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智慧建造”信息化管理思考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建筑模拟》2020年第10期   作者:钱志刚
[导读] 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更多的行业和领域得到了运用。在推进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与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创新其管理的模式。“智慧建造”综合的利用了现代物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的合理运用,有助于实现全过程、动态化、综合化的监督和管控,进而提高整合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本文基于智慧建造相关理论,探讨其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浙江鸿翔水利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海宁  314400
        摘要: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更多的行业和领域得到了运用。在推进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与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创新其管理的模式。“智慧建造”综合的利用了现代物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的合理运用,有助于实现全过程、动态化、综合化的监督和管控,进而提高整合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本文基于智慧建造相关理论,探讨其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希望对同类工程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水利工程;智慧建造;信息化管理
       
        “智慧建造”在现代工程建设行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实现精细化管理、信息化管理,更好的推进绿色生态建设。智慧建造理念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如平安工地、和谐工程、绿色工地、智能工地都不同程度的体现着这一理念。水利工程项目投资建设的规模比较大,工程的工期比较长,设计比较复杂,涉及到的内容以及领域比较多,且影响正常施工的因素比较多,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难度比较大,任一环节的失误、错误都可能造成加大的影响和损失。积极的推进水利工程“智慧建造”信息化管理,有助于现代绿色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实现综合化的管理,降低工程的运维成本,建设智慧水利。
        1水利工程“智慧建造”信息化管理相关概述
        1.1智慧建造
        “智慧建造”是一种创新型的、信息化的、综合化的管理模式,强调“绿色理念”“生态建设理念”,通过合理的使用“智慧”技术和手段,如BIM+智慧建造,BIM+VR技术等。通过进行信息化的、全方位的、多维管理,确保各环节的建设规范化的进行,确保个参建部分间的有效交流和协商沟通,强化节能环保型建设,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通过进行模拟施工建设,强化对各类影响因素的严格管控,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
        1.2智慧水利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涉及到的部门、专业和领域多,建筑施工的规模大、设计复杂,且多地下结构,施工建设与管理的难度大。在工程建设中合理的利用“智慧建造”信息化管理模式,促使管理工作更加的全面化、高效化,有助于实现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拆除等环节的综合化管理,打造绿色生态工程。这种管理模式通过合理的使用计算机、物联网等技术,有助于消除信息孤岛,进而强化水利工程的数字管理,打造智慧水利工程。


        2水利工程“智慧建造”信息化管理策略
        2.1构建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平台
        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做好现场施工管理,合理的将信息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运用其中,构建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平台,实现施工建设全方位的、综合化的管理。该平台的建设,还有助于实现统一化、集中化的管理与监督,提供更加直观的、更加全面的数据信息,且信息的传递、各施工工序间的沟通和交流受到的限制比较小,方便实施动态化的监督和管控,实施远程监控,进而提高现场管理效率。认真的记录现场施工情况,及时的发现施工建设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强化施工各工序的监督,针对问题进行整改,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2合理的应用BIM+VR体验系统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管理过程中,可以合理的应用BIM+VR体验系统,实施更高效的管理。BIM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可以将工程立项、设计、生产、施工、管理、运营等各环节的数据连接起来,可以实现多维管理、协同管理、集中管理、模拟管理和可视化管理,进而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如合理的使用Microsoft Project软件,输入水利工程施工各工序以及专业参数,可以自动生成施工的进度横道图、计划表,方便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单位合理的安排工期、控制进度。利用BIM模拟技术协同设计,模式施工建设过程,用于水利工程造型、空间分析,能耗、成本分析,能确保设计方案更加合理。还可以实现实时的监控,及时的检查,更好的发现错漏问题,更直观的对比实际施工与计划间的差距。采用视频、短片、多维动态模型图等形式,可以更直观的展示工程建设相关的内容和信息,对复杂的过程进行分解,便于施工人员掌握。
        2.3构建完善的施工监督网络系统
        水利工程建设需要根据实际管理工作的需要,构建完善的施工监督网络系统,实时动态化的监督管控。如,打造人员智能化系统,对施工人员进行实名登记,并建立个人信息数据库,包括身份信息、素质和技能、薪资账户信息、日常的施工表现、考勤记录等方面的内容,并做好相关的信息更新管理与维护管理工作,强化对施工人员的管控。引入监控设施,收集和分析施工情况、运行情况相关的信息,建立预警防范机制,及时的发现和处理施工中的各类问题。打造VR安全培训和教育系统,合理的利用VR虚拟现实手段、三维动态技术等对水利工程施工现场进行模拟,确保施工人员更准确的把握和分析施工的流程、安全施工的重点。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受,促使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当中规范化的施工作业。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与管理需要积极的推进“智慧建造”信息化管理。合理的利用多种现代技术手段和方法,如BIM技术、大数据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实现施工建设的全面化、综合化管理,进行信息化的、全方位的、多维管理,加强动态化的监督管控,确保各环节的建设规范化的进行,强化绿色水利、智慧水利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克成,卢俊超,沈玉欣等.基于“智慧工地”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J].科技视界,2019(06):236-237.
        [2]窦安华,刘著国,王帅.“互联网+智慧工地”用智慧建造未来[J].中华建设,2018(07):28-31.
        [3]梁春光,陶玉波,郭莉莉.BIM 技术在国际工程凯乐塔水利枢纽项目中的设计与应用[J].河南科技,2016(19):36-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