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对降低急诊科护理纠纷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1期   作者:耿君范
[导读] 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降低急诊科护理纠纷发生率的效果


耿君范
(淄博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山东淄博255000)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降低急诊科护理纠纷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时间段为2018.12月~2019.12月期间,我院急诊科中接诊的患者共计74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急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是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不同护理措施下两组患者的纠纷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2.70%,对照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13.5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件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97.29%,对照组为83.78%,观察组明显更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在急诊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优质护理干预;急诊科;护理纠纷发生率;临床效果
前言:急诊科主要是负责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治疗工作,与其他科室相比较,具有工作难度大、任务重、强度高的特点,进而对于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较高。在实际的护理工工作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出现一些护理纠纷事件,造成护患关系的紧张。因此,为了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实现全面规范的护理程序,可以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进而能够有效的降低急诊护理纠纷发生率,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时间段为2018.12月~2019.12月期间,我院急诊科中接诊的患者共计74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7例。本次实验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经沟通后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实验,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入组标准。对照组37例患者中,男女例数分别为19例和18例,年龄最小的为22岁、最大的为70岁,平均年龄为(52.07±1.53)岁;观察组37例患者中,男女例数分别为20例和17例,年龄最小的为20岁、最大的为68岁,平均年龄为(47.52±1.55)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急诊科护理措施,既包括了生命体征检测、用药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则是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需要对急诊科所有护理人员进行综合能力培训,使其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道德素养、心理素质等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还需要着重培养护理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能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沉着冷静面对,更好的完成急诊护理工作,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1]。
   其次,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针对于出现负面情绪的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消除其心理压力,进而能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配合医护人员,提高其治疗依从性[2]。同时,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沟通,能够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了解患者的真实需求,进而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提高急诊护理效果,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再次,可以发挥患者家属的积极作用,引导患者家属参与到护理工作中,让家属尽量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充足的关心和爱护,使其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情感上得到相应的满足[3]。同时,家属也可以当做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媒介,能够指导患者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提高其依从性。
   最后,需要为患者营造出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将病室内的温度、湿度等调节至合适范围内,并定时进行通风和消毒,确保室内空气清新,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滋生而出现院内感染,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将不同护理措施下两组患者的护理纠纷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表示护理纠纷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经X2值检验后,以(P<0.05),表示为数据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3.讨论
   优质护理指的是在“与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下,制定出的具有规范化、标准化、个体化的护理流程,以促进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建立更加标准的护理体系。而急诊科工作具有急、重、快的特点,进而对于护理工作的要求较高,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护患纠纷的发生[4]。因此,为了提高急诊护理的整体质量,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可以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的生理、心理、认知等进行全方面多角度的干预,进而能够实现护理效率的提高,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可知,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其护理纠纷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由此可知,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急诊护理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黄丽红,陈嘉辉,张秀明. 优质护理在急诊科危重患者住院护送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临床医学工程,2018,25(12):1693-1694.
[2]郑帆,贺宁宁. 优质护理干预对降低急诊科护理纠纷发生率的作用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9):131.
[3]赵海燕,林旭. 急诊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05):245-246.
[4]付玉鹏,伞春雨. 护理干预措施在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0):338+3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