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4406821987****6056
摘要:本文结合主要对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求及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对交通系统的要求也逐渐增高。作为组成城市交通的重要部分,市政道路为城市交通的畅通性、安全性和有序性提供了保障。路基施工质量是市政道路的重要基础,和整个城市的交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加强对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探讨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就对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探讨分析。
二、市政道路路基的施工质量要求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要求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结构稳定性和水稳定性。要求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就是要保证路基的车辆荷载等外力作用下不至于产生较大的变形;具有足够的结构稳定性,就是要求路基结构在外力作用下不会发生整体失稳或较大的破坏和变形现象,所以路基施工时应结合实际情况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确保路基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水稳定性就是要求路基在地下水和地面水的作用下,不会显著降低路基的强度,破坏路面结构。
三、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1)施工准备。施工前,首先认真做好测量放样、清理现场、场地排水、施工材料采购等准备工作。
1)测量放样: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施工测量。准确的路基施工测量不但可以为随后的路基与构造物施工定位或几何尺寸提供精准的定位,同时更有助于减少城市管网对路基施工造成的影响。对此,广大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人员应当做好路基施工测量的工作。该项目施工前采用全站仪、经纬仪和水准仪,做好路线复测工作,对修筑的路基线路根据设计文件中和领桩时确定的开挖、填筑的中心线进行现场测量,验证在定线时所测定的位置标桩、高程、转角点是否准确无误。另外在复测时应将中线控制点和水准基点延伸至相邻标段进行联测,以确保正确无误。
2)场地排水(包括土路基施工的临时排水):为确保路基顺利施工提供良好的作业条件,清理场地的同时,在工程范围的两侧开挖边沟,边沟纵坡应大于3‰,边沟为梯形,底宽为50CM。除此之外,考虑到路基排水的效果,在新建路基底部设置纵、横向碎石盲沟,每隔15m 设置一道横向盲沟,于机动车中心各设一道纵向盲沟,纵、横向盲沟均互相连通。沟底填筑粗粒径(3cm~5cm)碎石,两侧及上部填筑细粒径碎石确保渗流效果,在地势低洼处设置集水井,间距30米~50 米,井内放置电动潜水泵抽水。盲沟构造如下图:
.png)
图1、盲沟构造图
3)施工材料质量控制。路基材料的合理选择路基质量的影响因素中,路基材料是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在进行路基基层材料选择时,施工人员应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监控,特别是对积水,潮湿的路段进行施工时,其使用的材料质量标准应为具有很好的透水性以及稳定性,并且,对于动土地段出现的冻胀开裂等问题应进行重点关注。该项目施工材料严格按施工要求进行采购。①砂砾:采购商品砂砾,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测。②石灰:本标段地道结构与路基交接线处路床采用石灰掺量6%的石灰土路基填筑,石灰质量需满足Ⅲ级以上块灰技术指标,其活性氧化物(MgO+CaO)含量不得低于70%;石灰进场后须对石灰进行技术指标检测,符合规范要求方可使用。③土:以就地取材为原则,塑性指数应良好,土中不含有树根、杂草等杂物。④水:采用一般饮用水或不含油质、杂质的干净水均可。⑤配合比:本标段在施工中将采用检验合格的块灰与素土混合料按重量比:石灰:土=6:100 重量比集中拌合,再闷料一定时间,待块灰充分消解并保证混合料有一定的湿度(达到最佳含水量)后再进行摊铺。
4)施工放样质量控制。在路槽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M 设一桩,平曲线段每5-10M 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进行水平测量。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石灰土层边缘的设计标高。
(2)做好市政道路路基填方段的施工质量控制。填方段的施工首先应做好基底处理工作,根据基底的地面状态和起土壤性质,结合路堤的填筑高度和对基底的稳定性要求来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填土路基的压实施工是路基工程施工的重点,路基的好坏决定于它的强度,而压实度是控制强度的主要指标,所以填土路基的压实是整个路基工程的重点,是保证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要做好路基工程,必须扎扎实实地进行路基的填筑。路基填筑是分层进行的,首先要进行原地面表层的处理。1)原地面的处理。如果表层土中有机质或其他杂质含量较多,碾压时因弹性过大就不易压实。路基范围内的树根、草丛应全部挖除。若基底的表层土系腐殖土,则需用挖掘机或推土机等将表层土清除,要保证将腐殖层全部清除,厚度以不小于30 cm为宜。如发现草炭层、鼠洞、裂缝,应换填符合条件的土,并按规定进行分层压实。清除干净的基底表层要进行填前碾压,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2)坡面基底的处理。当坡面较小(横坡小于l:5)时,只需清除坡面上的表层,其处理方法同上。但坡度较大(横坡大于l:5)时,应将坡面做成台阶,让填料层与原土层充分嵌合,以防止填筑路堤的横向滑移。台阶的尺寸,依土质、地形和施工方法而不同,一般台阶宽不小于l m,且顶面应做成向内倾斜的3%~5%的坡度,并分层夯实。当所有台阶填完之后,可按全断面路基填土分层进行。填筑前,应对基底范围内的树根和杂质土予以清除,并按规定对基地进行整平压实。其次,在路堤填方施工前,应选择长度不小于50m的路堤进行碾压试验,以确定填料的最佳含水量、松铺厚度、压实机型、碾压次数和碾压的速度等最佳工艺参数,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用试验路段得出的工艺参数来指导其他类似 路段的路基施工。再次,在路堤的填筑阶段,应按照“四区段、八流程”工艺进行施工,“四区段”即将卸料区、检测区、摊铺区和碾压区 等工作面分开,以便更好地控制摊铺厚度和碾压质量;“八流程”包括:选择选择、处理基底、摊铺平整、控制含水量、振动碾压、检测签认、路基成型、修整边坡等,各个流程应清晰到位,确保填方段路基的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最后是做好路基的修整工作,待路基填筑至标高后,再进行平整和测量,将路基两侧超填的土清出场外。
(3)做好路基挖方段的施工质量控制。开始应将开挖范围内的杂草和表土清除掉,再从上到下采用横挖法逐层挖掘。开挖前应做好现场的勘查,拟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报监理审批后方可施工。开挖时应做好平曲线外边沟沟底纵坡与曲线前后沟底的衔接,不得有积水或外溢现象,路基的边沟应能将雨水引入附近的排水沟内;所有截排水设施应做到沟基稳固、坡底平顺,以防雨水冲刷对市政道路路基带来不良影响。
四、结语
总之,路基作为市政道路的基础与基石,是整个市政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建设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而且对日后的修补程度及时限进行影响。影响路基质量的因素有很多,绝大多数都是由于施工质量而造成的。所以,在对路基进行施工时,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要求,针对不同的路基而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进行改善,从而保证施工质量。科
参考文献:
[1]李光辉,贾建设.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20:388.
[2]满红英.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及问题处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2:137.
[3]刘琼青.市政道路工程中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江西建材,2012,03:231-232.
[4]林燕,许霖.论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工程质量控制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9: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