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基层医院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措施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1期   作者:高玲1 闫海燕2
[导读] 分析基层医院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并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实现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


高玲1 闫海燕2
(1淄博市淄川区淄河卫生院;2淄博市淄川区峨庄卫生院;山东淄博255000)
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并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实现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方法: 选取时间段为2019.2月~2020.2月期间,因糖尿病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计90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对象,并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分析糖尿病健康教育影响因素的分析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意识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意识情况,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5.55%,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4.4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基层医院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影响因素,需要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基层医院;糖尿病;健康教育;影响因素;护理干预
前言:对于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不仅需要使用降糖药物或者是胰岛素进行血糖的控制,饮食和于运动也有效的控制方式,但是据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大多数患者对于糖尿病健康知识的了解不足,造成了其健康意识较差,对整体的疾病治疗效率也会造成影响。基于此,本次实验将在对基层医院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健康教育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时间段为2019.2月~2020.2月期间,因糖尿病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计90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对象,并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5例。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实验,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符合入组实验标准。对照组45例患者中,男女例数分别为25例和20例,年龄区间42~67岁,平均年龄为(53.72±1.45)岁;观察组45例患者中,男女例数分别为23例和22例,年龄区间39~73岁,平均年龄为(51.93±2.17)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实验结果无影响,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分析健康教育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发放健康行为规范
   针对于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不足问题,可以向其发放糖尿病健康行为规范,其中不仅包括了糖尿病的形成原因、发病机制、常见治疗和控制措施等,还包括了自我控制和监测血糖的方式,以及相应的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措施,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疾病治疗意识,进而能够促进其治疗依从性的提高[1]。
(2)建立追踪体系
   建立糖尿病健康教育追踪体系主要是在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根据其疾病状况和预后效果,制定其出院后的复查和诊疗计划,以便对疾病做到有效的控制,避免病症的加重[2]。同时,需要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访问或者是家庭随访,更加详细的掌握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保障患者的身体保持在良好状态。
(3)开展健康讲堂
   聘请糖尿病专家在院内定期开展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堂,组织糖尿病患者参与到讲堂内学习相关的健康知识,能够使其掌握基础的糖尿病护理措施,对自身的疾病进行有效的监测,同时还可以与糖尿病专家进行零距离的交流和沟通,解决自己在疾病方面存在的疑惑和问题,提高其自我管理的效果[3]。
(4)组织健康活动
   基层医院可以通过在社区内开展健康活动的方式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护理意识[4]。具体来说,可以在社区内开展护理健康活动,将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传递给观者,使其明确自我控制的重要性,以及疾病加重对自身身体的危害,进而能够强化患者的安全意识,促使其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自我的管理和控制,提高生活质量。
1.3观察指标
   将不同护理措施下两组患者的健康意识优良率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在对本次实验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后,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使用(%)表示为本次实验的优良率,实验结果检验使用X2值,以(P<0.05),表示数据之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3.讨论
   经过实验分析后可知,对基层医院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是包括了饮食结构、居住状况、自我意识等方面,所以为了加强糖尿病健康教育,树立患者的疾病健康意识,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生活情况和疾病状况,结合健康教育目标,制定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进而能够确保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5]。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发放健康行为规范、建立追踪体系、开展健康讲堂、组织健康活动等措施,来进行健康教育活动,使患者掌握更加全面的健康知识,提高其自我管理和控制意识,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根据本次实验可知,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患者健康意识优良率为95.55%,明显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由此可知,通过对健康教育影响因素的分析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健康教育的效率,保障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林燕红.影响基层医院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措施[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01):99-100.
[2]刘玉芳,曹永吉,房静,于娇娇,任爽,王红薇,韩雪,刘海英,力文.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影响因素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4):162-163.
[3]胡乔玲.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开展前后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10):117-118.
[4]高海燕.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依从性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4):117-118.
[5]张瑞,热瓦·拉孜别克.系统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高危因素患者自我护理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1):162+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