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1期   作者:胡春艳
[导读] 分析探究肺癌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效果。

胡春艳
(江苏省沭阳仁慈医院外科;江苏沭阳223600)    
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肺癌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采取随机盲选法,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进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2例肺癌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划分为2组,各组平均为51例;其中,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全面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SDS评分及SAS评分。结果 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护理后SDS评分及SAS评分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 肺癌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实行全面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明显减轻心理压力提升身心健康状况,值得在临床护理中使用及推广。
关键词:肺癌;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骤发性且致死率高的缺氧性呼吸衰竭疾病,其本质为外科手术后严重并发症,以难治性低氧血症及呼吸窘迫为典型临床症状,并且经胸部X线片检查发现出现弥漫浸润性病理改变,严重者极易引发多脏器衰竭,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大大增加致死风险[1]。鉴于此,本文重点探究肺癌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此次研究纳入102例患者,纳入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所有患者均符合肺癌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并且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于知情条件下签署实验同意书,基本排除失语、合并精神疾病及合并传染性疾病的情况。以随机盲选法为参照划分为2组,即:对照组51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7:24,年龄分布为47岁至82岁,平均年龄为(61.53±1.28)岁;观察组51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8:23,年龄分布为48岁至83岁,平均年龄为(61.54±1.29)岁。2组患者基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的意义。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全面护理,即:(1)护理人员必须实时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包括呼吸频率、血压及心率等,便于及时发现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异常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且做好早期临床症状的护理工作,以保证患者呼吸道始终处于通畅状态为核心目标,指导患者掌握深呼吸及正确排痰的要点及技巧;(2)受肝癌手术风险较高的影响,大大增加患者身心痛苦,尤其是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较高,极易引发患者出现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客观上要求相关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倾听其内心疑虑,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措施,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3)外科手术后机体创口较大,日常呼吸期间可能出现剧烈疼痛或无力感,以至于呼吸道内痰液滞留,直接影响呼吸道通畅性,反而削弱患者肺功能,护理人员必须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道基本情况,定期协助患者进行排痰处理,及时排除呼吸道内分泌物,必要时采取呼吸道湿化处理措施;(4)为了保证术后感染控制效果,护理人员必须做好病房日常卫生清洁工作,消除影响病房通风效果的风险因素,严格控制病房内温度及湿度,定期或不定期消毒处理病房内所有设施,仔细清理患者口腔、呼吸道及外表皮肤。
1.3判定标准
    根据SDS评分(即抑郁评分量表)及SAS评分(即焦虑评分量表)评估2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的改善程度,分数越低说明改善效果越好[2]。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处理数据,其中计量数据使用(+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数据用百分率(%)表示,并用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具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护理后SDS评分及SAS评分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发生率高及致死率高的缺氧性呼吸衰竭疾病。受医疗领域内外科手术数量渐渐增加的影响,促使术后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并且其疾病发生机制相对复杂,与外科手术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例如:肝癌手术为例,其手术创伤面积大,大大增加术中出血量,促使患者免疫功能急剧下降,以至于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引发肺部感染诱发呼吸窘迫综合征[3]。
  目前临床治疗肺癌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以改善肺部功能为核心目标,侧重于纠正其低氧血症,而治疗期间大力实施全面护理模式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升其生活质量,有助于保证患者身心健康状态。同时,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全面护理模式能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及意识,大大提高护理治疗的依从性,并且全面护理中呼吸道护理环节能明显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有助于减少痰液滞留量。
    综上所述:肺癌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实行全面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明显减轻心理压力提升身心健康状况;所以,值得在临床护理中使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丁榆.肝癌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2):1913-1915.
[2]刘淑华,曹岳蓉,杨靖华.针对性护理在肺癌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08):1078-1080.
[3]陈春艳,曹艺.肺癌患者在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2):47-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