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诊断中血常规检验的应用意义及结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1期   作者:鲍琳琳
[导读] 分析缺铁性贫血诊断中行血常规检验的应用意义及结果。

                       鲍琳琳
          (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卫生院;江苏无锡214155)
【摘要】目的:分析缺铁性贫血诊断中行血常规检验的应用意义及结果。方法:本文观察组病例选取2018年6月到2020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检查的6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同期选取在我院接受体检的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此次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采取血常规检查,将最终两组检查结果进行详细比较分析。结果:最终两组检查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中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而其他血常规指标数据数值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相比均较低,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值较为明显,经计算已达到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结论:对缺铁性贫血患者及时采用血常规检验,能够准确掌握患者血常规指标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使患者能够及时得到针对性的有效治疗。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血常规检验;诊断意义;结果分析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该病主要是指人体红细胞内铁缺乏,从而导致机体对铁供给失衡。当发生贫血后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乏力、呼吸困难和心悸等症状,贫血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短暂性休克及昏厥等,进而会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1]。所以应加强对其检测诊断,及时掌握患者存在的贫血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2]。为此,本文中详细分析了缺铁性贫血患者采用血常规检查的临床效果,详情已在下文阐述。
1基础资料与检查方法
1.1基础资料
   现将2018年6月到2020年6月期间接收的6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本文观察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贫血患者中有男性25例,女性35例,患者最小年龄在18岁,最大年龄为68岁,年龄平均值为(43.0±2.2)岁。对照组健康体检者中男女比例为27:33例,年龄在18~69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3.5±2.3)岁,两组受检者的临床基础资料对比差异值较小(P>0.05)。
1.2检查方法
   两组受检者均采取血常规检查,检查采集两组受检者3ml清晨空腹肘静脉血,然后将采集样本置入抗凝管中进行常温保存,采用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液样本进行检测,采取血液要确保在4个小时内完成检测。检测过程中将溶血剂置入血液样本中,并且对样本使用SYS稀释液进行稀释处理,最后检测结果由经验丰富的血液检验科医师进行分析。
1.3观察标准
   详细记录对比两组受检者最终血常规指标中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各指标数据结果。
1.4统计方法
   SPSS19.0为本文数据分析统计软件,(±s)和t检验为此次计量资料描述方法,当两者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时为P<0.05,则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对比组间患者血常规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的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相比观察组各指标数据均较低,两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相比观察组较高,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值比较大,通过计算后显示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见下表1。


3讨论
   缺铁性贫血是目前贫血类别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临床通常根据血红蛋白浓度将贫血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该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以及钩虫感染等因素所致[3]。若贫血症状得不到及时改善,会对体内血红蛋白合成造成影响,降低患者机体免疫能力,进而使患者机体免疫能力降低,从而增加了患者的患病几率[4]。所以针对贫血患者应尽早采取有效的诊断治疗,及时纠正贫血症状,才能避免严重贫血对身体健康造成的威胁。血常规检验是目前临床疾病诊断治疗中的重要检查项目,通过血液检验分析能够及时掌握受检者是否存在贫血、炎症、消化道出血和造血系统疾病等,因此能够尽早采取有效治疗控制病情发展[5]。为进一步了解掌握血常规检查在缺铁性贫血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本文笔者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通过分析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最终检测结果显示,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指标与健康体检者相比存在明显异常现象。其中观察组贫血患者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指标数值明显上升,而平均红细胞体积、血红蛋白量、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红细胞计数指标数值均明显降低,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值已达到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
   以上结果表明,通过血常规检查能够及时掌握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贫血程度,而且通过检测结果掌握的人体血红细胞变化,能够使临床及时判断受检者是否存在贫血现象,使临床能够为受检者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治疗措施,及时纠正贫血症状,避免严重贫血影响健康。但由于本次的分析数据依然有限,所以还望广大专家与学者对临床缺铁性贫血疾病的临床诊断做更深入的研究分析,以便更好的提高临床诊断效果,从而提高临床治疗贫血疾病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孙永华.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检验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5):54-55.
[2]张琦.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检验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6):104-105.?
[3]罗君成.血常规检测对缺铁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41):172+175.
[4]郑佩佩,王丽萍.血常规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健康必读,2018,000(011):254-255.
[5]张云环.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的检验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20,26(5):138-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