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市宏信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山东省高密市 261500
摘要:近些年来,在经济的大力推动下,城市化速度加快,建筑行业也有了新的发展,人们对建筑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但首先还是必须保证建筑的质量安全。混凝土是现代房屋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材料,由于现代建筑功能多样,施工程序复杂,在混凝土施工中要注意施工技术的合理利用,采取正确的施工技术,确保混凝土施工的有效开展,从而确保房屋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材料的使用十分广泛,随着建设要求的提高,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业需要更高的要求来满足建设的需要,因此,如何提高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对土木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问题,采取怎样的施工技术来进行解决,将是建筑行业需要研究的难题。
1混凝土结构内涵与特点
1.1 混凝土结构的内涵
混凝土结构常见于当今建筑,是建筑主要结构之一,常用水泥、砂石以及水作为主要材料,与其他辅料制成的以混凝土为主的建筑工程结构,主要有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这几种类型。
1.2 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混凝土结构之所以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中,是因为它有三大特点。其一,强大的可塑性。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可以通过模板塑造出符合建筑施工需求的样式;其二,夯实的坚固性。混凝土结构在塑造过程中经过多次振捣与夯实,而且其内部置有钢筋等其他材料,不仅增强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也具又良好的抗震、抗爆性能。其三,材料普遍性。考虑到混凝土的结构构成,可以看出混凝土结构所需要的主要材料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采集,而且相对而言容易运输。
2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可谓是纷繁复杂,而且很多因素相互之间还存在着影响,然而,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与理论研究,对其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别:
2.1由于荷载而产生裂缝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在通常情况下的静、动荷载以及次应力作用下产生的裂缝称为荷载裂缝,可分为直接应力和次应力裂缝两种。第一,直接应力裂缝是指由外荷载引起的直接应力而产生的裂缝。第二,次应力裂缝是指由外荷载引起的次应力而产生的裂缝。
2.2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裂缝
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当环境或结构内部温度发生变化时,混凝土会发生变形,如变形受到约束,则在结构内会有应力产生,一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会产生温度裂缝,在一些大跨度的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士结构中,温度应力甚至可以超出活荷载的应力。温度裂缝区别于其它裂缝的最主要特征是它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3由于混凝土收缩而产生裂缝
在大量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因收缩而引起的裂缝是最普遍的。在混凝土收缩的种类中,塑性收缩和缩水收缩(干缩)是发生混凝土体积变形的主要原因,另外还有自生收缩和炭化收缩两种情形。
2.4由于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而产生裂缝
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石骨料、拌和水和外加剂组成。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配置混凝土用的材料如果质量不合格,亦会导致结构产生裂缝。
3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由于上文归纳出了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几个主要原因,因此在其施工过程中就应当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以对混凝土施工进行良好的控制,从而避免裂缝产生。
3.1混凝土生产技术措施
第一,选择合理的水泥标号,并对水泥的用量进行严格地控制。一般而言,应当尽量优先选择较高标号的水泥,以此来相应降低水泥的用量;第二,对于粗细骨料的级配以及含泥量等一系列参数指标进行严格把控;第三,科学合理地进行外加剂的掺加,并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试验控制;第四,在混凝土生产之前,因注意对拌合用水的计量进行复核,并在其生产过程中,经常检查水泵四周是否会因淤泥、杂草之类的杂物来对水流量造成影响,从而确保每盘用水量的计量准确;第五,对于高效减水剂等外加剂最好采用称量后袋装的方式,每盘一袋,从而对高效减水剂等外加剂的用量能够做到严格控制;第六,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拌合时间,每盘混凝土的拌合时间不得少于三分钟,以确保高效减水剂等外加剂的作用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第七,应对混凝土的塌落度进行严格地控制,对于塌落度不合格的混凝土应当废弃,严禁其投入施工。
3.2混凝土施工温度的技术控制措施
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控制温度应力的措施有以下几种:第一,拌合混凝土时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第二,夏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第三,在混凝士中埋设冷却管,通入冷水进行内部降温;第四,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总之,大体积混凝土的凝结硬化过程中,及时摸清混凝土温度场升降变化规律,随时监测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情况,对于有的放矢的采取相应技术措施、确保混凝土不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避免温度裂缝的产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3混凝土施工工艺技术措施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整个大体积混凝土采用分层施工、逐层振捣的浇注方式。其浇注顺序为从混凝土的一侧往另一侧进行往复的移动浇注,即完成其一层浇注之后再将泵管返回来,依然从之前的先浇侧往后浇侧进行移动浇注,以确保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布料均匀。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每层混凝土的浇注厚度通常不能超过三十厘米,其振动棒每次的振捣时间通常不得超过二十秒钟,以振捣至混凝土泛浆为宜,且振动棒的位置距离模板的边缘不得小于二十厘米,而振动棒每次振捣的移动间距通常也以二十厘米为宜。
3.4混凝土养护技术措施
大量工程实践表明,大多数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还是养护不力而造成的,要保证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养护质量,就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避免混凝土的内外温度之间出现较大的温差,并防止混凝土表面的温度产生梯度变化;第二,在冬季浇注混凝土应控制好施工温度,采取适当措施使得混凝土浇注过程中的温度最低不能比混凝土使用期间的稳定温度更低;第三,在其混凝土浇注完成之后,对于混凝土外露面应当采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养护,有必要时还须进行蒸汽养护,以确保混凝土的养护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乡建设的高度发展,混凝土工程及其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已经越来越普及,其中,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多且越来愈广泛。然而由于目前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设计计算及其实际施工过程中工艺和措施当中仍然还有许多不安全与不成熟的问题存在,从而导致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质量与安全事故屡见不鲜,给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与安全带来了诸多问题,也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了较为恶劣的影响。由此可见,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对于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而言,就必须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将混凝土裂缝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参考文献:
[1] 李亚.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2012.
[2] 梁兆忠.试论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
[3] 徐中华.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河南建材,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