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即刻经皮肾镜取石治疗完全鹿角形肾结石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1期   作者:杨涛 邰星星
[导读] 研究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即刻经皮肾镜取石(PCNL)治疗完全鹿角形肾结石的临床价值。

   杨涛   邰星星
    (陕西凤翔县医院;陕西凤翔721400)
   摘要:目的 研究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即刻经皮肾镜取石(PCNL)治疗完全鹿角形肾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筛选出本院于2018/8-2019/8期间接收的预实施ESWL+PCNL综合治疗方案的32例完全鹿角形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侧结石是23例、合并对侧上尿路结石是4例、无积水完全鹿角形肾结石是5例;结石径长范围是3.8-6.9cm,平均径长是(5.12±2.56)cm。结果 经过ESWL+PCNL综合治疗之后,痊愈者是26例(81.25%),未痊愈者是6例(18.75%)。经过6-24个月的随访发现,所有研究对象都未出现肾积水或狭窄,在26例痊愈者中有2例(7.69%)复发;在未痊愈6例患者中,有1例(16.67%)出现结石增大、数量增加等现象。在术前检查中,有5例患有氮质血症,而术后1年后经复查发现:肾功能恢复者有3例,1例明显好转。结论 在ESWL后行PCNL治疗完全鹿角形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微创、恢复快、并发率低等优势,是临床上一个治疗完全鹿角形肾结石的最理想方案。
   关键词:ESWL;PCNL;完全鹿角形肾结石
   引言:在肾结石疾病中,完全鹿角形肾结石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病症,其临床治疗难度大,是广大临床医生重点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着重探讨了在ESWL后行PCNL治疗完全鹿角形肾结石的临床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一、对象及方法
   (一)对象
  筛选出本院于2018/8-2019/8期间接收的预实施ESWL+PCNL综合治疗方案的32例完全鹿角形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是19-69岁,平均年龄是(45.26±1.5)岁;结石类型:单侧结石是23例、合并对侧上尿路结石是4例、无积水完全鹿角形肾结石是5例;结石径长:范围是3.8-6.9cm,平均径长是(5.12±2.56)。cm。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表现包括:具备轻微胀痛、尿路感染等。
   (二)方法
  首先采用ESWL进行治疗;随后给予PCNL治疗。其中:ESWL的具体内容是:①患者仰卧于床,术前给予清肠处理,使用镇静剂与止痛药,常规插入双J管;②运行碎石机,设置电压在13-15KV范围内,冲击此时数铸形结石平均2000-2600次,确保结石粉碎径长在3-5mm范围内;②术后当日实施B超或X射线检查,评估碎石效果,留排石、排尿等情况[1]。
  PCNL的具体内容是:①术前局麻出来,并将膀胱镜插入输尿管导管中,配置输尿管肾镜,通过B超或X线检查后,在肾盂漏斗处结石位置对其进行穿刺操作;②通过筋膜扩张器留置其中,利用灌注泵于直视的情况下进行取石;③手术结束后,需要将双J管插入肾造瘘管内;④全部患者在术后结合碎石、排石、排尿等情况,针对没有出血或感染者而言,需要在特定时期内拆掉肾造瘘管、双J管等,并在术后1、3个月进行B超、血生化等项目检查,评估积水吸收、肾功恢复等情况。


   二、结果
  经过ESWL+PCNL综合治疗之后,痊愈者是26例(81.25%),未痊愈者是6例(18.75%)。8例术后1-3d内发烧(38.2-39.6℃),在给予抗炎消菌等治疗后于2-5d内恢复健康。6例在PCNL术后2-5d内出现继发性出血,待给予保守治疗后得到明显改善和好转。
  通过6-24个月的随访发现,所有研究对象都未出现肾积水或狭窄,在26例痊愈者中有2例(7.69%)复发;在未痊愈6例患者中,有1例(16.67%)出现结石增大、数量增加等现象。在术前检查中,有5例患有氮质血症,而术后1年后经复查发现:肾功能恢复者有3例,1例明显好转(血肌酐从328-426.7mmol/L降低到189-224mmol/L)。
   三、讨论
   完全鹿角形肾结石疾病在临床是一个常见的疾病,不过临床治疗难度很大,具有较高的残余率。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三种,具体是指:①开放性取石。不过这种治疗方案的操作过于繁琐,且创伤大,对患者预后带来不利的影响。②ESWL治疗方案。其并发症少,不过一般会出现肾萎缩。在该病治疗方面,其残余率约65%-85%。对此,ESWL方案通常属于一个常见的辅助性疗法。③PCNL。该治疗方案是近年来创建而出的一个新技术,其具有效果显著、微创、并发症率低等优势,在治疗完全鹿角形肾结石疾病方面具备较强的优势[2]。根据本文研究结果能够看出:在5例没有积水完全鹿角形肾结石患者中,往输尿管中注水无法让肾盂积水超过2.5cm。而在ESWL的作用下,能够把肾下盂与其相邻的肾盏等结石逐一击碎,确保局部能够形成更广阔的空间便于实施穿刺处理,进一步增加穿刺有效率。经过将PCNL与ESWL的联合应用,在本文研究中,所有研究对象均1次穿刺成功,穿刺有效率超过100%,操作时间短,且能够避免由于多次穿刺而引起肾脏受损,治疗期间失血量少,由此大大缩减手术时间。那么在进行手术穿刺的过程中,因为大多数结石被击碎或清除,肾盂肾盏空间充足,穿刺有效率更高[3]。由此来看,这种联合治疗方案局部较强的安全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完全鹿角型肾结石患者而言,无论患者的耐受性如何,那么实施手术时间比较长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二期手术,不可一味地追求一期手术,其是确保手术安全的一个重要策略。
    总之,ESWL术后即可PCNL治疗完全鹿角形肾结石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虽然本文的研究样本不多,并且并未给予随机对照试验,不过根据初步的研究结论能够看出,这种联合方案的临床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且能够大大提高排石率、降低并发症率、减少住院时间等,是一个相对安全、高效的理想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孙家庆, 王强, 曹成松,等.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即刻经皮肾镜取石治疗完全鹿角形肾结石[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27):47-49.
  [2]郑彬, 詹河涓, 陈岳, et al. 单通道一期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无积水鹿角形肾结石[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9(21):148-150.
  [3]张庆卫, 王晓娟, 陈鑫. 经皮肾镜取石联合体外震波碎石治疗鹿角形肾结石[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8(03):43-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