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64排螺旋CT应用于肺小结节、早期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1期   作者:李立军
[导读] 探讨在对肺小结节和早期肺癌患者的诊断中通过运用64排螺旋CT的诊断价值。


李立军

(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苏盐城224100)

[摘要]目的:探讨在对肺小结节和早期肺癌患者的诊断中通过运用64排螺旋CT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本院35例疑似肺小结节病例及35例疑似早期肺癌病例,均应用64排螺旋CT进行扫描检查,统计诊断结果并计算诊断效能。结果:64排螺旋CT诊断提示肺小结节30例,早期肺癌29例;64排螺旋CT在肺小结节患者中的诊断准确率为91.43%、灵敏度为93.75%、特异度为66.67%,在早期肺癌患者中的诊断准确率为94.29%、灵敏度为96.67%、特异度为80.00%,64排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64排螺旋CT对于肺小结节和早期肺癌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且比较中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肺小结节和早期肺癌患者诊断中应用64排螺旋CT具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提升诊断效能。
[关键词]肺小结节;早期肺癌;64排螺旋CT;诊断
  肺癌为近年来高发的恶性肿瘤疾病,早期肺癌患者5年内存活率相对较高,因此对肺癌患者进行早期明确诊断,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延长其生存时间的重要环节。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问题和吸烟人数的增多,临床中肺癌患病率依然较高,严重威胁着居民健康和安全。现阶段对肺癌患者进行诊断的方式为影像学技术手段,传统CT技术的操作时间较长且图像质量较差,使得误诊和漏诊率相对较高,近年来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多排螺旋CT的应用为肺癌患者的疾病诊断奠定了良好基础[1]。以下将分析对于肺小结节和早期肺癌患者进行诊断中通过应用64排螺旋CT的临床效果。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本院35例疑似肺小结节病例及35例疑似早期肺癌病例,肺小结节组:35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43~86岁,均值为(62.6±1.3)岁。早期肺癌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44~85岁,均值为(62.5±1.4)岁。2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2组患者均应用64排螺旋CT进行扫描检查,并在检查之前适当完成屏气训练指导,确保检查期间能够顺利完成,检查中患者保持仰卧体位,扫电压120kV,转速0.8s/圈,螺距1.75mm,准直宽度1.25mm。由患者胸廓直至肺底部作为扫描范围,进行连续扫查,将获得的扫描结果均上传至工作站。CT影像运用肺窗和纵隔窗进行观察,主要有肺组织、支气管、肺血管和纵隔等解剖结构,并且需要对病变部位密度、形态、大小以及分布等详细观察。由本院2名高年资的影像科医师对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评估和判断,首先进行独立观察和评价并给出一致意见,若意见不统一需要集体讨论并分析后达成一致。
1.3评价标准
  以患者的病理结果为判定金标准,分别统计64排螺旋CT在2组患者中的诊断效能。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行SPSS19.0分析,数据标准差为(±s),组间数据行t/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理结果与64排螺旋CT诊断结果对比
  35例疑似肺小结节组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肺小结节32例,64排螺旋CT诊断提示肺小结节30例;35例疑似早期肺癌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早期肺癌30例,64排螺旋CT诊断提示早期肺癌29例,见表1~2。


2.2 64排螺旋CT诊断效能统计
  64排螺旋CT在肺小结节患者中的诊断准确率为91.43%(32/35),灵敏度为93.75%(30/32),特异度为66.67%(2/3);64排螺旋CT在早期肺癌患者中的诊断准确率为94.29%(33/35),灵敏度为96.67%(29/30),特异度为80.00%(4/5),64排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64排螺旋CT对于肺小结节和早期肺癌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且比较中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对于肺癌患者来说实现疾病的早发现和早诊断是提升疗效及改善预后重要环节,许多早期肺癌患者并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如若未能进行及时的明确诊断,非常容易延误治疗时机,对于高危群体加强肺癌疾病筛查十分重要。影像学手段是对肺癌疾病诊断和筛查的重要方法,普通CT应用中受到层厚及扫描速度等影响,对于肺小结节和早期肺癌患者的诊断效果并不满意。近年来多排螺旋CT技术快速发展并不断成熟,并且64排螺旋CT的应用其薄层扫描范围更大,同时可实现快速扫查,也成为近年来对于肺小结节患者和早期肺癌患者进行诊断的重要手段[2]-[4]。可实现对病灶部位多层面扫查,同时在诊断过程中运用三维立体图像进行重建,可从多个层面对画面进行切换与调整,有利于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本次的研究结果来看,在对肺小结节和早期肺癌患者诊断中,应用64排螺旋CT诊断准确率、敏感度以及特异度相对较高,同时与患者的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并无明显差异,应用64排螺旋CT在对早期肺癌患者以及肺小结节患者诊断中的准确率、敏感度以及特异度均较高,且两者对比并无显著差异。这提示,64排螺旋CT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早期肺癌患者和肺小结节患者的诊断效果。
  综上所述,在肺小结节和早期肺癌患者诊断中应用64排螺旋CT具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提升诊断效能。
参考文献:
[1]戴文庭.探讨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肺孤立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9):189-190.
[2]张凤祥.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鉴别肺孤立小结节的临床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20,21(2):188-189.
[3]滕达.64排螺旋CT用于诊断早期肺癌诊断技术及流程优化措施[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25(23):3889-3891.
[4]朱志梅,彭康明,周江云, 等.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与病理相关性[J].医学影像学杂志,2020,30(2):200-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