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顺利
北京嘉华高强混凝土有限公司,北京100000
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施工技术,需要施工企业能够做好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并增强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那么就必须要注重对混凝土施工进行质量管理,增强安全控制力度,以此才能确保混凝土施工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引言
建筑混凝土施工项目上,一旦施工技术应用不当,就会直接降低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基于此,有必要进行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及管理水平的提升。
1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
工程的不断发展,混凝土施工工艺水准也取得了稳定的提高,在其原有的优势下,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很多企业的钟爱,并且获得了普遍的采用。砼属于防腐蚀性较强的用料,它不会受水与其他介质等影响,而且制造简洁,居多环境下不容易被其他因素腐蚀,性价比高,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项目建设时,倘若施工用料被大体积腐蚀,会很大程度的超出预算,从而成本增加。不仅如此,砼施工工艺还具备较好的稳定性能,在施工完成后不易产生质量的问题,可以保障建筑的使用寿命,由于砼的性能,在项目采用时可以最大程度保证人民的日常生活,降低了日常的修复概率,与此同时中国能源体系的建设可以稳定发展,从而社会也可以健康、显著发展。
2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要点
2.1混凝土配比质量管理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应用到水泥、骨料以及水和添加剂等多种材料,随后还要在根据建筑单位具体需求基础上,来进行适当型号水泥的合理选择,借此来保障混凝土的施工强度可以达到预期的施工质量。骨料作为混凝土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跟使用性能。因此在进行骨料的选择过程中,需要就其大小、直径、含量以及细度模数进行认真的检查,并做好含泥量的测试工作,确保其能够满足混凝土浇筑的具体需求。混凝土配置过程中需要尽量选用一些干净无杂质的饮用水,保障混凝土的抗腐蚀性能。
2.2浇筑施工质量管理
浇筑施工是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影响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重要阶段。建筑混凝土浇筑前,应先进行材料的规范检测与配比试验。现阶段,泵送施工是建筑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方式,在其材料配比中,应按照凝结时间的具体要求调整材料用量,同时需注重砂、石的颗粒级配、针片状含量、含泥量的取样试验。完成材料配置后,混凝土生产坍落度宜控制在(180±20)mm,同时混凝土含气量不宜超过3%。此外,应对混凝土结构内外墙体钢筋柱、安装插筋、模板安装质量进行有效检查,确保钢筋配置合理,模板固定良好。浇筑中,严格按照验筋验模、清仓、铺浆灌注、摊平振捣、做外墙水平止水缝、压实抹光、养护的流程进行施工。要求所有混凝土一次性浇筑到位,避免混凝土堆积或倾斜。同时进行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浇筑完成后,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25℃。此外,针对混凝土振捣管理,采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振捣时,振动棒抽动幅度保持在50~100mm,移动间距不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而每一个振点的振捣时间应控制在20~30s,当混凝土不再明显下沉且无气泡冒出时,停止振捣。
2.3养护质量管理
砼浇筑完成后的及时养护对混凝土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砼凝固好后,其水泥不断水化,同时砼的强度随之增强,因此,天气处于干燥的情况下,需按时进行浇水,保证砼足够湿润,规避裂缝的产生。建筑企业在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后,也要对其整体进行定期的养护工作,这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工程。
在实际工作中,其施工单位要针对所运用的混凝
土类型和养护方法来开展针对性的养护工作。例如,在运用蒸汽法时,其主要包括静停、升温、恒温以及降温几个环节,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也要注重在静停期间要确保环境温度不小于5℃,而在灌筑结束后的4~6h,并且其混凝土终凝后才能进行升温。而且其升温的速度不能高于10℃/h。在恒温期间的混凝土,其内部的温度不能高于65℃,其恒温养护的时间也要结合构件脱模的强度要求以及混凝土配合比等情况来进行明确。而对于其降温的速度也不能高于10℃/h。
3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控制
3.1形成合理的施工组织管理体系
针对实际的工作进行分析,想要满足混凝土建筑施工的安全控制要求,那么就应对施工组织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对此,笔者认为在建筑企业中,应重视以下几点工作的开展:首先,其施工单位要针对自身情况和施工特点,形成完善的混凝土建筑安全的施工责任制度,并将其严格的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在保障管理和施工人员在严格结合制度要求下开展管理工作,这样能够有效的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3]。其次,应注重监督管理工作的落实。建筑企业应针对具体的安全施工要求,科学有效的建立施工监督管理制度体系,并将其视为依托,在不定期的针对混凝土施工开展检查工作,由此能够杜绝安全隐患问题的出现。
3.2优化混凝土施工安全管理
混凝土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管理是相互影响的一对关键要素,项目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建筑应用的安全程度,而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又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对此,在高层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应系统编制安全防控预案,并在施工中进行材料、设备、人员、环境和施工技术的系统管理,将各因素对工程项目的影响降至最低,进而实现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效益的有效协调
3.3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教育
针对当前建筑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在混凝土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事故一般都是因施工人员业务技能低、安全意识薄弱等因引起的,而想要提升工程安全控制的效果,那么建筑企业就必须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不断增强其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以此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的进一步提升。
3.4强化施工环节的监控
只有构建相关的质量监督以及检测小组工作,强化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力度,才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确保施工的规范性跟合理性。在混凝土工程浇筑施工之前,建设单位需要对施工的具体操作进行明确指导跟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落实各项施工管理规范,对于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处理,做好施工流程的优化管理,这样才能够达到预期的工程施工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在建筑工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还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也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明确,还要进行施工体系的不断优化与完善,对现有的混凝土施工模式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就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施工要点以及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希望能够为相关施工企业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杨锋,代帅.建筑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及预防处理措施[J].四川水泥,2020(02):32.
[2]王硕.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4.
[3]吴振鹏.A综合楼建设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3.
[4]王召新.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
[5]于明明.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层间处治质量标准研究[D].长安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