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例急诊科创伤性气胸急救及其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1期   作者: 顾莺莺
[导读] 分析评价13例急诊科创伤性气胸患者急救及其护理效果。


 顾莺莺
(江苏省沭阳仁慈医院外科;江苏沭阳223600)
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13例急诊科创伤性气胸患者急救及其护理效果。方法 本次将我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3例急诊科创伤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均展开急救及护理干预,进一步评估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效果。结果 本次13例患者均急救成功,其中治愈11例,好转2例,无死亡患者,急救成功率为100.00%,治愈率为84.62%、好转率为15.38%。结论 针对急诊科创伤性气胸患者,需及时展开急救及护理干预工作,从而提高急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急诊科创伤性气胸;急救;护理干预;护理效果
   创伤性气胸,为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研究报道称:创伤性气胸在钝性上中占比大概为15-50%,在穿透性伤中占比大概为30-87.6%。该疾病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胸闷、气急、严重呼吸困难、发绀、脉搏细弱频数、休克等[1]。由于创伤性气胸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需及时开展急救工作,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次将我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3例急诊科创伤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目的是分析评价急诊科创伤性气胸患者急救及其护理效果,具体研究成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研究的13例创伤性气胸患者,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我院急诊科,年龄分布在21-58岁,平均年龄为(32.9±1.1)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5例、医源性损伤2例、坠落伤3例、刀刺伤1例;均第一时间及时进行急救工作,并在急救工作开展过程中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此外,急救及其护理干预获得患者家属(监护人)知情同意。
1.2方法
1.2.1急救方法
   针对创伤性气胸患者,以“早期诊断、积极治疗”为基本原则。若患者循环功能不具稳定性,则需及时进行静脉通路构建,并积极进行抗感及抗休克治疗。对患者补充适量的血容量,及时找到产生休克的原因,倘若在输血之后患者的血压未能得到上升,并出现下降的趋势,则判断是否为活动性出血或者存在其他脏器损伤出血表现,需在抗休克医治的基础上,及时展开手术,并配合B超及CT等检查方法,对患者胸腔损伤及时评估,判断是否存在其他脏器损伤,倘若存在需及时对症处理。
   在急救过程中,针对患者的具体疾病,若为闭合性气胸患者,需协助患者行坐位,及时采取排气减压抢救治疗;倘若患者的气胸还是没有改善,需及时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针对张力性气胸患者,则需及时进行减压急救,通过简易设备胸腔排气减压处理,如果无效,则需进一步实施闭式引流急救,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性。此外,针对开放性气胸患者,需确保患者呼吸通畅,对胸壁创口及时固定封闭处理;若为张力性气胸,则需采取包扎创口处理,进一步实施穿刺或者引流排气减压抢救治疗方法,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1.2.2护理干预方法
   一方面,针对创伤性气胸患者,及时开展诊疗工作,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包括: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及体温等;若有异常,则需及时对症处理。对患者的损伤部位进行密切观察,并加强损伤部位防护干预。
   另一方面,基于急救护送过程中,搬运患者动作需轻柔,注重患者受伤部位的保护,尤其是合并腰部、胸、颈等位置损伤患者,需采取适宜的搬运体位,比如使用颈托加以保护等,并保证推车的平稳,确保输液的通畅,速度适宜。
   此外,加强对患者的胸腔闭式引流护理,维持引流管道通畅,对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进行严密观察,避免引流管脱出及滑落等风险问题的发生。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抢救期间采取无创呼辅助医治,并及时开展抢救措施,保证患者生存质量。
1.2.2评价及数据处理方法
   此外,急救护理工作结束后,对患者的急救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即评价患者的急救成功情况,分为:治愈、好转及死亡三个等级标准,计算抢救成功率、治愈率、好转率等;涉及的计数数据用 统计学软件SPSS21.0处理,用百分率(%)表示,并采取χ2检验,P<0.05表示相关数据比较有明显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13例患者均急救成功,其中治愈11例,好转2例,无死亡患者,急救成功率为100.00%,治愈率为84.62%、好转率为15.38%。具体数据如下表1:


3.讨论
   在临床中,针对急诊科创伤性气胸患者,需尽早展开急救干预,并在急救工作开展过程中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从而起到提高急救成功率的作用[2]。
   值得注意的是,创伤性气胸患者的种类繁多,包括:闭合性气胸、张力性气胸以及开放性气胸等。针对不同的创伤性气胸患者,需采取有针对性的急救干预措施,然后通过急救护理干预的实施,使患者脱离生命危险[3]。本次13例急诊科创伤性气胸患者经急救护理干预,均急救成功率,治愈率为84.62%,好转率为15.38%,无死亡患者;由此可见,急救护理干预方法的应用价值颇高。
   综上所述:针对急诊科创伤性气胸患者,需及时展开急救及护理干预工作,从而提高急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天椒.重症创伤性血气胸的早期急救及护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4):11-12.
[2]杨婷敏.人性化护理在创伤性气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77-278.
[3]居娴静,沈宇,戎怡洁.护理程序在创伤性血气胸急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6):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