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723251970****0036 山东省滨州市 256800
摘要:水利工程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对促进民生、国家发展存在重要影响。此类工程存在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区域占地面积大、涉及工种较多等特点,施工困难程度相对较高,其中的一个环节出现失误,将导致整个工程受到影响。基于此,有效控制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十分重要。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问题;措施
1影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主要因素
1.1各方责任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为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和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工程建设管理方、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必须互相密切配合、发挥各自作用。其中,建设单位是主体,具有协调其他各方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和管理的责任及权利;设计单位应深入工程现场并查阅相关资料,合理设计工程方案,以达到管理单位所要求的施工效果;监理单位从中进行控制和协调,各方应积极配合,努力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建设优质工程;施工单位质量控制和管理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和基础。
1.2机械材料
施工机械设备可直接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设备选型时,必须确保其技术先进性、操作维护便捷性和经济合理性;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同时,按照工期长短、工程量大小科学合理计划所需各种机械设备数量;特种设备要通过必要的检测方可入场,一般设备要安排定期维护,保证施工安全。材料管理必须“三证”齐全,方可入库;严把质量关,实行材料报检制度,进行施工单位自检、监理抽检、政府质量监督机构和社会共同监管;在严格执行采购计划的同时,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情况适时适度调整,以便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并减少损失。
1.3施工质量控制水平低
从总体角度来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水平相对较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而言,个别工程在控制土方工程质量时,缺少有效的控制手段,进而导致大量的沉降产生,对结构的可靠及安全造成了不良影响;个别工程由于忽视对质量缺陷的有效处理,导致相应部位混凝土的老化和碳化程度在短时间内大幅增加,钢筋锈胀问题严重,最终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损坏问题;个别工程混凝土表面存在麻面、露砂等问题,进而导致整个工程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个别工程应用的闸门防腐性差,出现各种腐蚀、损坏问题的概率比其他工程更高。
2强化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措施
2.1优化工程设计
工程设计对工程整体的建设质量来讲存在重要影响,需要重视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研究论证,此外,针对工程开展有效的建设环境及水文地质条件调研操作也十分重要[2]。
实际开展各环节工程设计操作的过程中,应结合相应建设区域的环境及气候条件等,明确其环境属性,针对混凝土施工、维护、质量检测相关标准进行有效设计,同时,重视科学设计混凝土抗冲磨、抗冻等指标。就软土地基来讲,应重视对其相关的各种有效处理方式开展仔细的研究和分析操作,择选出符合相应建设区域地质条件的最佳处理方式,针对基础工程的质量检测及验收等相关标准开展合理设计,重视关注工程不均匀沉降量及沉降限值,以便于更好地确保结构质量及稳定性。具体开展金属结构设计及自动化设计操作的过程中,应遵循功能可靠、结构简洁的原则,有助于提高工程运维管理实效性。
2.2重视工程耐久性
对于水利工程而言,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不仅对相应工程的使用效果及运行安全性存在直接影响,一旦出现任何问题,还将造成诸多无法弥补的损失。
耐久性是评判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有必要重视积极强化工程设计及寿命理念,注重深化自身对水利工程建设条件及运营环境的了解和把握,基于工程的设计、建设以及运营等多个方面促进自身对工程耐久性认识的深化,同时提出多种合理有效的措施,优化工程耐久性,进而达到延长工程使用年限的目的,有助于更好地维系工程运行稳定及安全性。此外,除需要强化工程耐久性以外,也应对工程建设时间及投入成本的影响加以有效考量,有助于确保各环节建设施工顺利的开展。
2.3落实好质量管理责任制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推进,还需要水利主管部门领导给予充分的重视,这样才能督促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还需要落实好质量管理责任制,明确领导、项目负责人、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的责任,将责任制层层落实,强化监督和检查。按照水利规范和技术要求,出现质量问题,不管当事人发生什么变化,都要追究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彻底解决工程当事人不管工程质量如何,出现问题一走了之的弊端,使工程人员真正负起责来。
2.4加强进场材料及设备的质量控制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原材料要加强对其质量和批次的有效检测和审查,同时对于材料和设备的相关数据要及时进行备案,如不符合要求则坚决不能进场。在对施工材料进行储存时要确保其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水泥、外加剂、防水材料、土工织物材料等容易受影响的材料。而针对需要现场进行配置的施工材料则要对其检测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最后为了确保建筑工程设备的性能稳定,应加强对其运行和存放状态的有效维护和保养,及时对各项参数进行校准优化,做好防腐蚀处理,避免因施工而造成的设备破损现象。
2.5实施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现代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多年的水利工程建设实践,我国水利行业不断完善工程建设管理标准体系、考核体系、奖惩制度,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身的标准化、规范化的建设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工程建设精细化管理,以促使各项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协调、高效的运转,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2.6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控制实效性
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是保障工程后期应用效果的首要前提。各建设施工企业需要结合工程相关合同及设计规定,合理、科学地制订工程耐久性施工规划,重视有效控制混凝土配比,确保各相关耐久性指标均符合所设计标准;针对混凝土工程开展各环节施工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材料的来源和质量,完全依照所设计配合比开展相应施工;积极采取多种有效手段,对混凝土振捣、模板等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有助于优化混凝土工程后期应用效果。
针对规模较大的混凝土工程以及具有关键作用的结构,有需要的情况下可利用优化耐久性及温度控制等附加手段,有利于避免各种质量问题、缺陷的形成;针对基础处理工程展开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操作;针对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等严格实施驻厂监督制造操作;重视对隐蔽工程及金属结构等开展仔细、有效的验收操作;在实际应用各种自动化、机电设备以前,需要展开高质量的联合调试运行检测和验收操作;针对各种工程质量问题及缺陷等,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详细记录;就一些可对工程耐久性造成不良影响的缺陷等,需要通过专项论证等方式制订相应的解决计划;针对一些永久性质量缺陷问题,需要重视落实工程运行阶段的维护责任。
结论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管理是工程建设管理的核心和基础,无论是建设阶段还是后续运行阶段,都需要将质量管理工作放在首位。在实际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将质量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积极构建完善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落实好质量管理责任制,强化施工材料质量控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加大对施工人员专业技能的培养,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施工队伍,从而打造出高品质的水利工程。
参考文献:
[1]徐超,徐翠婷.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常见问题及其对策浅谈[J].海河水利,2019(z1):11-13.
[2]邱信蛟,李越川,王志英.重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机制现状与思考[J].中国水利,2018(8):49-50+71.
[3]庄鹏.信息化时代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策略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3):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