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1期   作者:王琳
[导读] 探讨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临床效果。


王琳
 (济南市历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目的:探讨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临床效果。方法:选2019年6月~2020年6月138例贫血患者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以及不同贫血类型患者血常规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以及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与溶血性贫血细胞之间血常规指标差异较小,(P>0.05),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与溶血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进行对比,其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血红蛋白显著低于缺铁性贫血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显著高于缺铁性贫血,(P<0.05)。结论:采用血液检验能准确的对不同类型贫血患者进行区分,在贫血患者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贫血诊断;鉴别诊断;血液检验
  贫血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症状,其主要因素为红细胞容积量因某种原因而导致其出现异常,继而造成患者贫血的发生,可严重影响患者健康与生活质量。在当前临床中,对贫血患者的研究发现,常见的贫血包括有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以及溶血性贫血等[1]。本次研究针对血液检查对贫血患者鉴别诊断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138例贫血患者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我院收治30例健康体检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共有患者138例,男71例,女67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2.58±3.27)岁,其中缺铁性贫血患者46例,巨幼性红细胞贫血患者45例,血溶性贫血患者47例;对照组共有患者30例,男17,女13,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42.74±3.1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贫血相关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不愿配合患者;传染性疾病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血常规对患者进行检验。患者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液2ml,将其放入抗凝管中,并将其进行轻摇,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随后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患者血液样本进行检测。本次检测所有步骤均严格按照仪器检测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并由相关医护人员对(对)检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对比。包括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以及血红蛋白含量。
  不同贫血类型患者血常规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和t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讨论
2.1 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以及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不同贫血类型患者血常规对比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与溶血性贫血对比,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血红蛋白含量差异较小,(P>0.05),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显著低于溶血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溶血性贫血患者,(P<0.05);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与溶血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进行对比,其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血红蛋白显著低于缺铁性贫血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显著高于缺铁性贫血,(P<0.05),见表2。

3 讨论
  贫血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多发性疾病,该病可导致患者出现头晕、乏力以及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此外,根据相关研究指出,贫血还会导致患者大量心力衰竭、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随着近年来贫血患者的不断增多,逐渐引起了临床中的高度重视[2]。
  贫血种类较多,包括有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性红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等,由于贫血类型的不同,在对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针对贫血患者的类型进行有效的治疗,需要准确的对患者贫血类型进行鉴别诊断,从而能准确的对患者贫血类型进行确诊,继而提高对患者的临床疗效。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贫血患者行血常规检验发现,与正常体检患者相比,贫血患者血常规相关指标具有显著的区别,与正常人的血常规指标水平差异较大。经过对不同贫血类型患者血常规指标水平进行对比发现,不同类型贫血患者血常规指标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可通过采用血常规检验的方式对患者贫血类型进行鉴别[3],有利于疾病的正确诊断,以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血液检验对贫血患者的鉴别诊断具有显著作用,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董志玲. 分析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的检验价值[J]. 临床检验杂志, 2019, 8(3):165.
[2]毛彤瑶, 郭佳培, 李宁,等. 肾性贫血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参数与微炎症指标相关性分析[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8, 33(6):152-154+158.
[3]赵杰, 赵春阳. 高倍镜视野下血涂片估测法在血小板计数检测中的价值[J]. 检验医学, 2018, 33(11):1030-10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