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HDPE100N粉料、粒料熔融指数差异性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2期   作者:张仲明
[导读] 熔融指数是塑料生产过程中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本文主要分析四川石化在生产双峰型100N聚乙烯过程中粉料熔融指数精密度差,
        张仲明
        (中国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1930)
        摘要:熔融指数是塑料生产过程中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本文主要分析四川石化在生产双峰型100N聚乙烯过程中粉料熔融指数精密度差,且与粒料熔融指数存在很大差异。给生产装置正常生产,带来非常大的困难,不能为工艺参数的调整提供非常准确的依据。由于粉料未去活,且分子量分布较宽,粒子很细,比表面积大,测试时无法手动的充分混合均匀。测试前加0.2%1010和0.2%168复合抗氧剂并通过挤出造粒充分共混,显著提高分析结果的精密度与准确度,可以保证装置平稳生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为公司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熔融指数;精密度;准确度;抗氧剂;造粒
        双峰型聚乙烯分子量分布曲线呈两个峰值,可以在提高树脂产品力学性能的同时,也可改善树脂流动性从而获得了良好加工性与机械强度[1]。目前双峰型聚乙烯产品主要应用在薄膜、建材、管道、吹塑成型材料、注射成型用料以及电缆等领域尤其在管材料中的应用比较理想[2]。四川石化高密度聚乙烯装置采用德国Lyondellbasell 公司 Hostalen 淤浆聚乙烯专利双釜聚合生产技术[3]。装置根据熔融指数调整工艺参数,控制成品熔融指数的大小。开车期间发现HDPE粉料熔融指数与造粒后的粒料熔融指数差异很大,且同一批粉料熔融指数测试结果重复性也很差,不能给装置的生产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给装置的平稳生产带来很大困惑,产品的质量也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严重影响了公司的经济效益。通过实验研究影响粉料、粒料熔融指数差异性的主要因素。为提高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减小这种差异提供参考。
1熔融指数差异性原因分析
        表1为高密度聚乙烯生产期间粉料、粒料熔融指数对比数据。从表一中可以看出,在2种试验条件下,粉料熔指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89%与13.73%,且每次试验结果相差很大,高密双峰100N树脂正常生产状况下要求合格成品熔指在5Kg负荷下控制在0.23±0.03 g/10min以内。粉料与粒料的结果也相差非常大,达到了0.097g/10min。对装置的平稳生产无指导意义。
表1  粉料熔融指数重复性及与粒料试验数据对比 g/10min

         对照《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GB/T3682-2018)中有关精密度的要求,粉料熔融指数重复性远超出了规定。首先按照标准对仪器各部件进行校准,均符合要求,用标准样品进行测试也符合指标。然后对各操作步骤,及操作方法进一步检查均无不当。
        从表1中可以看出,粉料的熔融指数远大于粒料的熔融指数,说明粉料的流动性能明现好于粒料的流动性能。推测可能是粉料未去活,且粉料比粒料少了抗氧剂与稳定剂。聚乙烯粉料在190℃高温下,迅速氧化降解生成低分子量聚乙烯。另外粉料中还有大量的齐聚物,也是造成粉料熔指比粒料大的因素。
        表2未加抗氧剂单次试验每个测试段结果 g/10min(5Kg)

        从表2可以看出随测试时间的增加,粉料每个测试段的熔融指数不断减小,流动性也随之减小。这是由于粉料在高温料筒中也存在氧化缩聚反应,随着在料筒内时间的增加,缩聚反应不断的进行。单个测量段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远超过平均值得15%,不符合《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GB/T3682-2018)规定的测量要求,应舍弃。且相对标准偏差以及与粒料的差值也很大,重复性与准确度均不能满足生产要求。这是由于降解与缩聚反应以及分子量分布的不均匀性的同时存在,影响着熔融指数忽大忽小,及其不稳定。
        为保证粉料熔融指数稳定,为指导装置的平稳生产,对粉料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分别进行试验。
2    试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CEAST6094熔融指数仪;成都晨光研究院光双螺杆同向挤出造粒机;梅特勒分析天平;无鼓风烘箱
抗氧剂1010(分析纯);抗氧剂168(分析纯)
2.2   试验条件
        按照《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GB/T3682-2018)校正仪器,测试样品,结果计算;造粒条件为螺杆转速96r/min,各加热段温度为100℃,200℃,21℃0,230℃,230℃,230℃,230℃,200℃,190℃;烘箱温度100℃,烘1h恒重。
2.3   试验结果
        (1)加0.2%1010和0.2%168混合均匀,直接进行熔融指数的测定
表3  0.2%1010和0.2%168粉料直接测试结果 g/10min

        如表3所示加0.2%1010和0.2%168复合抗氧剂,直接测试熔融指数相对平均偏差大,与粒料的差值也大,且随测试时间的增加,熔融指数也在不断减小,重复性差,对生产没有指导意义。这是由于100N粉料分子量分布宽,粉末细,比表面积大,且含有大量的低分子物质以及齐聚物,造成粉末与抗氧剂不能有效结合与混合均匀。在料筒中同时出现缩聚与降解反应,所以熔融指数不稳定。
        (2)未加抗氧剂的粉料经造粒后进行熔融指数的测试。
表4  未加抗氧剂粉料测试结果 g/10min


     从表4可以看出,造粒后的粉料相对标准偏差及与粒料的差值均减小了很多,每次测试结果稳定性也比较好了,但熔融指数比粒料要小。结合粒料挥发份0.027%比粉料挥发份0.56%小的多可以推出,粉料在造粒过程中出现了缩聚以及低分子物质的挥发。单纯的造粒后测试熔融指数,对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粉料与粒料熔融指数存在较大差值,需寻找一种最佳抗氧剂配方。
     (3)加不同比例168抗氧剂混合均匀造粒后,在5Kg压力下测试熔融指数。

图1 加168抗氧剂粉料造粒后熔指的变化  RSD—相对标准偏差,A—与粒料的差值*100

     从图1可以看出,加抗氧剂168后,起到了抑制粉料自由基的增长,阻止了氧化降解与缩聚反应的进行,同时造粒过程中低分子物质挥发掉,熔融指数比较稳定,与粒料的差值也减小了很多。
     (4)1010和168按1:1比例混合制成复合抗氧剂,充分混合后,再添加到粉料中,造粒后测试的熔指的变化。

图2加 复合抗氧剂到粉料造粒后熔指的变化  RSD—相对标准偏差,A—与粒料的差值*100
     

图3 加1010抗氧剂粉料造粒后熔指的变化  RSD—相对标准偏差,A—与粒料的差值*100
        对照图1,图2,图3可以得出,抗氧剂对粉料氧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配方比,其效果不一样。1010抗氧剂在各配方下明显要好于168,复合型的抗氧剂性能更是强于单剂。这是由于1010抗氧剂比168化学性质更稳定,不易受热,受光分解;复合抗氧剂能互补单剂在抗氧方面的不足。同时造粒更是影响粉料熔融指数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由于造粒过程中高温能去除粉料中的低分子物质,剪切过程能使超大分子链断裂,使物料自身及与抗氧剂更完美的混合与结合。0.2%:0.2%的1010与168其熔融指数的标准偏差最小只有0.59%,与粒料的差值更是只有0.001g/10min。完全能满足装置需求,可以对装置的正常生产提供指导。
        3  结论
        (1)影响100N管材粉料熔融指数不稳定性因素主要是粉料比表面积大,料筒内受热易发生氧化降解与缩聚反应。
        (2)粉料与粒料熔指差值大是由于粉料中有未去活粒子,以及齐聚物,粉料本身无抗氧剂易氧化。
        (3)通过加抗氧剂后造粒,能有效的抑制物料的氧化,同时也可使低分子物质挥发,从而使100N熔融指数精密度提高,也使造粒后的粒子同装置粒料熔融指数差值很小,为装置的平稳运行起到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俊峰.HDPE双峰管材料GC100S 开发与性能[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2.
[2]吴桐,蔡燎 原,蓝 芳,等PE 100 管 材 专 用 料 的 结 构 与 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4,30( 2) :77-82.
[3]  鲁成祥,黄富,彭国峰,肖子文. 淤浆法乙烯聚合催化剂在聚乙烯管材专用料中的应用. [J].石化技术与应用,2018,36(3):187-190.
[4] 孔令斌,孙延喜,汤妍雯.3种晶型抗氧剂 1010 的表征[J].弹性体,2001,11(1):18- 20.
[5] GB/T3682—2018塑料—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S].
[6] 张玉杰,刘罡,陈祖欣.聚烯烃抗老化助剂的选择及应用[J].国外塑料,2008,26(9) : 44-45.
[7] 杨 勇,胡 法,高 静,者东梅,魏若奇,潘 新,薛燕波.聚烯烃加工过程中抗氧剂168 的作用机理及其对残留量的影响[J].塑料,2012,41(4):109-111.
[8] 陈 威,金炼铁,鲍 筠.抗氧剂168的合成工艺研究[J].塑料助剂,2009(4):37-40.
[9]梁诚.塑料抗氧剂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J] .塑料助剂, 2004 (2)
[9]潘江庆.抗氧剂在高分子领域的研究和应用[J].高分子通报, 2002, 2(1): 57-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