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工程的质检及处理措施 李帝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建筑模拟》2020年第10期   作者:李帝
[导读]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应把握建筑施工关键环节,实现提升建筑施工质量的目的。混凝土工程作为建筑施工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建筑施工整体质量。应加强对混凝土工程质检工作的把控,在进行工程质检时,始终坚持全面检测原则,以确保质检工作发挥应用的效用,确保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把控质检要点,例如: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过程质量控制,选择适合的质检方法,为了提升质检结果精准度,可以将不同的质检方法结合
        身份证号:1102221990****481X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应把握建筑施工关键环节,实现提升建筑施工质量的目的。混凝土工程作为建筑施工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建筑施工整体质量。应加强对混凝土工程质检工作的把控,在进行工程质检时,始终坚持全面检测原则,以确保质检工作发挥应用的效用,确保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把控质检要点,例如: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过程质量控制,选择适合的质检方法,为了提升质检结果精准度,可以将不同的质检方法结合运用,以实现对混凝土工程全面、精准检测的目的,为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工程;质检;处理措施
       
        1混凝土工程中的质量问题
        1.1建筑墙体出现麻面
        建筑墙体出现麻面,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最为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是由于未能实施混凝土规范性施工,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混凝土振捣工作没有到位,企业方过于追求施工进度,施工人员没有在振捣环节停留一定时间,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气泡没有及时排出,导致墙体出现麻面。(2)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为了能够确保混凝土整体结构的密实性,应先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工作,但是大施工人员忽视了洒水环节,直接施工,导致墙体出现麻面。
        2.2出现孔洞现象
        在混凝土工程中出现孔洞质量问题主要由以下三点因素导致。(1)混凝土结构密实度较差,混凝土内部存有大量的孔隙,直接导致孔洞的产生。(2)砂石与砂浆搅拌不均匀。(3)在施工中,操作不规范,导致一些杂质混入混凝土之中,影响混凝土结构整体性,尤其是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出现孔洞的几率较大,孔洞质量问题较为严重。
        2建筑混凝土工程质检工艺及主要质量问题
        2.1建筑混凝土工程质检工艺
        (1)混凝土工程质量抽检。质量抽检主要涉及对混凝土强度的抽样检查,由于工程中混凝土材料与土块所用数量众多,对质量检查只能采用抽样的方式进行。而在作业中应结合混凝土材料的生产日期与强度等因素予以分类抽检,确保抽样结果符合各类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标准。(2)混凝土工程质量检查。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检查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全面,既对混凝土材料的运送、生产、搅拌、填充期间的质量进行检查验证,又需对混凝土工程维修、养护等建成后的质量做定期检查与复验,是质检工艺最为主要的流程作业。
        2.2建筑混凝土工程的主要质量问题
        (1)混凝土工程蜂窝问题。蜂窝问题是指混凝土工程结构中产生的蜂窝状窟窿,其成因多为混凝土骨料品质与配制手段上存在偏差或疏忽导致。在混凝土浇筑阶段,若浆液浇灌工作或是捣鼓流程过短,都会引发混凝土结构出现漏浆问题,从而造成工程蜂窝。(2)混凝土工程孔洞问题。孔洞问题即是混凝土结构不严实、工程存在空隙、乃至部分结构没有混凝土的质量缺陷现象,其成因多是混凝土砂石浆液在搅拌过程中拌和不均匀,使砂石与浆液之间无法混合产生分离而引发的空隙;而寒冷的气候条件也会使杂物意外掺入进混凝土结构后不易分离,造成空隙与孔洞问题。
        3应对混凝土质检过程中质量问题的有效措施
        3.1做好施工前的质量管控工作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之前,应对影响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性因素进行严格把关。首先,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混凝土使用性能;其次,对混凝土原材料配置比例进行科学检测,需要将比例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对混凝土浇筑设计方案进行严格审查,尤其重点审查浇筑关键位置是否覆盖;最后,结合建筑施工实际需求,确定混凝土的采购数量、规格等,避免出现浪费问题,降低企业投资成本。但是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有些企业为了能够大幅度的降低工程成本,在采购混凝土时,过于重视价格,忽视了混凝土的质量,致使一些质量较差甚至是质量不达标的混凝土流入到建筑施工之中,极大的降低了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为混凝土工程埋下安全隐患,建筑在投入使用中容易出现工程质量问题。

所以,在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中,质量监管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对采购的混凝土质量进行质量检测,只有满足建筑质量标准的施工材料,才能投入到实际施工之中,从源头上把控混凝土质量。
        3.2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混凝土工程施工需要把控关键点:混凝土浇筑过程、混凝土振捣过程、混凝土凝结过程。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注意把控浇筑的速度与间隔时间;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实施,将振捣次数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在混凝土凝结过程中,需要等混凝土内部完成凝结之后,才能再次进行混凝土的二次浇筑。但是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人员专业水平较低,对于混凝土施工掌握不够全面,出现操作不规范的问题,直接导致混凝土工程施工出现质量问题。所以,企业应重视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在施工之前,对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同时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技能培训,能够有效规范施工人员混凝土工程操作,确保混凝土工程顺利、高效实施。
        3.3做好施工后的养护工作
        养护环节是混凝土施工的最后环节。做好养护工作,是确保混凝土优良性能的重要保障。养护工作专业性强,需要安排专业人员,制定科学的养护方案。不同的水泥种类与天气对养护的要求不同,在降雨较多的季节,应减少对混凝土表面洒水的次数,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问题;在温度较高的天气,适当的增加对混凝土表面洒水次数,以保持内部充分水分。但是在实际的混凝土养护过程中,由于企业尚未认识到混凝土养护工作重要性,缺乏专业的养护人员、养护人员职责划分不明确,直接导致混凝土最后的养护环节出现问题,不仅严重影响混凝土使用性能,更缩短了混凝土使用年限。所以,企业应培养专业人才,制定科学的混凝土养护方案,明确分配混凝土养护人员的职责,实施权责制度,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能够及时找到第一负责人,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避免出现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为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4开展混凝土工程质检工作的方法
        4.1采用科学的检测方法
        回弹法是混凝土工程质检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针对混凝土硬度进行检测,虽然能够准确的反应混凝土整体硬度是否满足建筑需求,但是对于混凝土结构内部存在的质量问题不能准确的检测出来,回弹法应用在混凝土工程质检之中,既有优势,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要想不断优化质检结果,确保质检结果全面而准确,应采用更为科学的检测方法,以确保混凝土工程检测结果精准度。
        4.2混凝土置换法
        在混凝土工程质检中,对于检测不合格的部分,应使用混凝土置换法予以及时的更换。具体步骤如下:去除不合格的混凝土;确保混凝土表面的平整;铺置性能良好的混凝土;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
        4.3超声法检测法
        超声波检测法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质检技术,通过超声波在混凝土内部结构传播的速度,反应出混凝土硬度的强弱。
        5结语
        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压、抗腐蚀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之中,能够极大的提升建筑整体结构稳固性,混凝土作为建筑主要施工材料,是决定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所以,必须严格把关混凝土工程施工环节,不仅需要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更需要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确保混凝土工程满足质量检测要求,从而提升建筑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邹斌.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工程的质检及处理措施[J].质量探索,2016,13(05):25+24.
        [2]李有亮.浅析建筑混凝土工程中质量检查及处理措施[J].建设科技,2015(23):84-85.
        [3]周兆龙.浅析建筑混凝土工程中质量保障、检查及处理措施[J].门窗,2015(09):213.
        [4]李泽田.浅析建筑混凝土工程中质量检查及处理措施[J].科技资讯,2015,13(06):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