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1期   作者:陈勇
[导读] 为了帮助医护人员提高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现对临床医学检验治疗控制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深入研究其应对措施。

   陈勇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宜昌443500)
   摘要:目的?为了帮助医护人员提高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现对临床医学检验治疗控制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深入研究其应对措施。方法?选择2019年1月~10月体检患者200名,将这200名患者分为检验对照组和传统观察组进行对比试验,每组患者各100名,由计算机进行随机分组分析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结果?在本次实验之中,传统观察组的患者自身原因、标本采集原因、标本存储原因以及标本送检过程导致临床医学检验控制质量不符合的分别占26%、22%、36%、15%,质量不符合率为44%。同传统观察组相比,检验对照组患者的质量不符合率为12%,P<0.05,符合医学及统计学标准。结论?患者自身原因、标本采集原因、标本存储原因以及标本送检过程都是导致临床医学检验质量不合格的原因之一,而通过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加强对于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都能够帮助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应对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10月体检患者200名,将这200名患者分为检验对照组和传统观察组进行对比试验,每组患者各100名,由计算机进行随机分组分析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其中,患者的选用标准如下:(1)患者及其家属能够正常同医护人员进行交流,并且能够听从医护人员的要求进行检测与后续治疗的;(2)患者及家属同意进行本次实验,并且了解实验全过程及相关后果的;(3)经医生确诊后能够进行本次实验的。
  1.2方法
  在本次试验中,对于传统观察组依照传统的临床医学检验进行检验,从样本的采集到送检和检验结果都与普通检验无异。
  对于检验对照组,应当着重于加强本次检验的质量控制,其具体方法如下:(1)医护人员应当建立一套清晰、完善的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体系,并通过该体系不断强化医护人员在告知患者需要采集样本以及采集样本全过程的流程规范性,提高医护人员的规范程度。(2)除此之外,还应当对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医护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保证医护人员能够以较高的专业素养进行样本采集与送检,并在整个过程中严格围绕相关标准,展开标本采集、送检与检验等工作。定期清洁检验仪器,并加强检验记录与留样保存。规范样本检验流程,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度。
  1.3观察指标
  在本次试验中,试验指标为医护人员的样品质量合格率,其中样品质量合格为100分,不合格为0分。1.4统计学方法在本次实验中,选择用SPSS21.0计算机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及记录,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当P<0.05时,为具有统计学及医学意义上的差异标准。
   2结?果
  在本次实验之中,传统观察组的患者自身原因、标本采集原因、标本存储原因以及标本送检过程导致临床医学检验控制质量不符合的分别占26%、22%、36%、15%,质量不符合率为44%。同传统观察组相比,检验对照组患者的质量不符合率为12%,P<0.05,符合医学及统计学标准。


  2.1患者自身原因导致样品不合格
  由于患者自身身体因素占样品质量的较大部分,因此医护人员在进行样品采集时十分有可能由于患者为按照医护人员的医嘱进行禁食或控制饮食导致样品检测质量不符以及样品质量不合格。
  2.2标本采集及存储、送检原因导致样品不合格
  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医护人员的采集、存储及送检过程是影响样品质量是否合格、影响样品检测率的一个关键因素之一。由于医护人员工作压力较大、工作繁忙,因此在样品采集时不免存在着流程不规范等原因,并进一步导致了样品不符合临床医学检验的标准。
   3讨论
  临床医学检验中心具有专业、高效、高质、低成本的巨大优势,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基层医疗单位的诊疗水平,促进高端检验项目的推广及应用,大数据库平台的建立,科研项目的转化,保证检验质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这些优势是传统医疗机构的检验科无法相比的。我国临床检验中心处于初级探索阶段,虽然部分省市已经开始探索实施,但大部分省市仍未具体实行,要全面实施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相信在政府及各方单位积极探索,不断实践,政策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方案越来越完善的形势下,最终可以解决各种困难,全面实现区域临床检验中心的建立。
  ①对管理意识进行强化:解决中需要对人员意识进行有效的加强,在对其进行加强中,首先此种思想能够得到上级领导及工作人员的重视;其次可以实践活动的形式增强管理人员的意识,还可对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使其能够有效掌握急救的相关知识,并对不断更新的检验技术进行了解,最后就是能够对管理人员的意识进行加强,对其专业水平及素质进行提高。②加强人员之间的沟通:增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检验时,能够将患者的详细情况、详细病情进行了解,并通过沟通的方式讨论,才能够有效的明确患者的检验方向及重点,能够有效的患者促进患者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③质量管理进行有效的加强:有效的提升人员对质量管理的认知,能够显著的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于检验之间的标准性及规范化进行了解,能够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的进行自我规范,从而提升患者的检验准确性。④考核机制的健全性:有效的考核机制能够很好提升人员的工作质量,对检验人员进行有效的考核,能够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进一步的强化其检验质量。⑤加强对于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还应当对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医护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保证医护人员能够以较高的专业素养进行样本采集与送检。具体而言,可以采取“学徒制”的方式加强对于新到岗的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并采取培训考核制、季度考核制等多种考核方式检验医护人员对于检测知识的掌握程度,令医护人员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样本采集。患者自身原因、标本采集原因、标本存储原因以及标本送检过程都是导致临床医学检验质量不合格的原因之一,而通过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加强对于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都能够帮助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
   参考文献:
  [1]秦晓芳.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的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32):152-152.
  [2]张争鸣,杜晓娟.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有关因素及其控制方法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8(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