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408281984****103X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开挖支护施工技术的重要性,然后分析水利水电工程边坡开挖支护施工技术要点,最后提出水利水电施工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的运用对策,进而可以保障水利水电工程变工开挖支护施工的顺利完成,为居民提供更多的水资源。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 边坡开挖支护 施工技术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使施工难度加大。此外,开挖支护是一项高危工作,需要施工工作人员合理的应用该技术,进而才可以保障开挖和支护施工的安全和稳定,为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帮助,保障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工。
1水利水电工程边坡开挖支护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在当前,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能源危机不断加深,在此背景下需要我国加快江河的治理,大力发展水利水电工程,进而保障水资源的充足性。但由于我国地理和自然环境相对特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发展,尤其是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环节。此外,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通常会建立在自然条件相对复杂的地区,所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优化自然环境的作用[1]。在我国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支护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不仅会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而且也无法保障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增加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难度。因而,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边坡边开挖支护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充分利用该技术才可以妥善解决边坡问题,从而保障施工进度,提高施工质量,减少施工成本费用。
2水利水电工程边坡开挖支护施工技术要点
2.1钢筋网铺设技术
水利水电边坡开挖支护施工过程中,合理的应用钢筋网铺设技术,有着十分良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边坡的稳定性提供保障。若在实际施工过程地理环境中存在诸多的坚硬岩石,则可以利用该技术[2]。这是由于钢筋网强度较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支护的强度,进而使水利水电工程边坡受力更加均衡,不容易发生坍塌。此外,在钢筋网铺设时,对于钢筋网固定有着严格的要求,若固定不合格,则很容易出现下滑的情况。同时,由于钢筋网制作时间相对较长,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做好钢筋防腐蚀、防锈工作,进而保障钢筋网能够最大化发挥自身作用。
2.2排水问题
在水利水电边坡开挖时,排水降水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边坡支护的重点。在排水过程中,由于会产生一定的作用力,所以需要通过合理的排水方式,减少对边坡施工的影响。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边坡支护部位,着重需要做好排水管道的预埋工作,并且也需要制定完善的快速排水措施,进而可以有效防止雨水的浸泡[3]。一般情况下,边坡支护排水孔的直径应要大于5cm以上,也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起坡,坡度大约保持在8o~10o之间。但为减少排水孔塌陷的情况,则需要在孔内安装0.4cm的PVC管,发挥保护和支撑的作用,进而达到理想的排水效果。
3水利水电施工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的运用
3.1重力式挡墙
顾名思义重力式挡墙就是通过墙体自身的重力,进而阻挡土体的侧压力,主要材料为混凝土的预制块石、片石混凝土等。其中的混凝土需要进行整体浇筑,而半重力式挡墙可以使用混凝土或者少筋混凝土进行浇筑[4]。重力式混凝土最大的优点就是使用的材料来源较多,并且有着方便快捷的特点,可以提高施工进度,被广泛应用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重力式挡土墙内部不需要大面积设置结构钢筋,则需要在局部设计少量的钢筋即可。若高度小于6米,并且地质条件相对良好,开挖会对周围产生相对较小的影响,同时拥有一定的经济性。
3.2喷凝混凝土技术
在水利水电边坡支护工作开展过程中,喷凝混凝土技术是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一种方式,分为湿喷和潮喷两种,有着十分良好的效果。在应用喷凝混凝土技术时,需要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进而保障支护工作的顺利完成。尤为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喷凝混凝土技术时,需要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进而才可以保障支护工作的顺利开展[5]。譬如,基坑若较为干燥,则可以采用潮喷的方式,并结合速凝剂,从而可以改善施工环境,最大化发挥支护的作用。但根据实际喷凝情况来看,需要将喷射厚度控制在0.2米,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坡面有所提升,而且还可以保障喷射质量,只有这样才可以保障挂网不会脱落。所以,在开展混凝土喷射工作时,需要提前做好清扫工作,使用高压风对锚孔的杂物清除,进而保障喷射质量。若基坑含水量相对较高,可以使用湿喷的方式,但需要与混凝土搭配,进而才可以保障喷射的安全性和质量。待喷射混凝土结束之后,搁置一段时间,若出现初凝现象,则需要进行喷水养护,从而促使坡面封闭性的提升。除此之外,养护工作也需要根据施工具体情况,进而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害,促使坡面稳定性的提升。
3.3锚索施工技术
锚索施工技术一般都是由预应力锚索、锚具和抗滑桩三部分组成。其中预应力锚索是指在桩的上半部分加上锚索,使一部分的下滑力通过锚索承受。而抗滑桩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滑坡支护结构,是通过埋设在边坡易滑的面进行移动。一般情况下,若对锚索施加预应力,锚具就会与抗滑桩连接在一起,而另一端就会通过滑坡体后锚固在滑床中,这样就会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受力体系[6]。与以往的看抗滑桩支护结构相比,有效填补了以往支护结构存在的缺陷,促使地基抗滑坡推力的提升,不仅可以减少成本费用,而且结构更加稳定。
3.4抗滑桩技术
通过受力理论来看,抗滑桩的构件有诸多,包含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等。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通过桩的连接,或者利用素混凝土进行桩的连接,可以形成稳定性较强的防护结构,进而可以有效减少坍塌、变形等情况的发生,保障边坡施工的顺利完成。实际上,该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侧向支撑,然后对变形或者破坏力进行传输,使之传输到下半部分的锚固段中,由锚固段的侧向力承担。抗滑桩技术有着诸多的优势,可以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在不同的施工环节中,可以联合应用,也可以单独使用,都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最大的缺点是施工费用较高,并且也会破坏整体美观性。此外,该技术通常运用在土质疏松、地下水较多的地区使用[7]。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水电工程与大众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对边坡开挖支护技术有着十分高的要求,需要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和环境,选择合适的支护和排水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施工技术的完善,水利水电边坡支护施工技术也在创新发展,施工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充分考虑,不断创新边坡支护施工技术,进而保障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为居民带来更多的方便快捷。
参考文献:
[1]潘中圣.水利水电工程边坡开挖支护施工技术探究[J].江西建材,2020(07):171+173.
[2]区铭莲.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14):18+20.
[3]肖三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基于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的应用研究[J].砖瓦,2020(05):173-174.
[4]周桂龙.水利水电工程边坡开挖支护施工技术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12):152-153.
[5]逄建波.水利水电施工工程中运用边坡开挖支护技术对策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07):26-27.
[6]冯瑜.水利工程中高边坡开挖与支护工程的施工要点[J].黑龙江科学,2020,11(02):112-113.
[7]杨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的应用研究[J].决策探索(中),2020(0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