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尿路感染如何护理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1期   作者:   何丽君
[导读] 小儿尿路感染如何护理
   何丽君
   (三台县人民医院;四川绵阳621100)
摘要: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儿童尿路感染可分为泌尿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儿童尿道感染的病因是什么?以下我们不仅为您介绍,也为家长和朋友们提供积极的预防。先天畸形也是儿童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原因。胎儿尿道畸形是指胎儿体内所有先天畸形,如尿道畸形、膀胱畸形和低尿道畸形等。
关键词:尿路感染;儿童患者;护理
   婴幼儿尿路感染在儿童中很常见,且因新生儿免疫力低下,常受该病影响,如何正确处理尿路感染?
   孕妇在孕期应注意预防感染,保持身心健康,保证胎儿泌尿系统健康。如在孕期羊水减少,应尽快进行B超检查,注意胎儿肾功能异常的发展,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新生:主要由血液感染引起。该病的严重性主要表现在全身症状,如发热、饮食不良、面色苍白、呕吐、腹泻、腹胀等非特异性症状。大部分孩子都会出现生长停滞和体重增长缓慢的情况。有些患儿可出现痉挛、嗜睡,有时甚至出现黄疸。但局部排尿的症状一般还不清楚,所以需要更多的关注,对不明原因发热要尽快进行尿检,并通过尿检和血液培养确诊。
   宝宝的肾功能还没有完全成熟,最好不要在三个月内给宝宝的食物加盐。3个月后,可以吃些咸的食物,并在6个月内逐渐加点盐,但是每天不要超过1克,以免损伤肾脏。全身性的症状如发烧、轻微咳嗽和反复腹泻仍然是主要的症状。随年龄增长,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尿频症状逐渐加重。如果哭、尿频或尿布疹持续存在,就应该考虑到该病。黄疸偶尔发生。
   儿童时期:大多数尿道感染只表现为尿刺激症状,如尿急和尿频,有时还会出现血尿和遗尿,但是大部分系统性症状是看不到的。全身症状在尿路感染中更明显,表现为发热、寒战和全身不适,并伴有腰痛和肾脏部位抽搐。出现尿频的症状。部分病人可有血尿,但蛋白尿和水肿多不明显。这对肾功能没有影响。不能完全治愈,或反复发作,或尿道阻塞,畸形,或其他因素可转变为慢性疾病。
   泌尿系统感染是3岁以下婴幼儿的常见病,发病时身体易脱水,需要积极补液。但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合理使用补液,以避免身体脱水,并避免因补液过多而导致的水肿,造成不必要的尿道损伤和导致尿道感染。
   若尿道先天性异常能早期诊断,并及时手术治疗,可减少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所以,如果婴儿因不明原因持续发热,应注意先天性尿道畸形,并尽快到医院做尿液常规检查。
   由于婴儿尿道易感染,因此母亲应特别注意清洗阴部。对大一点的婴儿,除清洗和更换尿布和尿布外,还应在排尿后对其臀部进行清洁,注意清洁方法。即前后清洗外阴,然后先清洗女婴的肛门部位。对1岁以上的婴儿,还应每天清洗生殖器。清洗男童外阴时,必须拨开包皮,清洗里面的器官。男生女生都应该尽快穿内裤。
   饮用充足的水:应该鼓励孩子多喝水或其他饮料来增加尿容量。这样有利于清洁尿道,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还能促进细菌毒素和炎症分泌物的排泄。迅速缓解发热:患有尿道感染的儿童常发高烧,可采用物理降温法降温(冷敷前额,用温水或酒精擦浴)或用药。换尿布:定期更换尿布,保持会阴清洁干燥。
   指导用药:指导使用抗生素,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小儿吃了抗生素后可能会觉得恶心、呕吐、食欲下降,饭后服用可减轻胃肠的副作用。
   不要擅自停药:服药后,排尿困难、急症等症状迅速消失,尿检也逐渐恢复正常。在这个时候,必须继续按照医生的建议服药。为了避免反复发作,未经允许应停止使用,以免造成慢性尿路感染。
   对各种疾病进行积极治疗:对腹泻、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败血症等疾病进行积极治疗,防止细菌通过血液循环感染泌尿系统。
   清洗阶段:婴儿排泄后,先擦去肛门周围的地方。先用温水沾湿一条柔软的小毛巾,擦去肛门周围的灰尘。如儿童的生殖器官有粪便污染,可先用水冲洗。如仍有灰尘,可用手将阴茎拉直,然后轻擦灰尘根部及内脏,但不要用力过猛。小毛巾可折成小方块,用折角擦干。阴囊皮层的皱纹也很容易堆积污垢,可以用手指轻轻擦拭皱纹并去除。
   小儿如果不经常换尿布,又不能控制排尿、排便,尿道口经常被粪便污染,许多病菌就堆积在尿道口周围,寻找可乘的机会。女孩尿道口较短,男孩有包皮阴茎,加之尿道免疫功能差,膀胱防御机制较弱,易使尿道上行感染。
   婴儿输尿管末段在膀胱肌层较短,膀胱膨胀时无法压紧,膀胱憋尿时易逆行输尿管造成肾盂感染;此外,女童尿道短,括约肌功能差,细菌易沿尿道上行至膀胱。除此外,自身免疫力不健全,防御能力差的婴儿,不仅容易引起尿道上行感染,还可能因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菌血症等引起尿道下行感染。所以婴儿越小,发病率越高。
   许多婴儿尿道感染后,尿道症状并不明显,尤其是新生儿和未满周岁的婴儿。大多数儿童只有发热,不愿吃奶,面色苍白呕吐,腹泻,腹胀等非泌尿系统感染的全身症状。全身性症状较重时,会出现生长迟缓,体重增长慢,甚至抽搐,嗜睡,黄疸等症状。婴儿出现上述表现时,要非常警惕,特别是在排尿时出现哭闹,或出现尿频、顽固性尿布疹等症状时,可能存在泌尿系统感染,应尽早去看医生,常规化验尿,治疗发热。可以采用物理降温(冷敷宝宝前额,或者给宝宝做温水擦浴),当宝宝体温达到38.5℃时,要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消炎药。
   婴儿需要使用抗生素时,一定要按照医嘱服药。当心药物的副作用,口服抗生素可能会使宝宝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现象,所以最好饭后服用,这样可以减轻胃肠的副作用。如不良反应仍然明显,应遵照指示减少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一般情况下,服药后,宝宝尿痛、尿急等症状会迅速消失,尿化验也会逐渐正常,此时最重要的还是要按照医嘱继续服药,见宝宝没有症状便擅自停药,以免反复发作,导致慢性尿路感染。
   泌尿道感染是小儿泌尿道系统常见的一种感染,它是一种致病菌现象,它侵入人体泌尿系统,在尿液中生长繁殖,同时侵入泌尿道粘膜组织,导致泌尿道炎症。小孩尿路感染抵抗力差,尿路感染发生率高,对小孩的健康十分不利。对尿路感染患儿,必须先了解病因,再明确治疗。你要注意健康,预防,一旦发现症状,一定要及时接受治疗,以免病情恶化。快速、科学地治疗儿童尿路感染能有效地减少患儿的痛苦,延迟疾病控制的进程。
   抗生素的使用也是导致小儿尿道感染的重要原因。孩子的身体还没有成熟,很容易感染细菌和病毒,而且很容易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会破坏尿道周围的屏障,导致细菌病毒进入尿道,导致感染和炎症。总而言之,小儿尿路感染的常见症状,应注意其日常生活习惯,并在儿童发育初期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