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区护理安全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探讨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1期   作者:陈娟
[导读] 加强社区护理安全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探讨


陈娟

(上海市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023)
   摘要:探讨如何加强社区护理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基层护理质量。通过对社区护理安全文化基本内涵的解读,以及从管理因素、服务内容、护理人员自身因素、服务对象的因素四方面对社区护理现阶段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加强社区护理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认为提出的具体实施方案可使社区护理安全文化建设得到加强,提高基层护理质量。加强社区护理安全文化建设,是提高基层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社区护理 安全文化 护理质量
   前言
   社区护理既具有公共卫生学的某些特点,又具有护理学的某些特点。但其护理的对象不再是患者,而是社区全体人群,既健康人群和患病人群。服务的区域也不再是医院,而是社区、家庭以及个体,利用健康教育、护理常识普及、预防、持续照顾等方法达到全民健康的目,一方面要向社区居民提供直接的护理服务,另一方面还要调动社区的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利用社区的各种资源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促进活动。可以说,社区护理的要求比传统护理更高,其实践范畴不仅包括个人的健康,还包括着社区整体的健康;既包括预防疾病工作,又包括促进健康的工作。目前,我国的社区护理仍处于初级阶段,只有加强社区护士的能力培养,提高社区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保证社区护理的质量,才能保证我国的社区护理事业健康蓬勃地发展下去并圆满地达到我国发展社区护理的目的。
   1社区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1.1管理因素
   目前社区护士普遍工资、待遇、地位低下,使得社区护士对本职业的认同感低,节假日常规值班,同时承担了大量的公共卫生工作,出诊、家访、健康教育活动等。整体素质高的护士不愿选择社区护理工作,已在社区工作的护士职业稳定性差,导致社区护理整体水平低下以及管理力度难以加大。再加上工作性质由过去的“等病上门”到现在的主动上门服务,不仅是观念上的改变,也是工作量的成倍增长,使得社区护士体力和精力超负荷,也是导致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
   1.2社区护理服务内容繁杂
   据专家统计,基层
   护士参与社区工作最多的三项分别是社区医疗占67.5%,家庭护理占60%,健康教育占50%。社区护理服务内容较之临床不同,公共卫生服务占据大量内容,社区护理开展专业护理工作时,患者并不比一般医院少,但社区护理人员相对较少,社区护士不仅要承担基本的治疗操作,还需承担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包括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12项公卫服务内容。这就会使社区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明显加大,服务内容更加繁杂,增加了护理安全的风险。
   1.3护理人员自身因素
   现阶段社区护士构成基本有四种:①主观认为社区护理为轻松散漫来就职的。②大医院入职未录取的。③不能适应大医院的管理强度与高度而离职的。④原单位转型来的。这些护士综合水平偏低,主观对社区护理认识存在偏见,服务意识差,态度散漫,工作缺乏认真严谨,不能严守操作规范,各项制度执行不到位,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缺乏与患者沟通技巧,技术水平落后,缺乏继续学习的热情。急救能力薄弱,对突发紧急状况不能做出快速熟练的应对,易造成医疗纠纷。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责任心以及自我保护的能力,也增加了安全风险。



   1.4服务对象的因素
   ①目前社会对基层卫生
   服务普遍尊重度不高,信任感与安全感也不高,遵医行为差,治疗配合度差,造成人为的安全风险。②一旦发生公共卫生不良事件,基层医疗机构没有足够的资源做危机公关,造成医患关系更加紧张,护理工作难以很好地开展。③随着国家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使得部分居民期望值暴涨,再加上基层医疗硬件软件设施与大医院有很大差距,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也是基层医患、护患关系更趋紧张而造成安全风险的因素之一。
   2社区卫生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2.1建设社区护理安全文化理念
   ①首先要以人为本,向社区护士宣传国家发展社区卫生的决心和力度,改变过去“基层就是低层”的固化思维,认识到社区护理是一门前景一片光明的学科,调动社区护士的价值认同感。②在具体工作中以安全为核心,时刻提高警惕,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是社区护理安全文化建设的灵魂。
   2.2营造社区护理安全文化氛围
   ①治疗室、输液室、抢救室、计免接种室等随处可见各种安全警示语;各类急救流程制度上墙等。②团队协作,鼓励护士之间互相提醒和监督,主动弥补工作中的缺陷和漏洞,共性问题积极上报管理者,加强培训,杜绝再犯。③建设非惩罚性的安全文化,安全文化的标志之一就是创造一个“针对系统+非惩罚性”的环境。强调非惩罚性原则,鼓励护士在工作中自查互查安全漏洞,帮助寻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安全隐患。鼓励护士上报不良事件。用绩效奖励在护理安全方面有贡献的护士。
   2.3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①贯彻落实院感制度与查对制度:对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如消毒液浓度配置和监测、诊室定时消毒以及固废垃圾分类等,要做到人人熟知人人过关,不过关不予上岗;严遵查对制度,工作再忙,也必须保证“三查七对”毫不马虎,杜绝安全隐患。②成立质控小组:小组将科室第一负责人作为组长,成员由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有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护理人员组成,针对社区护理安全做好监控,定期检查,及时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做相应的识别、分析、评估,提出整改措施。③做好岗前培训:对新护士、实习生、进修生、规培生等加强护理安全岗前教育。④规范书写护理文书:自2002年9月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及实施举证责任倒置以后,医疗护理纠纷或事故呈上升趋势。护理文书是医患双方在医疗纠纷和监督医疗事故时的重要依据,是病历中的重要客观资料之一。因此必须做到客观、真实、及时、准确、规范。⑤特定制度:针对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性质,护士上门服务安全制度及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尤为重要。例如,护士上门前必须先评估病人病情、服务需求、出行安全、法律规定等,成立突发事件预案,不定期演练。
   2.4加强员工培训
   ①首先是急救技能培训:
   CPR人人过关,掌握各种紧急情况的急救流程,例如过敏性休克、高热惊厥、心肌梗死等等,掌握急救药品的商品名、通用名、剂量、作用和用药途径。熟练各种急救操作如吸氧、吸痰、心电图等。每年至少保证一次理论培训,一次急救演练。②三基知识的培训:三基知识扎实,工作踏实,可以有效提高居民满意度,降低护患矛盾,避免社区护理安全风险的发生。③法律知识的培训: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做到依法执业、依法维权、杜绝医疗事故。④相关知识培训:例如沟通技巧、护士礼仪、压力释放等,提高护士综合素质,缓解护患矛盾,降低护理安全风险。
   结束语
   总之,随着社区卫生发展越来越好,社区护理也会越来越受重视,加强社区护理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基层护理质量更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符翠怡,赖利英.浅谈新形势下社区护理管理的挑战和对策[J].当代医学,2010,16(30):124~125.
[2]王建宁,王霞,万伟英,等.基于SHEL分析法建立护理安全管理监控体系的探讨[J].医学信息,2013(2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