,这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就目前培训基地的工作来分析,2019年培训员工2万多人次,占到一线职工的20%以上。其中,新职员工2760人,新职员工入路的第一次培训尤为重要,传授知识的重点放在了石化安全知识,专业基础技能,以及石化企业规章制度、企业文化、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等方面,目的就是实现新职员工角色的转 换,基本安全技能知识的掌握和增加对石化认知度、信赖感、归属感。
石化储备人才和工班长等职工培训是对既有职工新的技能和管理知识的培训,目的是让职工适应石化发展需求,把握石化技术发展动态,掌握新形势下安全管理的要求,熟练应用新的技能标准,在中石化华东石油局技能鉴定站的石化安全开通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2.2 系统性作用
职工培训基地的培训工作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它可以把职工拥有零散的、点滴的知识串联起来,我们知道 ,在石化企业建立的三级教育网络中有石化企业级、厂级和车间级。厂和车间的培训以应知应会、应急处理演练、救援演练为根本,石化企业级培训基地则强调理论和实践并重,可以说是厂、车间职工培训的延伸和提高,更注重系统性,从原理、条例到实际操作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融入了企业文化、职业道德、法律法规、责任心、工作态度等非技术科目,从人的全面塑造出发,达到综合素质的提升,实现安全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
2.3 宣传性作用
安全文化要深入人心,要成为人的自觉行为,没有固定的宣传阵地是难以实现的。培训基地每年要接纳2万多人次的培训任务,而且是来自于全局各个系统、各个工种,这就形成了强有力的安全文化的宣传阵地。安全文化的营造,安全教育基地的建立,安全的案例警示教育,安全文化建设大家谈活动的开展 ,全局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法,目标的宣传,都会在职工心中产生共鸣,潜移默化发挥作用,使职工的行为有所改变,态度有所转变,石化共有的价值观会逐步形成,有力地促进全局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深入扎实地开展。
2.4 长期性作用
职工培训的对象是人,对人的改变绝不是一朝一夕,一次培训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不断的重复,反复的教育培训逐步改变的。众所周知,人是影响安全因素中最不稳定的因素,同时又是决定性因素。石化要保 障长治久安,就要在职工培训上加大力度。尤其近几年来新职员工的来源大部分是复员退伍军人,相对而言其文化素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都明显不足,要彻底改变现状,必须有长久的持之以恒的教育培训做支撑。可喜的是这几年来,我们始终把职工培训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使职工培训在转变人的思想、行为,提高人的技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培训基地软硬件的增强,随着站段、车间培训工作的不断创新和提高,职工培训的长期性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发挥,职工在创建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将越来越明显。
3改进职工培训工作的建议
如上所述,职工培训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但要更好地发挥作用,则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改进。
3.1 培训的定位要高
培训基地的培训工作绝不是简单地完成技能传授和安全知识的培训,而应定位于企业安全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效率提高的高度,因此培训工作的整体标准要高。从培训流程的
设定,到培训的组织实施方案制定,再到培训过程的监督与管理都要高标准,都要从石化安全发展的需求出发,设计和开发与生产过程相一致的精品课程,和企业文化内涵相一致的培训目标,让职工学员从踏进培训基地的第一步开始就强烈地感受到培训的氛围和环境,通过教学实施,让职工学员强烈地感受到培训对自己的重要,逐步改变职工的心理安全状态,把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
3.2 培训的内容要拓
培训基地培训内容不能是单一的专业知识、安全知识,而应帮助职工学员构架起安全防护的整体框架,提高其综合素质,把把握安全的钥匙交给职工自己。在培训的实践中我们知道,来自繁忙一线的职工在日常的工作中大部分是知道工作标准的,操作规程也清楚,只是干的时候凭经验,减步骤,忽视和忘记 了安全的危害,是责任心问题。他们每天听到的是安全的提醒,受到的是安全的监督,但除此之外,一些个人必须具备的人文知识却很难有机会听到,这就客观上为培训基地提出了要求,一定要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一定要让他们听到职业道德,法律法规,企业文化等高层次讲授,让职工内心强大起来,武装起来,提高他们判断事物是非的标准,克服“无知者无畏”的片面认识,使他们能够成为自觉维护石化安全的守护神。
3.3 培训的方法要新
培训方法就是传授知识技能的技巧,方法直接关系效果。方法的创新在于体现学员为主体,在于采用科技手段让学员受到视觉、心灵的冲击。以学员为主体就是让来自一线的职工学员主动参与到讲课的过程中,针对主题展开讨论,事故案例当堂分析,学员登台讲结果,教师提炼讲标准,实现模拟现场,场景教学,加深学员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应用科技手段就要尽可能建立安全教育基地,通过事故案例展示,让学员体会到自我的责任;通过石化发展历史展览,让学员感受到石化发展的光荣历史,增强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通过声光电模拟事故现场,让学员身临其境,使其身心受到冲击,认识到安全事故的危害,增强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提高按标作业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周毅民.谈职工培训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山西建筑,2019,(18):237-238.
[2]丛山,黄云海,耿树庆,等.以零事故为目标的专项任务安全管理[J].航天工业管理,2019,(10):81-83.
[3]王磊.浅谈安全文化与安全教育[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9,(8):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