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联素与老年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病变的关系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1期   作者:杨萍 陈丽娟
[导读] 脂联素与老年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病变的关系

杨萍 陈丽娟
(山东省荣军总医院内分泌科;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脂联素在人体的作用广泛,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近年来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研究成为热点。本文就脂联素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相关性展开综述,为临床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脂联素 2型糖尿病 周围血管病变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受多因子影响的复杂性疾病。临床和实验研究显示,脂联素(adiponectin,APN)通过多种机制参与了2 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本文就APN与2型糖尿病及其周围血管病变的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脂联素(APN)概述
   APN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成熟的APN由226个氨基酸组成,分为3个部分:氨基末端的信号肽、中间的胶原样结构域及羧基末端的球形结构域,其中后两者对于维持APN的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1]。人的APN基因包含3个外显子和两个内含子,研究[2]认为启动子区域的SNPs、外显子2上的SNP+45及内含子上的SNP+ 276及部分错义突变与T2DM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存在相关关系,这种相关性主要是由于突变影响了APN的表达水平及其功能。APN与脂联素受体1及脂联素受体2结合,主要通过激活AMPK及NF-KB途径发挥生物学效应。
2.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
  T2DM发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胰岛素抵抗(IR),减轻1R,增加胰岛素敏感性(IS),在T2DM治疗中已倍受关注。APN可提高IS,在糖、脂代谢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目前认为APN改善IS的机制如下:①通过促进胰岛素诱导的胰岛素受体酪氨酸的磷酸化提高IS;②直接促进胰岛素受体及受体后水平信号转导来提高IS;③抑制糖异生,通过抑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和葡萄糖-6-磷酸酶的活性,增强胰岛素对肝细胞内糖异生和肝糖输出的抑制作用;④抑制脂肪组织TNF-а信号转导,TNF-а与血浆APN呈负相关,TNF-а活性减少可改善IS[3];⑤通过5-AMP活化蛋白激酶磷酸化作用,增加肌细胞对葡萄糖和游离脂肪酸的摄取和氧化,达到升高IS的目的[4]。Hotta等[5]报道T2DM患者血浆APN水平低于正常人,他们利用恒河猴动物模型研究T2DM的发病过程,发现该动物模型在肥胖但糖代谢正常阶段,血浆APN水平已开始降低,且其水平的下降与IR的进展程度相平行,发生T2DM之后,血浆APN水平则进一步下降。这就表明,APN可能参与T2DM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3.APN与老年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PAD)是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有研究[6]提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APN水平与PAD密切相关。低脂联素是老年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其血管病变的发展有重要意义[7]。

APN抗AS的可能机制如下:①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因子的产生:体外实验[8]发现,生理浓度的APN(15-25)mg/L就可以抑制TNF-a诱导的单核-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血管粘附分子-1、E选择素、人类大血管内皮细胞间粘附-1的形成,并呈现剂量依赖性;②可能通过cAMP-PKA及NF-kB的信号传递通路抑制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和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从而调控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③抑制血管平滑肌(SMCs)的增殖:APN能够特异性的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结合,生理浓度下即可显著抑制PDGF-BB与SMCs结合,从而显著抑制SMCs的增殖与迁移;④抑制泡沫细胞的形成:用生理剂量的APN处理可降低巨噬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经APN处理后巨噬细胞内含很少脂滴,可以认为APN抑制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的转化。虽然目前为止APN抗AS的确切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但是体内体外实验已证实,补充APN可有效防止或抑制AS的形成,可望成为干预T2DM患者PAD进程的新靶点。
5.展望
   综上所述, APN与老年糖尿病及其周围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使用外源性APN或者使用某种方法使APN的表达上升可使血管病变危险度下降,相关研究将为老年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初明峰、郭立新,脂联素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4, 8(23):588-590.
[2]黄言瑾,陈金水.脂联素国内外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2):234-236.
[3]周瑞秀,王静.脂联素及其受体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8,14(4):515-517.
[4]李连涛,林丽香,陈刚.脂联素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J].福建医药杂志,2007,29(4):72-74.
[5]Hotta K.Funahashi T,Arita Y,et a1.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a novel,adipose-specific protein,Adiponectin,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J].Arterioseler Thromb Vasc Biol.2000.20(6):l595-1599.
[6]李浪波,秦爱平,赵新兰,等.老年2型糖尿病血清脂联素与周围血管病的关系[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0):83-86.
[7]刘超,杜万红,郑桃林.脂联素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性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42-44.
[8] Zoccali C,Mallamaci F,Tripepi G.et a1.Adiponectin,metabolic risk factors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among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J].J Am Soc Nephral,2002,13(1):134-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