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石家庄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石家庄 050000
摘要:市电引入设计是通信基站建设的关键环节,主要有地埋敷设和架空敷设两种方式。以往市电引入工程多是谁施工谁设计,这就导致市电引入施工质量参差不齐,建设方不但无法控制建设成本,而且不利于后期维护。市电引入设计的合理性和施工的规范性直接影响着建设和维护成本。
关键词:通信基站;市电引入;设计;地埋敷设;架空敷设
Design Considerations of Mains Connection for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Fan zengwei
(Sinosteel Shijiazhuang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Shijiazhuang,050000)
Abstract:Mains connectiong design for th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is a primary step,There are mainly two ways of underground laying and overhead laying. In the past,The construction party is responsible for the design,which leads to the Builder not only could not control the construction cost,but also was not conducive to the later maintenance. The rationality of the design and the standardization of construction directly affect the cost of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Key word: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mains connection;design;underground laying;overhead laying
0 引言
市电是通信基站正常运行的保障,市电引入工程师通信基站建设的关键。以往的市电引入工程没有规范、统一的设计,多由施工企业按经验直接施工。这种模式导致通信基站的市电引入施工质量参差不齐,不但建设方很难控制建设成本,而且也不利于后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2016年以后,铁塔公司开始重视市电引入的设计,并规范了市电引入的施工,市电引入的从设计到施工逐步开始规范化。下面就通信基站的市电引入的几个细节展开分析。
1 通信基站的市电引入方式
1.1 直供电方式
直接供电方式是指通信基础用电直接由供电网直接接入。用电单位直接到供电局备案,安装电表,电费直接交由供电局。直供电方式在基站建设当中可以减少很多中间环节的不确定因素,受人为影响因素小。
1.2 转供电方式
转供电范式是指通信基站从已在供电局备案用户直接接入供电,供电局备案用户从配电室专线转供给基站用电,供电局备案用户代供电局管理并收取电费、检查用电安全情况等。目前,在新建通信基站除不具备直供电条件的,基本不采取此类供电方式。此类供电方式受人为影响因素过大,不如直供电稳定、可靠。
2 通信基站供电线路的敷设方式
通信基站供电线路的敷设方式分为架空敷设、地埋敷设、沿墙敷设以及几种方式的结合。在生产实际中,多采用地埋敷设和架空敷设两种方式。
2.1 地埋敷设
地埋敷设方式可分为直埋敷设、穿管敷设、浅槽敷设、电缆隧道敷设等几种方式。此类敷设方式受景观以及场景规划的影响,施工和协调难度较大。在设计前期应充分考虑施工条件等因素,选择合理路径,以便用于日常维护和应急抢修(图中没有标注的单位,以mm计)。
.png)
图1 地埋敷设示意图
Fig 1 underground laying diagram
地埋敷设优先选用铠装电缆或套管保护,电缆沟不得用石块等硬物填充。电缆沟位于行车道或耕地下时,应适当加深,且不应小于1m。保护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一般每管只穿一根电缆。管路顶部土壤覆盖厚度不宜小于0.5m。管孔端口应采取防止损伤电缆的处理措施。保护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牵引电缆时不致损伤的要求。为便于检修和维护,线路敷设不超过50m应设置检修井。
2.2 架空敷设
架空线路是用电杆将导线悬空架设直接向用户供电的电力配电线路。它是常见的一种配电线路施工形式。架空敷设较地埋敷设施工相对简单,但相对地埋的隐蔽施工,架空敷设很多细节在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在电杆在选择上,油木杆作为一种经济性材料,在市电引入和光缆的敷设中被普遍采用,电缆多采用VLV 4X25和VLV 4X35普通电缆。
在架空敷设的设计中,杆型设置和线路选择是否合理、吊缆和电缆的固定是否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设成本和施工质量。
2.2.1杆型设置
油木杆在使用前需做防腐处理,电杆稍径最小不小于14cm。起始杆、直线杆、转角杆和终端杆设置要合理,起始杆、转角杆和终端杆要合理设置拉线。转角角度小于5°时,应采用直线杆代替转角杆。终端杆电缆引下须设套管保护,套管末端埋深不小于0.2m。
.png)
图2 杆型图
Fig 2 Pole diagram
根据不同土质情况,可适当调整埋深,以便于施工。埋深要求:普通土不小于1.5m、硬质土不小于1.4m、石质土不小于1.2m.
2.2.2吊线的固定方式:
吊线采用GJ-25型镀锌钢绞线,架空电缆固定其上,固定点间距0.5m,要求电缆距地最小距离为不小于5米;拉线同样采用GJ-25型镀锌钢绞线,公称抗拉强度不小于31.75kN,底部采用拉线棒, 并带UT型线夹调节拉线松紧。下图为吊线和电缆的几种固定方式。
图3 钢担卡钩法 图4 钢担夹板法
Fig3 Hook method of steel support Fig4 Splint method of steel support
图5 穿钉夹板法 图6 钢担卡钩法
Fig5 Nailing splint method Fig6 Hook method of steel support
上图吊线固定方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采用。电杆上正常不带电的金属构件、避雷器的引出线都必须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要求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30欧姆。避雷线可直接用卡钉钉固,固定间距0.5m。基站处做重复接地,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3 线路设计
在市电线路设计上,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3.1与城镇规划相协调,综合考虑运行、施工、交通条件、电压损耗和路径长度等因素。尽量不占或少占农田,以避免增加赔补费用和引起交通和机耕的困难;避开天然洼地、河道冲刷地带、高速公路、铁路及航空线以及有爆炸物、易燃物和可燃液(气)体的生产厂房、仓库、储罐等。
3.2 尽量减少转角杆位的设置,如必须设置必须按设计规范增设拉线;架空线路通过公路、厂区道路以及有限高要求的路段时,需充分考虑通过高度。
3.3 线路敷设通过电力线或树木时,设计中应考虑增设保护措施。
3.4在实际建设使用过程中,通常光缆与电缆共用一个干路,此时光缆和电缆间的垂直距离要求大于1.5m(带有绝缘外套电缆,间距大于0.6m)。
3.5线路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电压损失,合理选择电缆和设计线路长度,电压损失控制在5%以内。电缆电压降的计算公式:
△U=(P*L)/(A*S) (1)
P:线路负荷
L:线路长度
A为导体材质系数(铜约为77,铝约为46)
S:电缆截面
4 结语
合理规范的设计不仅可以节约建设成本,而且能够保障通信基站电力的供应和基站正常运行。文章概括叙述了通信基站市电引入一些概念和一些设计细节,以供通信基站市电引入设计和施工参考。
参考文献:
[1] 佟丽.LTE通信基站市电引入设计中应该考虑的问题[J].通信电源技术,2014,31(6):96-98
[2] 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S]. 2007
[3] GB50061-2010.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S]. 2016
[4] DL/T5220-2005.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S].2005
[5] YD5137-2005.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S].2005
[6] YD5148-2007.架空光电缆杆路工程规范[S].2007
[7] 赵德贵.按电压损失校验中低压电缆的截面[J].供用电,2009
[8] 龚开国.通信基站中外市电的引入与建设[J].信息通信,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