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周宏伟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建筑模拟》2020年第10期   作者:周宏伟
[导读] 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及常见质量问题与控制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身份证:4417231986****3713
        摘要: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及常见质量问题与控制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质量问题;控制措施
       
        一、前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也越来越多,在当前的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只有确保对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才可以使得土建工程施工质量获得相应的保障。但因为桩基础施工环境非常复杂,地质条件等因素对于桩基础施工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何对这些因素进行避免,是现阶段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主要内容。采用对桩基础施工技术合理的应用,可以确保桩基础施工质量获得很好的保障,以此来讲建筑基础承载力不断提升,确保建筑工程抗震性能良好,为建筑工程安全及可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建筑桩基施工技术要点
        (1)测量放线及人工成孔技术。建筑桩基施工中,要注重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控制,其中在测量放线环节,主要是在土方开挖后结合具体施工情况加以定位,然后做好标记钉下控制桩。测量放线后的成孔作业是关键施工环节,护壁后就要将标高引导井圈,结合施工的标准挖孔。在挖孔的时候要注意,先从中间挖,然后再挖四周,桩中线通过井口十字控制点,每段进行设置横杆来表现测量。在挖孔成型后就要实施清理的作业,保障孔内的清洁。
(2)        灌浆加固技术。建筑工程桩基础的施工过程中,对灌浆加固技术的应用是桩基施工质量的保障技术。这是和桩基施工同时进行的。施工中对深基坑的工作完成之后,就要和设计的图纸相结合,然后在指定位置钻孔,将配合好的混凝土浇筑到土层当中,混凝土强力凝结的作用下,就会促使土层以及浆液能良好凝固,对桩体的稳定性就能得以有效保证。
(3)        钢筋笼制作及安放技术。对于桩基施工当中的钢筋笼制作安放,就要充分重视质量的有效控制,因为钢筋笼的制作是桩基施工的重要环节,在技术要求上比较高,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的内容来进行制作。为能保障钢筋笼在桩基施工当中的稳定性,钢筋笼主筋内侧要设计加强筋,加强箍的距离保持在两米左右,标准直径1.6米,加强箍在钢筋笼的内侧位置,通过十字撑加固的方法避免加强箍出现偏移。在对钢筋笼进行焊接的时候,通过闪光焊接方式,加装耳环,保障钢筋笼的整体安全性。然后就是对钢筋笼的桩基孔中安放技术的实施,主要是以吊装为主,在这一环节就要充分重视分配塔吊工艺,对桩基施工地形分配要加强重视,保障现场的施工安全。
        (4)混凝土浇筑技术。桩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比较重要,要保障混凝土浇筑质量,就要对混凝土配料的质量以及施工工艺质量得以保证,配合料要符合相应标准,不能出现偏差。在对混凝土的运输中要不断搅拌避免中途凝固,保证混凝土凝固前浇筑完毕。为避免混凝土浇筑离析的问题,可通过帆布导管垂直贯入桩内,连续分层的进行浇筑。在对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对混凝土施工的养护工作也是比较重要的,倘若是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空气就比较干燥,混凝土的水分比较容易蒸发,这就会影响混凝土的粘性。所以要注重混凝土的养护工作科学实施,在凝结前将模压整齐。
        三、建筑施工桩基施工问题分析
        (1)桩倾斜施工问题。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施工是关键点,这是建筑工程质量保障的基础。而在当前的建筑桩基施工中,由于受到相应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一定施工问题。主要体现在桩基础的倾斜问题方面,桩端在遇到石子以及竖硬物或者而是桩距离比较小,在打桩的时候没有严格遵循顺序而施工,这样就使得在产生挤压效应的时候出现桩倾斜的问题。

再有就是桩机在安装的时候不正,使得桩夹和地面没有垂直,这就造成桩倾斜的质量问题出现,这些都不利于桩基础的施工质量保障。
        (2)桩基础单桩承载不足问题。桩基施工过程中的单桩承载不足的质量问题比较突出,这就存在着沉桩的安全隐患。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就是在设计方面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设计时没有对建筑地基施工现场准确勘察所致,设计的时候缺少标准依据,造成单桩的承载设计不科学,不能承载应用的重量。
        (3)断桩的质量问题。建筑工程桩基施工当中,断桩的质量问题也较为突出,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锤击的次数比较多,桩锤击的力度相对比较大,贯入度没有充分,具体的施工中就比较容易出现桩断裂的质量问题。还有就是在沉桩的时候过力扭曲桩身,造成断桩。以及在起吊运输的时候,吊点以及支点的位置不当等,也会造成断桩的问题。
        四、提高桩基工程施工质量的方法
        (1)完善施工制度,从制度上保障施工质量。坚持联合审查图纸和技术交底制度,认真审查施工图纸,熟悉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严格按照设计文件、施工图纸进行。坚持三级计量评审制度,认真保护测量桩点,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桩破坏。施工测量重复验证,确保中线,水平,结构尺寸和位置正确。严格执行质量事故报告制度,严格按照质量事故发生后,事故处理程序报告。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检验工程师,要全工程现场监督质量,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保证施工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在项目管理,施工准备过程中,对于施工信息的原始数据,应及时收集,整理,确保施工过程可追溯,为工程技术交工验收提供数据基础。
        (2)技术方法上要保证施工质量。①补沉法。主要适用于预制桩的入土深度不符合要求、打入桩因土体的隆起向上抬起的状况。②补桩法。主要桩基承台前补桩法。适用于当桩距较小时的情形;另一种是桩基承台或地下室完成再补静压桩法。它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利用承台或者地下室结构承受静压桩的施工反力,操作方便,不会拖延工期。③纠偏法。适用于桩身倾斜,未断裂的,且桩长较短,或因基坑开挖造成桩身倾斜,而未断裂的桩的情形。④扩大承台法。此法主要适用于原有的桩基承台不能满足构造要求或者基础承载力的要求而需要扩大桩基承台的面积的情况。⑤复合地基法。此法是利用桩土共同地基的理论,对地基做适当的处理,以提高地基承载力,来分担桩基的荷载。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方法也同样适用。
        (3)对于不合格桩基要妥善处理。对于不合格桩基的处理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整体工期和整体进度,同时对于整个工程的投入和施工技术有重要影响。例如对于桩位超偏的处理,在桩基进行开挖的时候,要对现场加强巡视检查和实测实量工作,在发现桩位偏差超过设计的范围时,要通过设计人员来确定合理的处理方案,其一般处理方法为局部加大承台截面。在处理过程中应做好旁站记录和隐蔽过程验收记录,并按规定留下影像资料。对于没有方法处理的桩基要分析造成的原因和责任对象,以便日后总结和追责。
        五、结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过程中,桩基础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桩基础技术的合理应用,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来说,也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施工单位必须要对此予以高度的重视。
        参考献文:
        [1]王洪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分析[J].民营科技,2018(12):166.
        [2]郭烽仁.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应用策略[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3(03):37-39.
        [3]唐喜,陈琪,孟江龙.浅谈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28):1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